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和理论,这些理论来源于改革开放,同时也指导着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改革开放这一实践相辅相成,使得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家影响力越来越大,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实践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概念,要求“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和理论,这些理论来源于改革开放,同时也指导着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改革开放这一实践相辅相成,使得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家影响力越来越大,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呼唤
理论来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改革开放伊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给予重视,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邓小平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并且在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主要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各种对话、报告与会议决议之中,主要内容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性质;改革是一场革命;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三步走发展战略"、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一国两制"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完成等,它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成为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针,邓小平多次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固然重要,要搞好,社会科学也很重要”。2这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起到促进作用,在邓小平的倡导和大力支持下,一大批适应改革开放的哲学社会科学应运而生,基于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而形成的这一理论,充分说明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对理论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我们要基于实践去构建适合与实践发展所需要的理论,我们的国家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有利于我们国家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更加坚定的与这一实践相联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是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从严治党,进一步提高全党的素质而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也体现出了实践对于理论形成的基础作用,这一理论更加丰富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改革开放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形成的。这一重要思想成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一部分,更加壮大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构成。
经过四十年伟大实践,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对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需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各领域改革同时发力,协同推进。
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对改革开放的指导
理论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因改革开放而繁荣发展,同时又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指导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突破,我们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建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初步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了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实现了宏观调控手段的多元化。
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做到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又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现时代,新时代形成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盯影响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突出矛盾问题,拿出了一整套革命性理念、系统性方法、开拓性举措,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改革开放再出发。
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正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让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改革开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科学的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它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抓住了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反映了事物发展规律,因而能够使我们综观全局,高瞻远瞩,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确定事物前进的方向,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因此,在改革開放的这一实践过程中,我们党要带领人民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相结合,因为:一方面,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另一方面,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变为物质力量。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意义的。
进入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要坚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特征:第一,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第二,体现原创性、时代性。第三,体现系统性、专业性。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所以,要做到二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使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进入新征程,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新华网,2016,5(17)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