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生活案例

2020-08-15 13:32张伟品
天津教育·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张伟品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生活案例,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情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带入课堂中来,从而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总体地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案例来进行学习,可以将书本中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1-0063-02

【Abstract】 The effective use of life case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ainly refers to that teachers bring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into the classroom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thereby transforming students passive learning into active learning and realizing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dominant position. Generally speaking, using life case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an make the boring knowledge points in the books vivid and interesting, so as to concentrate students' atten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learning.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lifestyle

学习的主要意义就是不断了解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顺应现实生活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与数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我们去超市购物、去餐厅点餐、买漂亮的衣服等都涉及数学的知识,由此可见数学在我们生活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本文讲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践行有效的生活案例教学。

一、教师科学合理地创设生活环境

传统模式的教学是以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作为受教者,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学习内容,学生枯燥无味地在座位上聆听,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所学的学习知识,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降低了学习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进步,这种传统守旧的教育理念,已不符合当代学生的需要。顺着时代的要求,生活情境教学法由此产生,生活情境教学法的产生改变了传统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死板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与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让学生轻松地接纳这个陌生的知识点,使之方便小学生有效地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小学生现阶段年龄特点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环境非常重要。

此外,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使小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理念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并且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使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过渡。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陪家长逛超市买东西这个生活环境,配合小学生的实际经验来学习这一课。教师可以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创设与之相应的教学环境,如,在课程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不喜欢或者陈旧的玩具拿到课堂中,利用人民币模具进行买卖,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他们对人民币产生好奇,并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也使陈旧的玩具得到合理的利用,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有效地完成课程目标。

二、情景的创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升级與发展,在小学数学中教师应注重授课时将生活化理念过渡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年龄特征,将数学教学中情景的创设运用到生活中去,利用大量的生活例子引导学生学习。

(一)运用实际生活引进知识点

根据小学生现年龄段心理年龄不够成熟,没有形成更好的世界观、人生观,注意力不够集中,也没有耐心去做完某一件事,在学习这件事上略显浮躁的特点。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据小学生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利用实际生活引进知识点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例如,在学习《厘米和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种豆芽,用尺子来记录种子每天的生长情况,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这一课知识内容的了解与运用。种子一天天地长大使学生产生了自信心,在培育种子长大的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耐心,使之去除学习上的浮躁,同时在给种子施肥的过程中学生也了解到了一些有关生活的小常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小学生都是主动地在学习《数一数》。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到家去发现身边的数量,并让学生去想一想每样物体的数量的出现与其相关的功能有什么作用?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因此出现了很多的答案。有的学生认为,木梳的牙齿多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梳理头发,使头发看起来更顺畅。有的学生认为,电视的数量少,是因为电视很大一个就可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还有的学生认为,牙刷毛数量多,可以帮助小朋友把牙齿刷得更干净,有助于保护小朋友的牙齿,做到预防蛀牙的作用。这项作业的布置,使学生更细心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合理地将生活运用到数学中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使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陌生,拉近了学生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意识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说,现阶段的小学教学方式取得很大的进步,教材比传统教学题材丰富很多,但还是出现一些弊端,教师的教学内容如果脱离了生活,课堂的内容就会略显枯燥无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合理有效地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展现教学这门学科的魅力,帮助学生的数学学习。为了有效合理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对数学的培养产生兴趣。教师可对学生提出一个疑问,数学的出现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去让学生进行分析,这个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不同角度开始考虑,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认为,生活中数学的出现,可以帮助他们去衡量事件的长短;有的学生认为,生活中数学的出现,可以帮助他们去超市买到自己喜欢吃的小零食;还有的学生认为,生活中数学的出现,可以帮助他们拨打电话去联系思念很久的亲人。这个疑问的提出,使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不再抽象,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開展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合理地运用

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年龄特点来说,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理解能力也稍弱,教材中的知识点也较为抽象化,很难帮助小学生去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因此,教师要运用生活实际合理地帮助小学生去解决数学中所带来的不理解因素,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去帮助小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合理地帮助小学生解决教材抽象化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在授课时,提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今天是几几年?几月几日?你的生日是几年?几月几日?一些简单的问题将学生带入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带领学生通过制作日历开展实践活动,在制作日历的过程中可更有效地使学生了解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闰年的计算方式等这些知识重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清新、有效地学习“年月日”这课的内容是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而使其融入生活中去,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实现学生数学学习上不断地进步。

三、结语

总的来说,将生活化案例融入小学数学的应用中,可以帮助学生根据情景合理地将书本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小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转为主动化,改变了传统模式的教育方法,使课堂气氛变得清新有趣,学生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更方便教师知识的传授管理,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成果,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中,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确保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振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生活案例[J].中国农村教育,2020(6).

[2]王正巧.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J].农家参谋,2019(24).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