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2020-08-16 13:57李贞陈功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7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

李贞 陈功力

摘  要: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防控形势明朗,但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性不再逆转,高校线上授课过程中涌现出多个“网红”教师,极受师生、社会群体喜爱,如何利用网络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成为讨论的熱点。本文以民航院校为切入点,探讨通过建立共享机制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从三个维度展开论述:疫情防控期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民航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遇到的瓶颈与挑战;共享机制的路径探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享机制的建立寻求更多可行性方案,在建设特色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培养更多“站位高、飞得正、行得远”的民航后备人才。

关键词:民航院校;资源共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解锁人的发展是自由而全面的,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的基础上,不仅是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延展,在人类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时,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创造自己的历史。1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强调多方向发展和多渠道提升工作能力,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从事科学研究、艺术创造等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是培育高校学生有能力实现“自由个性”的发展,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事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活动等,完成向新时代新青年新面貌的转变。

一、共享的必要性

1、主体选择、价值引导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成为前者发展的桎梏,此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来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能动性原理强调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见、推断未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新时代网络强国战略背景下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创新研究内容、形式的过程中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涵养,研讨出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群体有获得感的高质量思政课程,也使双方在面对互联网上多重意识形态挑战的形势下坚持党的思想指引,坚定主流价值观的选择,积极推动优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将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要求的社会意识,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社会的发展。

2、优资教学配置、共享优质资源

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强烈考验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也在考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疫情应对能力,民航院校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组建网上学习课堂、上传优资MOOC,在线教育被迫成为高校教育一种必要和流行的趋势,优化线上教学、共享优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现代教育的必要选择。受时政时局、疫情防控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更是紧迫,牢牢占领“95后”、“00后”的思想阵地,知其所需、取其所好,才能全方位、正面性引导高校学生辩证认知疫情发展态势、国家治理能力,中国梦的实现才能在红色基因中得以坚定与传承。

3、铸魂育人、立德树人

自媒体平台多维度、多结构、多渠道、多栏目的“直播平台”在疫情防控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形式涌现出多个“网红”教师,极受师生、社会群体喜爱,如何利用网络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在民航院校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可以从上述形势论述,高校创建双一流学科、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迫切需与新时代教育环境、互联网教育平台结合,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维度出发,民航高校更显如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追寻民航历史足迹、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锻造党和国家“信得过、靠得住、顶的上、赢得了”的中国民航后备力量。

二、瓶颈与挑战

2015年7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即“互联网+思政”。2在共享发展理念中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高校的发展指南,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共享发展的分享机制、动力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着重点放在主体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发展理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众多、形式多样,但“深入人心”的课程多是学界名家主导,但其课程适应范围有限,不同的高校受教育群体有相应的知识需求、思维发散度,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机制的建立是一个迫切的、被大量线上课程需要的命题。

1、教学双方需求点的契合

教与学的双方都有需求点,如何达成共识,值得探析:共享资源的内容、形式如何更加贴近学生群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如何通过新颖的方式贴切学生的生活与实践。民航院校包含本科、专科学生,受教育群体的需求不同,思想政教育资源的共享层面也应因地制宜,对官方发布的“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APP等资料、平台不应统一划归、整体部署、用分值计算成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共享资源普遍存在,但如何将众多教学资源放置在有限的课时中,而形式新颖的教学方式是否能被院方领导接受,线上课程学生的参与度有效性的检验标准是何,都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共享机制建立所面临的困境,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把握精神实质、用心做好思政教学工作,让学生有获得感、实践中秉承教育理念,新时代民航强国的战略才能有更好的信仰土壤,鞭策、警醒新时代民航人。

网络思政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资源广泛、形式活泼、内容充实,教学双方的可选择性都得到提升,前期所调研的民航院校线上主页均设有思政相关主题栏目,精品网络课程在智慧树APP、中国大学MOOC、超星APP等建设或建设中,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获取丰富的专业学习知识及边缘学科知识。疫情以来,网上课程资源的形式更为丰富,借助各类通讯APP、官方平台将线下传统教学与网络资源结合,设立在线翻转课,打破以往传统教学认知,选择“输入”知识的渠道更为灵活。

2、线上教学思维困境

习总书记在2019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抓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这个重点,落实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等要求。”官方层面、主流媒体阵地给予充分肯定,物力、人力支援,使得思政教育工作者更有信心、更有底气讲好思政课。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韦吉锋等学者提出“网络中的机会与问题”、“网络环境中的道德宣传与道德失范”、“网络主题的基础变化问题”、“网络行为的现实性与虚拟性相融合的问题”。现实教学中也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过于依赖网络课程、内容创新度不足、翻转课程的效果不明显,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教学改革的力度需要加大。

提升师生共享意识、共享动力,扩充、优化共享平台,摆脱现实思维困境,需要通过加强组织引导、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平台载体和建立健全机制等举措。2018年9月,习总书记在接见民航英雄机组时给予肯定:“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国家层面对民航行业发展定基调,极大鼓舞民航人牢记初心、勇担使命,积极传承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民航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大大加强,思政工作这应在树牢自身政治担当的前提下,主动共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战略目标。

三、共享机制的路径探析

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讲话精神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纲领,全面推进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32017年2月,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即“三全育人”理念,指导高校进一步树立立德树人理念。42020年3月起施行的教育部第46号令《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再次强调,思政课教师应当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5结合行动指南及科技发展战略,在创新教育方法、有效性共享、民航特色发展三个层面进行路径探析。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强调:“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由封闭式向封闭式与社会化运行相结合的转化,由行政体系垂直化管理向网络化运行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则是在2005年前后,随着纸质媒介与电子传媒的结合、过渡,成为一种新型载体,促成一种新兴的文化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国内最先兴起的载体诸如BBS、QQ群、博客、人人网、飞信等,多以在线文章、电子档案的形式传播。发展至2015年前后,微信、微博、抖音直播、哔哩哔哩动画、西瓜视频等APP随着人们快速、高质量生活的需求进入大众视野,官方媒体以敏锐的视角、高效的速率进驻各大媒体,快速占领意识形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随其后,设立、开放众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性研究

国内学者多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入手,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双向维度展开。沈壮海教授以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为核心论题,由基础理论研究角度切入,在实践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中,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有效性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6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过程中,专门进行了门户网站和教学信息资源库的管理,其中《当代民航精神与文化》课程作为学生通识选修课的同时,也开启网上平台共享,可以线上直接查询受益学生人数、有效互动率、疫情期的时效传递等,能够为本门课程研究、拓展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撑。

3、依托民航文化传递民航精神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高校课程全部实施线上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主动建立线上学习窗口、多方位调研线上教学成效,杨政、李岚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当下的挑战与机遇,探究其路径与渠道;7牟宇学者从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疫情存在的问题,找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疫情的有效途径这一维度出发,提出线上教学应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关于疫情防治的相关内容,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8民航业是国家战略产业、居支柱地位,也是见证中国奇迹、平凡岗位伟大贡献的标杆,培育出的飞行员、乘务员、民航思政骨干等是国家战略性稀缺资源,其中飞行员更是国家军事力量乃至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院校始终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民航精神,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技术支撑、素材支撑、科研支撑中提供特色优势力量。中国抗疫故事、抗疫志愿先锋、民航抗疫英雄等都成为现实可用的素材,是传递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载体,教學主体应下功夫挖掘优质素材,融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9:52.

[2]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7,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5]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20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02/t20200207_418877.html.

[6]  沈壮海,董祥宾.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9(5):10-15.

[7]  杨政,李岚.疫情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6):53-58.

[8]  牟宇.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研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0(5):80-84.

基金项目: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20年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智慧型课堂建设与实践研究”(E2020076)

作者简介:李贞,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陈功力,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聋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对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
贵州铜仁万山区:探索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