高佳佳
摘 要:小学生具有活泼可爱,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等特点,在小学阶段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课,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最佳时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行,教育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到如今的快乐教学;从单一化的“填鸭式”教学到如今的多样化鼓励式教学。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模式都有了显著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学也应采用快乐教学理念,实施趣味化教学,给予学生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从而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趣味游戏;日常体育教学;应用
引言
在体育课上,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法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运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乐于运动,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运动。趣味教学法有益于学生身体协调性良性发展,有益于脑力和智力协同开发,有益于提升学生有意注意力,有益于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好动、乐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丰富体育课堂,提升趣味性,教师要通过游戏法激发他们融入到体育活动中,既能积极参与其中,又能实现锻炼的目的。比如在培养学生反应能力和跑步能力的时候,我把电视上正火的《奔跑吧兄弟》引入課堂,设计了游戏——撕名牌,在学生奔跑玩耍中使课堂趣味无比,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2通过趣味游戏,强化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体育核心素养中的第一项内容,要想持续强化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关键路径,只有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才能在持续的锻炼中不断提升身体的运动能力。而在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趣味游戏,让学生拥有持久的运动兴趣,从而逐渐强化运动能力。在开展趣味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一般可以采取3种方式,其一可以利用和开发趣味体育道具,比如在进行投掷沙包的课程教学时,一方面由于沙包沉重,容易让学生受伤,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拥有新鲜感,笔者就将沙包换成了轻盈的面线团,这样使得学生有了新的运动体验,从而有了新的趣味所在。其二可以改变运动或游戏的规则,在将沙包换成线团之后,由于重量变轻,原来的对抗性产生了不公平的状态,因此笔者将其改为合作游戏,通过小组内的配合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新的“接投式”游戏。其三则可以将游戏与运动内容相结合,比如在课前列队活动时,学生比较厌倦每天站列同样的队形,因此笔者每次课前优先让学生抽取一张扑克牌,然后按照牌面大小迅速完成列队。
3突出趣味游戏的合作性、规则性
当前,由于家庭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很多学生养成了过于自我、不懂合作、缺少公平竞争意识、不守规则等诸多不良习惯,这样的他们在将来是很难融入社会、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也难以对社会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而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合作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等,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应当着重突出趣味游戏的合作性、规则性。例如,每一次的体育趣味游戏开展,教师都必须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并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明白,如果出现了违反规则的情况,就需要接受“惩罚”,被“淘汰、禁赛”,再者是应当多设计一些小组合作开展的体育趣味游戏,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集体的重要性,以及相互合作的必要性,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合作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等,这对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来说,更为有利。
4游戏的选择与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之所以要在小学日常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游戏,主要是为了借助游戏这个载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避免单一、枯燥的体育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和身心压力,因此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游戏的时候,就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确保游戏对于学生具有真正的吸引力,同时学生又有能力参与其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例如,普通的跑步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就较为的枯燥、无聊,而且会让学生感到一定的身心压力。为此教师可以将跑步运动设计为一个趣味障碍游戏,用纸箱、垫子、条凳、圈环等作为障碍,设置在跑步路线上,让学生既可以练习到跑步技巧,又可以通过钻、爬、跳等动作来规避障碍,看谁最先到达终点。这样就可以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跑步中来。
结语
总之,教师将益智性、趣味性与锻炼性融为一体的游戏法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小学的个性需求,又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既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又有助于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既可以促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还能愉悦学生身心,促进他们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万才.对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与生活化的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9)11.
[2] 臧艳红.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