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建设长江以北纵深开放新支点的建议

2020-08-16 09:50刘岐涛
中国国情国力 2020年8期
关键词:青岛区域战略

刘岐涛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两大重点任务。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明确提出建设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这是全面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机融合的新探索,是引领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青岛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本文立足青岛的经济、区位、创新及政策优势,借鉴先进城市经验,从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青岛建设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对策建议。

发展环境

1.发展机遇

一是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新动向,全球经济增长及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深化区域合作成为各国的共同愿望。从国内看,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开放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区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自贸试验区成为开放发展新平台。二是从开放发展看,我国具备对外开放的新优势,货物贸易取得跨越式发展,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服务贸易实现创新发展,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利用外资稳步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对外投资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市场主体更加多元。三是从区域发展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迈入更高阶段,区域发展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引擎,要素禀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生变化。

2.面临挑战

一是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剧增,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深化国际合作成为有效应对危机的必然选择。二是我国开放发展面临结构性约束,存在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出口导向与内需导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商品市场开放与要素市场开放、向东开放与向西开放五个方面的不对称。三是区域发展呈现分化特征,南北之间,增速“南快北慢”、份额“南升北降”;四大板块(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之间,东部沿海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内陆省份增速下滑;重点战略区域之间,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增长引人注目。

基础条件

1.发展优势

一是青岛市在经济规模、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实际利用外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技创新以及城市化水平等主要经济指标方面,位居北方城市前列。二是经济优势方面,开放发展势头良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制造业产业门类齐全。三是区位优势方面,青岛是北方地区的开放高地、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具有国际化的陆海空网基础设施与经贸网络。四是创新优势方面,科技创新基础雄厚,研发力量加快集聚,工业互联网加速起势。五是政策优势方面,各类经济功能区齐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众多,国家级新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青岛片区先后获批,青岛在国家开放发展战略中的层级进一步跃升。

2.存在短板

一是与国家重大战略结合的紧密度不高,在国家开放发展中的比较优势不突出。二是对周边区域发展的带动能力不强,半岛城市群内部经济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三是对外开放辐射能力有待提升,外贸依存度偏低,贸易与投资结构有待优化。四是产业转型发展能力相对不足,工业增加值占比回落、增速放缓,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发展有待提速。

总体战略设计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城市群建设为突破,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开放战略。对内与京津冀、长江三角洲、黄河流域、东北地区形成发展互动,提升国家级重点功能区发展质量,集成放大政策优势,构建发展新动能;对外扩大东西双向开放,面向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联通日韩、东盟构建国际合作新平台。以双向开放集聚发展动能,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带动长江以北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2.战略定位

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将青岛建成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欧亚全面经济合作的枢纽、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北方经济转型发展的引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3.战略目标

近期目标(2020-2025年):青岛经济总量、开放水平实现跃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初步形成,中日韩经济合作取得突破,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青岛核心城市的集聚带动能力凸显,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动能强劲,在东部地区实现“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有机融合,基本建成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

远期目标(2025-2035年):与京津冀、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实现高度融合,形成长江以北区域经济充满活力、创新能力跃升、高端人才汇聚、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城市群,建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心城市、东亚经济合作枢纽城市,成为亚太区域重要的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与创新中心。

重点任务

1.扩大对外开放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国际经贸合作园区,充分利用境外国际合作园区。全面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用足用好双边和多边自贸协定制度红利,深化与日韩、东盟的经济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推动国际经贸合作模式创新,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以跨境电商为突破推动贸易模式创新,合力打造数字贸易高地。

2.深化对内开放

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探索省际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带动黄河流域各省区开放发展。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为突破,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增强青岛都市圈服务能级,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

3.优化产业结构

树立“产业振兴、制造为本”理念,以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为引领,打造基于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型产业链,提升青岛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把握国际产业分工重构的战略机遇,承接高技术产业进口替代,借助全球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推动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与协同发展,加快产业链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增强先进制造业集聚带动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品牌。

4.加快要素集聚

提高资本要素配置效率,加快自贸区金融改革政策创新与转化,完善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中心。放大技术创新要素集聚动能,加快科技创新国际化载体建设,提升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增强人才流入“虹吸效应”,加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能力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国际人才招引政策支持力度。

5.放大辐射效应

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建设联通世界级城市群的立体交通体系,增强新亚欧大陆桥国际通道辐射效应。超前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合力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共同推动城市重点领域智慧应用。

6.建设新型国际城市

制定升级版“国际化+”行动计划,着力塑造文明青岛新形象,形成开放、包容、活力、时尚的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打造东亚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欧亚经贸文化合作枢纽。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打造国际城市会客厅,提升青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国际海洋名城建设基础上,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保障措施

1.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优化功能区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和招商引资模式,提高各类功能区运营效率。集聚放大功能区政策效应,加大产业发展空间保障力度,积极应对国际经贸合作的新变化。

2.优化国际营商环境,构建综合评价统计指标体系

建设全国领先,稳定、公平、透明以及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着力破除区域间的市场壁垒,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形成务实、高效的区域标准化协作机制。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完善减税降费政策,增加信贷支持。按照科学性、全面性、简洁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基于客观指标的综合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围绕“经济基础、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基础设施、国际影响”五个维度设置一级指标,每项一级指标下设8个二级指标,为青岛推进“北方战略支点”建设提供决策支持(见表)。

表 青岛纵深开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猜你喜欢
青岛区域战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分割区域
An analysis of “love” in Sons and Lovers
擦桌子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区域发展篇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
美丽的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