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0-08-16 13:48熊霞
商情 2020年35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及对策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在进行农村区域土地流转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土地流转的效率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建设,还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要根据农村区域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利影响。要严格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确保土地流转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推动农村进行更好的发展,带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本文就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经济发展  影响及对策  分析研究

在进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可以推动农村建设进行高效的发展。因为在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可以推动农村区域居民思想的改变,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还可以扩展农村区域的副业数量,推动农业经济向着现代化和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的方向进行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时,要对这项工作开展时对农村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制定有效的优化措施,促进各项工作进行更好的发展。

一、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进行农村区域土地流转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经济进行更好的发展。在进行土地流转时相应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让农村区域的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还可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农民可以扩大土地的管理范围。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进行规模化的发展。在进行土地流转时,不仅可以促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还可以提高现代的农业发展水平。确保农业发展速度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还可以推动农业经济进行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生产效率。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

但是现阶段土地流转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为流转的效率比较低,导致很多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再加上现有的政策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在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的过程中,无法促进区域内经济进行更好的发展。尽管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无法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开展的优化措施

(一)建立长效的流转机制

要想保证农村区域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就要建立长效的土地流转机制。我国政府要对现有的土地流转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扩大农村区域土地流转的规模。因为我国农村区域居民的思想比较传統,工作人员在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时面临各种压力。所以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保证城乡的统一,使得农村区域居民在创业时不再依赖于土地资源。例如可以通过租赁或者互换以及分包等形式对土地资源进行流转,还可以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提供技术的服务和风险管理等方式来保证各个区域的土地流转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二)因地制宜开展流转工作

在进行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种粮补贴等惠民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区域居民种粮的积极性。但同时导致一些居民在进行粮食种植的过程中脱离实际,片面的追求大规模的经营。导致土地资源的流转过度或者存在经营不善和资源浪费等情况。所以我国各个区域在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区域内的经济条件和机械生产能力以及劳动力情况,对土地规模经营标准进行科学的指导。还应该促进农民之间的合作,使得土地能够得到良性的流转,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水平。

(三)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在进行农村区域土地流转的过程中金融服务力度比较低,因为农业信贷的发展速度比较慢,无法满足土地流转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金融机构要对信贷产品进行创新,通过建设一些农业信贷担保和风险担保机构,将贷款和保险的融合模式应用到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也应该对这项工作进行科学的引导,鼓励公司的投资和农村产业项目的发展,通过增加利率的优惠来削减抵押人的风险。确保这种资金投入模式能够满足新型农业发展的建设需求,使得土地资源能够成为农民增收的最佳来源,促进土地流转工作进行长足的发展。

(四)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农村区域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合同的制定和协议条款的建立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因为在进行合同制定的过程中,条款不够全面,没有对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制约了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所以应该对各个区域的土地流转信息进行实时的采集,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流转系统,对各个区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和颁证以及流转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可以通过系统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促进这项工作进行更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提供流转经营的一站式服务,通过对现有流转方式进行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流转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区域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项工作的开展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也对工作进行了管理。因此要加强农村区域的土地流转率,采用新型的管理模式和思想,对土地资源进行高效的集约利用,促进农村生产向规模化和产业化进行发展。采用这种土地流转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区域居民的收入水平,还可以促进区域内经济进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做好农村区域的土地流转工作,并且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宝磊.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南方农机,2020,51(09):55.

[2]刘丽娟.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农家参谋,2020(10):25.

[3]张海丰.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演化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20(05):68-74.

[4]戴和平.浅析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J].农家参谋,2020(09):17.

[5]桂军.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江西农业,2018(12):80.

作者简介:熊霞(1978-),女,湖南桃江人,汉族,大专学历,桃江县大栗港镇人民政府,财政财务管理办副主任,经济师(农业),研究方向:村级财务与集体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及对策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探析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纸质档案管理对档案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我国实现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及策略分析
长沙县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