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长浩 孔祥琦 殷澄睿 马天艺 田睿鑫
【摘要】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为老年退休群体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帮助和基本的生活保障,其运行情况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随着吉林省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不断变化,养老保险金承受的财务压力也越来越大,养老金的支出扩大以及收入减少造成了养老金缺口愈发严重。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将依次构建人口预测模型、缴费人口模型、养老金收支模型,并采用相关数据分析软件,对人口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预测未来三十年吉林省人口年龄结构和吉林省养老金收支状况,为吉林省养老金问题的对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老龄化 养老金缺口预测
吉林省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加,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自2010年以来,吉林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据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吉林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1.24%,高于全国0.74个百分点。2017年,吉林省人口总数为2717.43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336.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2.4%。且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近年来下降明显。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大,离退休人员较其他省份更多,再加之近年来由于经济下滑所导致的劳动人口大量流失及自身积累的养老基金规模缩减,吉林省养老保险抚养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所面临的养老保险资金的不足困境更加严峻。本文将对吉林省人口以及养老金收支额进行预测,为应对养老金收支不平衡的困境、探索有利于吉林省养老保险的发展思路提供科学性分析数据。
一、文献综述
国际社会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关注养老保险金给国家财政所带来的困扰,2001年世界银行针对退休制度提出了《老年保障的新意见》,根据世界银行的相关专家的观点,老龄人口不断增加是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出现养老金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且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提前退休制度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国外研究中已有学者对人口变化进行预测。Giddens(1696)采用手工计算方法简单对英国未来600年的人口发展进行粗略估算。Lutz (1997,1998,2001)拟合出带有随机项的平稳时间序列估算出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量有80%的可能在74亿~104亿之间。Nathan Keyfitz(1984)首次将矩阵运用于人口预测。Leslie(1945)改进了Nathan的矩阵模型,他更全面地考虑到人口学中的人口迁移因素。
西方国家养老保障体系起步早,管理经验丰富,各方面理论较为完善,因此拥有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国外在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过程中对人口结构及老龄化研究较多,其养老制度的发展、变革和主体责任及经济效益等对国内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过程中遇见的类似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Karl Hinrichs(1991)探讨了德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如何适应未来挑战,但年轻年龄组的人不得不承担经济负担和他们所期望而不能及的养老金。工业化国家的老龄化将极大地使他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受到严重压力(Borsch-supan A,1992),到2030年,德国每百名劳动人口将供养85位老人,而且这种压力会因退休年龄提前而加剧。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其他许多发达国家还快,Xuejin Zuo(2009)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正不断加快的原因在于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的同时人的预期寿命却延长,建议有条件的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延缓法定退休年龄、注重提高人口素质和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高社会效率的同时也提高公平性等。
我国学者关于养老基金缺口的成因观点存在一定差异。刘学良认为造成未来养老金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人口逐步降低;谢慧明等主张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和隐性债务问题是未来养老金缺口的主要成因;吴旭东等则提出中国养老保险的双轨制是养老金出现缺口的关键因素。在基于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方面,郭永斌(2013)通过建立人口测算的精算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我国的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进行了预测。王宏杰(2017)为了准确、全面地评估山西省养老基金缺口,构建了人口预测模型、养老金受益和缴费人口预测模型及养老金缺口的预测模型,采用Matlab软件,以2010年为基年,对山西省未来30年的养老金缺口进行了预测。到2040年,山西省未来30年的养老保险金缺口贴现加总将达到2126.57亿元,占2040年GDP的8.10%、2010年GDP的23.11%。此外,曾毅(2005)在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预测得出的退休年龄人口数和工作年龄人口数等参数建立预测模型,之后分別在假定退休年龄恒定不变以及退休年龄逐步增加两种设定的基础上测算了未来因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养老金缺口率。姚金海(2016)运用宏观模型法以某个城市大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两期世代交叠模型测算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收支缺口之间的关系。刘学良(2014)在假定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和人口年龄结构趋势不变的前提下,建立养老保险精算评估模型对中国未来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收支缺口进行了测算,其结果显示中国2010年到本世纪中期的40年里,政府所需支出的养老保险财政补贴限值合计为57.5万亿元。因此本次研究在参考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地区差异,采取适用于吉林省的模型进行预测。
二、模型构建
养老金缺口不等同于养老保险累积额,二者满足如下关系:
养老金缺口=养老保险累积额-养老金权益净责任折现值
从该式可以看出,养老金缺口的内涵中包含时间成分,养老金累积结余表示当前养老基金所剩余的金额,称之为即期支付能力; 养老金缺口是在考虑当期支付能力的基础上,还考虑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需承担的养老金权益净责任。换句话说,此时的养老保险累积额为正,不代表不存在养老金缺口问题。对养老金缺口采用的定义、评估口径、评估方法不同,以及模型设定对未来的经济、制度和人口的假设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缺口规模大小。本文综合借鉴了郭永斌和王宏杰的养老金缺口测算模型,分三步构建养老金缺口模型:第一步,构建人口预测模型。估计未来30年(基年为2010年)吉林省城乡人口规模。第二步,建立养老金受益、缴费人口估计模型。预测未来吉林省养老金参保、缴费人数状况。第三步,建立养老金缺口预测模型。通过养老金收支预测模型,测算养老金缺口。
(一)构建人口预测模型
三、基础数据与参数设定
为了准确测算吉林省养老金资金缺口,需要对模型进行参数化处理。在参数设定过程中,本文尽量选取实际数据或知名学者的测算结果。
(一)人口预测模型基础数据与参数设定
预测区间与基础数据:
(1)预测区间。为减少不可控因素,提升人口发展预测模型的敏感性与准确性,预测区间设定为2010—2040年。
(2) 基础数据。来源于各年《吉林省统计年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3)人口预测模型参数设定。参考郭永斌(2013)和王宏杰(2017)参数设定方法。① 新生婴儿率。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为准,将吉林省0岁f性别婴儿除以f性别总人口得到f性别新生婴儿率。其中,城镇男性、城镇女性、乡村男性和乡村女性新生婴儿率分别为5.08‰、4.68‰、8.53‰和7.95‰。为体现少子化,将假定新生婴儿率逐年降低0.03‰。② 人口性别比。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为准。③ 死亡率。将2010年分年龄分性别死亡人口除以对应的平均人口数得死亡率。由于人口普查数据中吉林死亡人数没有细分年龄(只有分年龄段死亡人口数),故我们可能无法获得直接的死亡数据。但是考虑到吉林作为一个省,各类数据指标分布应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将全国分年龄分性别死亡人口除以对应的平均人口数之所得作为衡量吉林省死亡率的代理指标。假设未来各年吉林婴儿死亡率逐年降低0.01‰。其他年龄段死亡率假设如下:假设1岁至20岁逐年下降0.001‰,21岁至40岁逐年下降0.002‰,41岁至60岁逐年下降0.005‰,61岁至80岁逐年下降0.01‰,81岁至100岁逐年下降0.015‰,100岁以上人口各年死亡率设定为1。④ 城镇化率。用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衡量。⑤ 迁移率。分性别和年龄的人口迁移率即为扣除死亡人口后城镇n+1岁f性别人口t+1年的增加量除以乡村t岁f性别人口数。
(二)养老金受益、缴费人口预测模型参数设定。参考王宏杰(2017)、郭永斌(2013)和刘学良(2014)的参数设定方法。各具体参数设定如下
(1)职工基本养老金受益人口。依据wind数据库计算得出,2010年城镇职工达到退休年龄进入养老金受益人口占对应年龄段城镇人口的比例约为80.36%。经过对2010-2018年的数据进行处理,假定2010年以后,城镇职工退休进入养老金受益人口比例逐年增加0.49%,直到90%。
(2)缴费人口。2010年吉林省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养老金参保人口在城镇相应年龄段人口占比为36.79%。假定2010年以后,在岗职工参保人口逐年提升0.3%,直到44%。
(3)居民基本养老金受益人口。居民基本养老金基础受益人群包括没有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人口和全部乡村人口两部分。假定吉林省2010年该比例为90%,此后逐年提升0.5%,达到98%后保持不变。
(三)养老金缺口预测模型参数设定。参考王宏杰(2017)、马俊等(2012)、郭永斌(2013)等的参数设定方法。各具体参数设定如下(具体数据有待进一步采集和估計)
(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各年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即29399元。
(2)缴费率。2019年4月27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布了吉林省落实降低保险费率的实施方案。自2019年5月1日期,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20%降至16%。2009年吉林省养老保险缴费率为26.94%,设定自2009年至2019年匀速增长至28%,后降低并保持在24%。
(3)实际GDP增长率。2018年吉林省GDP实际增速为4.50%,假设在各界努力下,2018每年往后每年增加0.01%,至2040年经济增长率匀速上升为4.72%。
(4)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假定2025年以前该比例逐年提高0.56%,2026-2035年该比例逐年提高0.2%,2036-2040逐年提高0.1%。
(5)养老金替代率。用2010年城镇在岗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除以当年受益人口(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积,得到养老金替代率为27.59%。假定未来养老金替代率也为27.59%。
四、预测分析
(一)人口预测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吉林省人口先以缓慢的速度增加,在2014年达到峰值2746万人,此后吉林省人口开始逐年下降,预测2040年人口为2380万人。从城乡结构来看,乡村人口逐年下降,而城镇人口先逐年上升,在2018年达到峰值1479万人,之后逐渐下降。在204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分别达到1413万人和967万人。由此看出,吉林省人口外流情况比较严重,整体而言,城镇和乡村人口都处于减少趋势,城镇化率逐年上升,2040年吉林省城镇化率为59.37%。
(二)养老金缺口预测结果
选取吉林省为例,以数据收集和参数设定为分析基础,通过Excel电子表格,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对吉林省养老金缺口进行预测。下表展示了2010—2040 年吉林省养老金收支及累积额预测结果。
由该表可知: 吉林省近几年经济增长缓慢,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到吉林省现在面临着养老金缺口的巨大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缺口数目会越来越大,如果不采取相对合适的政策主张,采取合理的措施对策,到2040年,养老金缺口约为2025年的6.5倍,这将成为影响吉林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持续稳定运行的最突出问题,也将给地方财政带来严峻考验。按照目前吉林省的经济、人口水平预测,在无政策干预下,吉林省养老金缺口将加速扩大,因此急需对养老金政策做出调整。
五、结语
本研究在利用一个人口增长和迁移模型对未来吉林省人口结构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建立养老保险评估模型,分析和评估了吉林省未来的养老金收支状况,预测了未来养老金缺口情形。测算结果显示,如果按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发展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金会出现很大缺口:2010-2025年,累积所需要的政府对养老保险财政缺口将达到1094.26亿元,同时在2025年,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总养老金支出为784.79亿元,将达到同期的这接近欧洲一些高福利国家的水平。
养老保险为老年退休群体提供了稳定的物质支持和基本的生活保障,其运行状况与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退休人口不断增加,势必导致社会整体抚养比例上升,进而导致目养老金收支逐步失衡。养老金缺口主要表现为个人账户空账规模逐渐扩大。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压力源将转为人口老龄化。调整退休年龄、养老金缴费率等关键参数是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重要方式。若不进行养老金政策调整,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缺口将出现指数增长。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方堉豪,朱伟豪.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金缺口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2018,32(06):18-24.
[2]陈国娟,刘芳.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20):14.
[3]齐海鹏,王岳新.我国养老金缺口的成因与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17(11):4-10+18.
[4]袁小舒.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金缺口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
[5]曹冬梅,辜胜阻,方浪.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对策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10):63-65.
[6]王成.中国养老金缺口的成因、风险及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5(02):75-82.
[7]冯祺.养老金缺口的成因及其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176.
[8]张卫峰.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9]顧锦林.我国养老金缺口原因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2,28(12):131-133.
[10]郭永斌.我国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评估和可持续性分析[J]南方金融,2013(4):62-69.
[11]刘学良.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和可持续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9):25-37.
[12]王洪杰,佟昕.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山西省养老金缺口测算[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