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彭维钢教授的共鸣训练教学方法

2020-08-16 16:18刘皓月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7期
关键词:喉咙气息教授

刘皓月

摘  要:文章以我国当代著名声乐教育家彭维纲教授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对彭维纲教授的声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笔者希望通过此项研究,对现在的声乐教学有所裨益。关键词:

关键词:彭维纲;共鸣训练;声乐教学法

“声贵于圆、声有八方”,是彭维钢教授对声音的要求。他常常说,声音只有八面玲珑、珠圆玉润,才能使声音更赋有灵性。要达到这种声音效果,就要把气息共鸣综合起来进行训练。彭维纲教授的声乐教学中,还有一个独创之处,叫做“棉里裹针”。意义在于声音听起来是柔、圆、松、通的状态,像天鹅绒一般的柔美。但实则是赋有极强的穿透力、多反映、震动感的。用他教学中的哼鸣训练法和大假声训练法综合起来长期训练,正确的状态下,方可呈现这样一种声音效果。在彭维纲教授的声乐教学中,共鸣训练法促进了声音的柔、圆、松、通。

一、哼鸣训练法

彭维纲教授声乐在共鸣训练法教学中,首先从哼鸣练习开始,通过三度、五度、八度的练习,逐步扩展音域和音高训练。

(一)哼鸣三度训练

哼鸣可以练习声带的灵活性和坚韧性。在没有开声前可以预热声带、活动声带。彭维纲教授往往会首先会做示范,用第一自然启发学生,以很自然地答应别人时的“嗯”的感觉,同时要求“嗯”必须做在高泛音的声音位置上,用气息朗诵到头腔发出来。高位置气息两头一叹发出“嗯”的声音,用叹息的感觉把“嗯”用氣息直接送到面罩上,把共鸣箱震响。在第一自然正确的状态下再带上音高进行三度练习。注意哼鸣出来始终是在面罩共鸣箱里,集中在头腔的一个小点,声音要感觉从眉宇之间震动的发出来,上面面罩震动;下面不要很多的气,睡觉的气、自然的气吸下来保持住;舌根含糊、稍微朝前推的感觉,软化舌根,舌位放松,舌尖笨重舔在下牙床,舌根和下巴都不能用;下巴松开,像是吊环一样;喉头是长喉,吸好气的同时喉头瞬间要有拉长的感觉,甩掉喉咙。在很多学生做不到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在哼的过程中还可以想着咬牙的感觉哼哼,用咬牙的手段使声音位置上头腔集中的小点,或是找擤鼻涕的感觉和动力,在擤鼻子时,感觉是上面头腔泛音点出声音,把眉心之间的大共鸣箱震响,声音出来在共鸣箱上圆着靠前唱。

哼鸣出来的效果使得声音集中而有宽度,宽而不暗;声音出来必须要有多反应、震动感、穿透力;声音出来感觉是松的、小的、有集中点的,唱到共鸣箱时,感觉好像有个电灯泡和反光镜一样,一唱声音就大了,反射出来了。如果声音不送到面罩共鸣箱,那么就会出现下巴、舌根紧的声音。

在哼时一定要有漫不经心的感觉,把它当成是在自然放松条件下带上气息共鸣的哼哼唧唧。哼时要把上面的点、面罩填满,声音位置始终挂在头腔,声音要在牙齿上面,不带喉咙,甩掉喉咙低位置的哼鸣。甩掉喉咙,就要注意唱歌舌位的调整,不要加“鹅”音。带“鹅”音就是喉音,应加“呕”的感觉和气息、共鸣的配合来一起完成,喉咙感觉是长喉咙,里面有个“O”的感觉练习哼鸣,这样可以解决一些学生舌根音重,下巴喉咙紧、用不上气的问题。

哼鸣可以练习找高位置和气息的支持,解放肌肉,歌唱前使声音活动开、不僵。还可以使声音灵活、治疗鼻腔方面的疾病。哼鸣可以练习微小的气,彭维纲教授常常说:“把微小的气变为强大的共鸣才是气,这才是技巧!哼鸣出来一定要像天鹅绒般柔乎乎的声音”

(二)哼鸣五度和八度训练

五度和八度练习,要求把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统一起来。在哼之前要注意找好哼时的状态,因为声音是有音形的。在微笑和嬉皮笑脸的放松状态下,声音出来才集中而有宽度。微笑的状态下声音才上得去,若是生气的状态,声音是到不了高位置的。

声音集中在头腔小点,发出来就有穿透力;在面罩共鸣上就会有震动感。在哼到高音时声音点一定要更小更集中,像“倒三角”一样,上面点是尖的。喉咙要适度打开,半打哈欠的状态。气息更要下来支持好,积极地对抗起来。练声一定要唱到适度的音高,不能勉强上高音。

用此方法训练,可以使学生找到头腔高位置的声音集中点,使喉头得到解放,声音慢慢松开。解决学生声音位置低,不唱共鸣箱,喉头重,声音挤、舌根紧的毛病。此哼鸣训练法可以使学生找到微小的气变为强大共鸣的感觉,这才是歌唱的技巧所在。

在哼鸣训练法稳定以后,可以将哼鸣练习带到作品演唱当中。用哼唱的形态先把声音哼到位,使声音位置保持在共鸣箱里,声音线条连贯统一。运用哼鸣训练法,可以提升声音的柔软性,打磨声音的“脆、圆、光”,从而使声音不尖锐、不刺耳。用此训练法,可以解决学生在歌唱练声过程中声音硬、散,没有头腔泛音、高位置共鸣点、位置不统一等问题。

二、大假声训练法

彭维纲教授声乐教学共鸣训练法中,大假声训练法则是另外一种方法。练习大假声的目的,是为了解放肌肉、训练头腔高位置的共鸣、建立好歌唱腔体和混合声音。在大假声训练好后,再“加声带、加气、加共鸣”,三加后声音变成正常歌唱时的音量。大假声是大假到家的一种训练声音手段,从头腔高位置上发出的纯假声音,有集中的高位置共鸣点,眉宇心之间应有面罩震动的感觉。大假声训练必须做到通畅地在整个腔体里上下流动。

如果没有大假声,就没有正确的声音位置,整个就是横七竖八的声音。因此必须要注重大假声的练习。彭维纲教授经常说:“练一年大家声,可以唱三年的混合声音”。

彭维纲教授的大假声训练法,分为五度训练和八度训练。

(一)大假声五度训练

在教学时,彭维纲教授常用的五度练习。他会启发学生向后打开向前唱。首先,打开最重要。喉咙感觉像是里面有个“O”,感觉喉咙是长的。向后打开才能把喉咙真正地打开,而向前打开是打不开喉咙的。要自然的喉头吸气、半微笑、半打哈欠的状态。不要很大的声音,感觉是大声在唱的小声,吹鼻子直接到头腔高位置上。嘴里像含一包水一样,喉结自然向下,喉头自然吸气。在打开的状态下,横膈膜支持好,声音贴咽壁朝上面走,声音靠前从共鸣箱发出来。用“雾”来吹鼻腔,母音必须打到面罩共鸣上面,声音出来的效果像小提琴的空弦一样,用观念歌唱,气息放下来歌唱。声音不要怕小、柔、暗,软腭自然提起来,不要故意去提,嘴巴是小嘴的口型,不要是嘴巴、口腔、肌肉使劲的力量。

在训练时还可以试着用哼着唱“雾”,声音非常平稳、均匀,像潺潺小溪一样,声音流畅,气流垂直,声音在气息和位置上,哼靠前、吹靠前。在呼吸放下来对抗起来的基础上,保持“雾”母音,中间空开唱两头。

这条大假声练习可以解决学生声音用肌肉帮忙,使劲用声音喊的毛病。切记训练时一定不要出口腔音。

(二)大假声八度训练

大假声八度练习由于音域跨度大一些,所以更应注意气息高位置两头分开,声音上下走,找到气息往下来、声音朝上走的感觉,喉咙、胸腔空开,不唱中间。

在训练的过程中,特别是越到高音声音越紧,越爱使劲这样的问题可能困扰着一些学生。彭教授在训练大假声中提出:“没有下巴,没有舌根子,在放松下巴和舌根子后,高音稍微弯一点腰,音高时弯的多一点,像地上捡棉花一样,感觉就上去了,这感觉是不封顶的声音,是开天窗的声音”。唱高音时要有针尖子集中在头腔小点的感觉,声音感觉上面小,像“三角”一样。

彭维纲教授常说,“气息落点,声音起点”。高音更要认真把气吸到位,在气息吸到位的点上再开始唱。要做到高音低唱,横膈膜腹肌加气喊,声音出来要拉长的效果,稳定而灵活。因为沉重的声音不灵活,太灵活的声音不稳定,要给人听起来很“富裕”的感觉。

在演唱歌曲过程中,很多学生喜欢用喉咙肌肉加着一起使劲唱。克服这一毛病,可以先用大假声带几遍整首歌,直到练到完全不用喉咙肌肉帮忙,只有气息和头腔共鸣集中的小点时,再加气、加声带、加共鸣,用三加的方法,使声音达到理想的效果。用大假声训练,可以嗓子不易疲劳,保护好声带。在大量的練习和合伴奏过程中,可以先使用大假声来合作。

大假声训练法,可以在唱歌中强化解放肌肉、气息对抗的感受;可以练习高位置头腔统一,使声音达到不沾肌肉、不沾喉头,练习松开的感觉,解决学生在歌唱中肌肉喜欢瞎使劲的毛病。

参考文献

[1]  林俊卿.歌唱发音的机能状态[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  王福增.声乐教学笔记[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3]  王宝璋.咽音技法与艺术演唱[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4]  梅里贝丝.邦奇.歌唱动力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喉咙气息教授
蕾丝气息
“春的气息”
春的气息
喉咙被刺卡住时应该怎么办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
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