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第一观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2020-08-15 13:33黄琪
商情 2020年34期
关键词:健康第一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得到了重视并成为人们生活重要内容。由此,健康第一观念孕育而生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第一要素。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健康教育理念实现全面发展,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同时也是与时俱进发展必然。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健康第一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方案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健康第一  高校体育  教学模式  改革分析

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将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制定新的教学理念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新思路。新时代背景下强调体育教育科学性、重视学生积极性调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体育技能、满足个性发展需求。学生个性发展引导自主进行体育练习,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经过体育教育推动学生和谐发展,将文化科学、思想引导、生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喜欢上体育、懂得享受体育。

一、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学生体能素质占据体育教学评价的10%,也是学生必学内容。通常体能素质分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性几个方面。体育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体能素质的提高,教师可以以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作为必修内容。实践证明,学生对速度、力量素质训练参与积极性较高,耐力素质训练较为消极使得学生对体能素质测评认可率较低。

第一,因为力量素质涉及内容较多,女同学通过力量训练得到力量提升而又不让肌肉体积增加;男同学通过肌肉横断面积增强力量,满足了不同学生个性需求。因此,教学中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普遍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实现健与美的融合。第二,速度练习时,速度组织的高低集中反映于最终成绩进而学生赞同性较高。第三,耐力训练过程中学生态度与前两项截然相反,尽管耐力训练有助于促进呼吸系统、血液循环,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影响学生训练信心继而降低训练积极性。此外,尽管教师采取科学的耐力练习有助于学生抗疲劳与机体迅速恢复,不过有氧能力体验内容少之又少,对学生耐力素质提高作用发挥不明显。耐力训练也有助于学生意志精神训练,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物质条件的丰富,当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困难与挫折。因此,对于竞争意识、坚强、克服困难的精神理解不足。

学生对耐力素质训练积极性不高主要在于:思想意志不足从而对耐力练习的抵触。虽然教师以学生体能提高的目标、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而学生则将练习过程放在首位,忽视了通过坚持努力得到了成功喜悦从而造成学生耐力训练不积极。想要满足社会人才培养需求不仅要有高专业水平,还要有顽强的意志精神。学生没有良好的耐力素质在今后成长发展中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学生耐力素质训练的认知应有新的认识,耐力素质训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能一步步的超越自我。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了解学生观点态度找到突破点,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共鸣。

二、分层教学,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与身体发展

分层教学是一种常见教学形式,事实证明教学效果显著,有助于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体育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其学习水平的不同,由简入难的设置学习内容。例如:学习较差的学生只要能够掌握基本技能、动作要领、学以致用,增强训练信心即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制定更高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技术不断的超越自我、战胜自我。

(一)尊重学生个体不同

由于不同学生在体能、思想意识上有着明显差别,需要教师结合班级学生个性需求、体能素养,运动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总体体育训练要求实现整体提高。此外,有针对性教学也有助于调动参与热情,感受到体育训练的乐趣所在,有所生活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学过程遵循由简入难,循序渐进原则

體育教学中,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从陌生到熟悉,循序渐进。结合学生个体不同与自身条件将教学内容分为多项内容,学生结合自身喜好、能力、需求选择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教学是也需要教师因材施教、由简入难,不可急功近利,让学生在现有条件下得到能力的提升,感受成功的乐趣。

经过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自主训练意识提高、提高知识技能学习效果。首先,学生自主训练意识有了根本提升。教师结合教材重点与难点将不同动作重要内容与拔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分析掌握技术特征的困难度,由学生自主选择困难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明确学习目标。比如: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更多展示空间结合掌握的动作要领编排健美操。其次,学生得到了知识技能的提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制定适合的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在训练中找到知识难点与技能难点,突破难点问题得到能力的提升。最后,技术评价自觉性发挥。因为是分层教学,所以各层教学有着明显差异,相同标准与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对此,在内容上进行难度增加与降低,比如:排球教学中基础技术动作评价占据评价总体的40%,每名学生都应达到标准要求;针对技能掌握较高的学生可以自主编排排球战术,占据总评价的30%。这样一来,不仅让低水平的学生得到训练提升,也让高水平的学生得到拔高训练,学生参加积极性高涨。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既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又可以得到技能水平的提高,得到了身体素质的提升。分层教学中各环节教学目标明确,满足不同学生个性需求,对学生体能训练与个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三、先进的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方法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了重视,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综合了声音、影响、文字、动画等,吸引学生注意力并符合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象化实现了人机交互,进一步推动了体育教育改革。据调查显示,80%的学生认可多媒体教学形式,认为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帮助性作用。目前,多媒体教学分为2种,第一,教师将教学内容编制成课件并上传至网络,便于想课后复习。第二,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高难度技术的学习路径,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一)创新了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相对于传统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形象,通过情景演示或动画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同时,将体育活动带进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观意识。教师可以将课件传到网络中便于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此外,教师各技术要点通过慢动作分解演示,更加具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记忆。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思维得到了拓展又加深学习印象,更好的掌握教学难点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二)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多媒体教学调动了学生主观意识与自主意识,当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投入到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挖掘潜力,提高能力。实践调查显示,某院校90%的学生都选择高难度动作自主学习以及选择性考试,学生经过对运动效果的了解得到情感体验,不断的超越自己增强信心。此外,多媒体教学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体育训练的好处,体验体育运动对提高身体素质、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的重要作用。

结语:第一,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第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注入生命活力。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展示空间,构建和谐、平等教学环境。第三,实际体育训练中注意学生创造力、创新精神激发,为学生呈现知识的生成,学科思想发展,重视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的总结。

参考文献:

[1]肖尔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

[2]姜勇,王东海.移动互联网对高校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

[3]吴润平.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与模式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05).

[4]李平平,王雷.机遇与挑战——翻转课堂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

[5]舒宗礼,王华倬.我國高校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现象透视及其回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04).

[6]刘海军.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03).

[7]孙鸿,刘新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从追求体育功利转向保障学生体育权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02).

作者简介:黄琪,男,1982-,汉,河南安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休闲体育。

猜你喜欢
健康第一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让体育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本色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我的“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观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师角色的思考
论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