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视野下“医用物理”课程高效教学研究

2020-08-16 13:54李鸿吴梅青肖建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期
关键词:医用医学教学内容

李鸿 吴梅青 肖建武

[摘           要]  “医用物理”课程是医学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为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效果,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提出吃透课标和人才培养需求,准确分析学情,精准定位课堂教学目标;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整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分析学情,精准确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细化优化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等高效教学举措,以指导课程教学实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医用物理;教学设计;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094-02

高职高专医用物理课程是现代物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服务于医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为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提供较系统的物理知识,基本的物理规律、物理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后续专业类课程的学习,形成科学观察和思维的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技术创新的能力,有助于未来工作的开展,成长为优秀的医学人才。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实施高效教学的关键。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广大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开展教学设计,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细化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开展教学活动,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体现医用物理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精确应用及服务功能,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就医学高职院校如何通过精准教学设计实施医用物理课程高效教学展开研究。

一、吃透课标和人才培养需求,准确分析学情,精准定位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要达到的效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1]。实施高效课堂教学,首先要制订清晰而准确、切合培养需求和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美国课程专家本杰明·布卢姆反复强调“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第一步就是清楚无误,毫不含糊地表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过程的方向,又是有效教学的证据”[2]。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熟悉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人才培养需求,掌握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的放矢,因需施教。要吃透课程目标,掌握教学基本要求。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目标最重要、最基本的依据,课程目标转化为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物理教师应在理解和认同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目标、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前提下,关注课程的独特追求目标,认真学习、解读每个主题的内容标准,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反复对教学目标进行斟酌,准确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同时,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坚持“以学定教”,准确分析学情,在确定和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时,充分融入学生因素,增进课堂教学目标与学生群体的匹配度。

二、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整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目标是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更能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在精准定位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对医用物理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审查,系统分析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能否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存在与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致的现象,根据学情、教情及学生实际需求灵活地对知识点进行增、删、换、合的调整,以克服教材的局限性。如可大胆放弃一些和医学关联度低的内容,对重要的物理定律、公式、结论,讲明其来源和应用思想, 减少复杂的理论探究、数学计算,教会学生定性分析;充实与医学相关的、最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充实与医学相结合的专题,充实应用物理学原理解释医学问题的案例,使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在形式上更具体,内容上更充实,更富有吸引力,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注意与后继课程之间的衔接,处理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发挥好医用物理基础性服务型功能。总之,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医用物理课程对医学的基础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积极性,做到教学内容有新意,能开阔学生视野;教学内容有层次,由整体到部分、由已知到未知、由纵向到横向;教学内容有重点,明确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内容有事例,联系身边事例解决教学问题。

三、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分析学情,精准确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确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学生,这是由教学任务的性质和教学过程的特定关系决定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物理学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需求等方面去了解学生。当前,生源多元化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大挑战,许多医学生并不了解物理学对医学技术的意义,普遍对物理没有兴趣,填鸭式、满堂灌的教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唯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樹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医用物理课程教学新模式。医用物理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应多采用问题导向、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工作过程导向等“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带领学生去实验、去探索、去发现,突出动手、动脑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掌握研究医学现象的基本物理方法。根据各章节、各实验项目、各实践课题等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方法与学生基础、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同时,充分利用结合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特点的生动、形象、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加深对物理学原理及其在医学中应用的理解,更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广大教师还应充分研究互联网的特点及其对高职生学习的影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信息化医用物理教学资源库,通过慕课、微课等网上教学、学习形式,弥补课堂教学、学习的不足,逐步实现翻转课堂。不断挖掘和完善新的教学创意,设计新的教学过程,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医用物理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推广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移动学习等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

四、科学细化教学组织实施过程

课堂教学环节的科学细化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根本,高效教学要求教师针对学情变化调整教学策略。只有科学细化每一个环节,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新颖而科学地导入新课

医用物理是一门知识连贯性、完整性很强的课程,每一次新课选择独具特色并吸引学生的导入尤为重要。教师要能集趣味性、启发性、创新性于一体,采用问题导入、故事导入、图片展示导入、悬念导入、实验导入等合适的导入方法将所讲知识巧妙灵活地呈现,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畏难情绪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富有吸引力的精彩的讲授

教师所有的准备过程要能完美地呈现给学生,这必须借助于教师精彩的讲授。首先语言要精练流畅,表述要生动、准确,重点讲清,难点讲透,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能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法,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如注意“导入语”的激情有趣、“设问语”的启发思维、“过渡语”的承上启下、“讲解语”的点拨解惑、“总结语”的画龙点睛。

(三)课件新颖实效,教具直观准确

课件是教案内容的浓缩,将精心构思的教学内容及思路直观地展现出来。医用物理课件设计要求简洁新颖、字体工整、布局美观,图文、动画、视频并茂,反映丰富的教学内容,切忌教案、板书的复制。教具的使用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明确教具的使用目的,熟悉使用方法,把握好教具演示的时间,使抽象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张弛有度的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时间合理分配是优化教学过程、保证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3]。因此,在确定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要保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实现教学目标上,对教学各环节占用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课堂教学设计中,“学生主体地位”一定要在时间上保证,师生交流、分组讨论、独立思考、观察记录、消化吸收的时间与空间均要预留好。让课堂中适当的“等待”成为教师美德,否则,学生主体地位就是一句空话。

(五)精準的教学评价与考核

精准的教学评价要求教师评价时不只是简单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引导,应从内容、方法、能力等方面去点拨和启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4]。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从而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进入更加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评价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评价,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5]。除了教师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互评,有利于学生在评价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也有利于转变学习方式。精准的教学考核应重点针对学生物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特别是物理学知识、物理学规律在医学上的应用,物理学科学思维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基本物理实验技能与素养的培养。

(六)及时科学归纳与总结

知识点归纳、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所学知识的结构层次。通过归纳小结,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这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这样有助于强化重点内容,便于学生消化巩固。

五、结语

物理学科学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研究问题的独特方法及思维方式是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医护人才最好的课程,也是培养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科学严谨的作风、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好的课程。精准的教学设计是医用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实施高效教学的关键。广大医用物理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围绕课标和人才培养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科学细化、优化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实施高效教学、精准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对三维课程目标被误解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2(8):3-8.

[2]杨春生.基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设计课堂教学目标[J].新课程研究,2018(5):30-31,34.

[3]杨晓丽,陈永.教与学时间的合理配置[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3):33-36.

[4]李发英.关注心理教育,促进健康成长[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3):22-23.

[5]李英.浅谈“探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6).

猜你喜欢
医用医学教学内容
医用生物敷料栓对肛肠病术后疗效的观察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医疗器械:千亿市场面临洗牌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介入治疗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