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日常监督在党内是个“老大难”问题,难在监督“同级”和“同事”,尤其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地位特殊、职责特殊,如何有效开展日常监督是摆在企业纪检监察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从国有企业管理现状、监督重点、改进方法以及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关键词:国有企业;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党内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要求“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当前,国有企业处在改革转型、结构调整关键时期,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叠加,加之自身发展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监督工作提出更高更新要求。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不仅具有现实必要性,且具有很强的紧迫性。
一、紧密结合特点和现状,坚持问题导向,在精准聚焦上下功夫
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和力度不断加大,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资本积累在数量上、方式上、规模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发展现状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和国企产业转型,近几年工程项目多、投资量大、监管难度高。从本质特点看,国有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廉洁风险高,企业领导人员行使权力空间大,被“追猎”“ 围猎”可能性强。从表现问题看,十八大以来,巡视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不到位;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执行不严;存在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
基于以上认识,国有企业必须把监督挺在前面、落到日常。打造宣传教育“三大平台”。打造集党性教育、传统教育、警示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基地,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常态化教育体系。构建管理机制。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领导人员任务书,签订目标责任和任期合同,推行领导人员三年任期制管理、“传统考核+审计全覆盖+督察督办+巡查体检”模式。畅通监督渠道。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纪检监察部门固定列席党委会、董事会、总办会和专业会议。实行“一把手”定期述责述廉、党委纪委定期报告工作和谈心谈话制度,建立领导人员廉政档案、重大事项报告,以及任前谈话考试和承诺制度,实现经常性、常态化监督。强化警示震慑。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廉洁风险高、管理基础弱、职工反映多的重点领域,集中开展专项检查。出台《企业领导人员问责办法》,对履行职责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强化知止、不敢氛围。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强化日常监督上进行了探索实践,但也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认识存在偏差。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履行主体责任认识不深刻,片面认为监督是纪检监察机构主责主业,做起“甩手掌柜”。少数领导人员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对分管范围教育监督不够;个别纪委重审查、轻监督。二是机制制度缺乏。巡查、审计、财务等监督部门“单打独斗”,监督合力不够。对纪委书记评价以本级为主,造成个别纪委书记不敢监督。加之,监督工作制度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有效激励、約束和考核机制。三是方法手段有限。日常监督以看资料、听汇报来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手段单一。检查考核对个人政治表现、工作作风和遵守纪律等表现了解较少,监督精细化、针对性不足。四是能力水平不足。对监督对象、重点、策略了解不够,对相关政策法规学习把握不准。纪检干部大多来自政工岗位,知识结构单一、储备不足。
二、牢牢抓住重点和关键,坚持靶向思维,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
(一)突出政治监督
首先,要围绕坚决落实“两个维护”。重点对党章党规执行情况、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打好“三大攻坚战”、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情况监督,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落地生根。其次,要围绕压紧夯实责任。加强领导班子落实责任清单检查考核力度,提醒领导班子成员经常了解下一级党组织对全面从严治党安排部署、推动落实、检查考核情况,督促各级党组织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把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到实处。第三,要围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把各级党组织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法规制度执行情况作为重点,在党内组织生活、选人用人、教育管理党员等方面成效中去检验,坚决清除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两面人,严肃查处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圈子文化和个人依附等问题。
紧盯关键少数。一是看政治表现。聚焦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站位、政治担当和政治纪律,在具体表现中检验“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树的牢固不牢固、行动中践行的坚定不坚定;二是看履职用权。了解履行职责是否坚决、推动落实是否到位、工作成效是否明显;行使权力是否阳光透明、合规合法,是否存在以权谋私和个人说了算的情况。三是看廉洁自律。是否在生活上搞特殊化,对自己要求不严、标准不高;是否违规打招呼、插手干预业务,是否存在家人亲属或者身边工作人员,打旗号办事情。四是看交友处事。是否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是否存在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和好人主义;是否与商人老板勾肩搭背、吃吃喝喝等等。及时掌握思想、工作、作风、纪律等情况,了解其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到见人见事见细节,督促企业领导人员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头雁效应”。
(二)关注重点领域
一是围绕企业追赶超越、脱贫攻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体制改革等开展监督,对资金管理、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监督、跟踪监督。发挥“再监督、再检查”职能,督促各部门履行专业监督职能,形成监督全覆盖。二是加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单位部门廉洁风险防控,制定防控措施,形成监督制约机制。三是紧盯违规插手工程建设、招标采购、业务外包、选人用人、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违纪违规问题,紧盯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侵害干部职工利益问题,加大查处惩治力度,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三、积极改进方式方法,坚持改革创新,在精准施策上下功夫
(一)建立监督组织体系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监督职能部门力量,沟通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纪委监委、协调司法机关。成立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分析,安排部署工作,协调解决困难,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二是形成监督合力。统筹企业监事会、巡察办、督察办,以及审计、财务等专业监督力量,建立汇报制度、例会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形成联席配合机制、问题线索移交机制,协调联动、信息共享,放大监督综合效用。三是压实监督职责。健全责任清单,明确党委、书记、班子成员、纪检监察机构、党委工作部门责任,把履责情况纳入干部业绩考核和履职述责。
(二)完善监督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根据企业规模、党员人数、廉洁风险等情况,探索纪委书记派驻试点工作,建立下级纪委与上级纪委执纪监督部门联席制度,推进各单位协作检查、交叉监督,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问题,推进“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转变。二是强化监督权威。严格落实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推进纪委书记交流任职和三年任期制。探索纪委书记履职尽责评价和考核以上级纪委为主。严把干部入口关,坚持把政治坚定、敢于担当、善于监督的干部选拔到纪检监察岗位上来,二级单位新入职纪检干部须经集团纪委审核同意。三是提升监督能力。制定纪检监察干部交流办法,鼓励支持干部定期交流、多岗锻炼,选拔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到生产经营岗位工作。推进上挂下派、跟班锻炼、以培促干、以干代训,让纪检干部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历练,提升干部政治素质和实战能力。
(三)改进监督方式方法
一是提高监督全面性。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固定列席党委会、董事会、总办会,适当参加专业会议,及时掌握情况,發现问题。坚持党委定期听取监督部门工作汇报,纪委专题听取下级单位党委纪委工作汇报,压紧夯实监督责任。二是增强监督实效性。深化运用好“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督促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坚持分类处理问题线索,严把函询了解关,注重从具体细节和可能性上分析判断真实性。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和履职尽责情况。建好用好干部廉政档案,善于在干部上报事项中了解情况、查找疑点。三是推进监督信息化。加快推进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探索“互联网+”监督新模式,充分发挥“大数据”对监督工作信息支撑作用,把线上监督与线下监督结合起来。四是延伸监督触角。由“八小时内”常规监督,延伸到“八小时外”全程监督,公开重要岗位领导人员职责清单、权力清单,发挥好群众监督作用,让党的纪律和规矩在八小时内外立起来、严起来,消除监督盲区,让党员干部时刻感觉到监督就在身边。
加强日常监督要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抓在日常、落在实处,敢于较真碰硬,见物见人见细节,从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中见常态、见长效,使监督工作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全面助推国有企业追赶着超越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的十九大报告[Z]. 2017-10-18.
[2]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Z]. 2016-07-08.
[3]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Z]. 2016-10-27.
[4]陈治治.同级监督该发力了[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04-25.
[5]李壹观.关于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的调研[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08-22.
作者简介:郭炳男(1988—),男,汉族,宁夏中卫人,中级经济师职称,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检监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