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文化人”理念的高校专业课育人优化路径探析

2020-08-15 00:44王一涵赵水民何云峰
关键词:以文化人专业课育人

王一涵,赵水民,何云峰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文化的本质是育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1]。当前,高校的育人主渠道仍是专业课课堂,因而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将“以文化人”理念渗透于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及高校育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都极有裨益。

一、“以文化人、以课育人”的新时代价值分析

1.国家政策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他还表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2]不仅如此,总书记还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结合,他鼓励高校将专业课程建设与“以文化人”理念相融合,培育饱含“工匠精神”的专业文化。由此可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多元文化渗透、浸润于专业课教学实践中,从而构建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已是时代所需、势在必行。

2.高校育人层面。多元文化的交织,给予了多元学科不同的精神内涵。高校的每门专业课课程中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学科历史和独有的育人功能,因此,专业课教师应善用自身独特的育人优势,充分挖掘潜在育人资源,以文化人,寓育于教,将学科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每一堂课中,落细、落小、落实。如此,才能化解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的“孤岛困境”,形成育人合力;才能帮助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有助于开辟新的育人模式,实现“以文化人、以课育人”的有机融合,助力高校育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高校专业课育人主要问题论析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部分高校,经由大学生和高校教师的反馈了解到,大多高校推行“专业育人”的政策出发点是正确的,但贯彻于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其育人效果却并不理想,仍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亦是当前我国各高校专业课育人短板的折射反映。

1.育人意识不足:专业课教师缺乏“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育人观。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大多重知识教育、轻价值观教育,在育人过程中未能做到书本知识与思想启迪、文化感知相结合。还有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育人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自己只需讲好课即可,这导致专业课课堂缺乏道德感染、文化熏陶,学生听课亦索然无味。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之风大兴,使得部分教师开始片面追求物质利益,重考评、谋职称,忽视了教书育人使命和师德自律;以自身利益为中心而不以学生为本,加之急功近利的教学心态、填鸭式的课堂教学,皆不利于专业课育人工作的开展。

2.育人能力不强:专业课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育人手段。据高校大学生反馈,当前大多专业课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课堂氛围往往尴尬、沉闷。枯涩的讲解以及生硬的公式、定理、法则致使师者谆谆而听者藐藐的现象已成常态。可见学生们对于专业课的育人反馈多是差评,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也多是被动厌恶的。面对这一现状,专业课教师应多学习、多探索,积极寻求育人方法的最优解。

3.育人素养欠缺:专业课教师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有待提升。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崇高的政治信仰、良好的品德修养、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及健康的心理素质。但现实生活中,部分专业课教师在治学、敬业和师德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无法躬身垂范,对学生起表率作用。尤其是理工科类教师,虽专业功底扎实,但对自身学科历史及文化内涵的了解知之甚少,加之没有系统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故而人文修养和思想道德理论素养都十分欠缺,难以在教学中渗透价值观引导,育人工作遭遇瓶颈。

4.育人关系淡漠: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及互动。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融洽有爱的师生关系是教书育人之前提。但据在校大学生反映,90%的专业课教师都是上完课就走,与学生的课下交流基本为零,对学生的生活、爱好更是知之甚少。这种疏远淡漠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专业课老师缺乏信赖和认同,渐渐形成拒师、远师的心理暗示和思维情感,从而专业课教师的育人工作受限,无法为学生所接受。

5.育人环境缺失:高校文化育人大环境有待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育人载体,其蕴含着该校所特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内隐于师生之心而外化于其行,为高校育人之关键。[3]当前,各高校大多倾向于传统的思政课育人,对“文化育人”和“专业育人”的紧迫性、重要性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使之浮于理论而未能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且校园普遍弥漫着“重科研、轻育人”的氛围,追求成绩考评,治学重心严重偏颇。

6.育人机制匮乏:高校缺乏健全的专业课育人机制。“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学专业课育人工作要想改变现状、卓有成效,就须建立有效的机制来作为保障。但据笔者查阅各高校官网发现,大多学校都有细化的育人方案及教师工作条例,但并未出台任何专业课育人制度。可见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制度漏洞”,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仅停留在一般诉求层面,专业课育人也只停留于理论层面,缺乏健全机制。

三、高校专业课育人影响因素解析

1.功利化社会风气影响熏染育人成效。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全覆盖,一些腐朽堕落的不正之风也悄然滋生。不良书籍、影像等媒介的快速传播,网络舆论的极端蔓延,以及物欲主义、权钱交易、学术腐败等现象的频发,都对包括专业课教师在内的高校师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致使部分专业课教师丧失了应有的职业操守,忘记了立德树人使命,受功利化社会风气熏染,高校专业课育人成效颇微。

2.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渗透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当前,我国大多高校主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教师的思政教育渗透不够。高校教师只能通过自学及开会精神灌输来获取思政力量。[4]其中,也有部分院校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有规划有目标,但内容都较为空洞、浅显,没有文化育人理念的灌输和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案;尤其是对于教师举止不典、不负责任、以教谋私等不道德行为,各高校也无明确的惩治举措。

3.高校育人理念相对滞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更新,教师的价值观、道德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相对滞后的育人理念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学变得苍白无力、不合时宜,以致高校的专业课育人出现上述种种问题,这都在呼唤我们的高校优化育人体系,建立与时俱进的育人体制。

四、高校专业课育人的优化路径与策略

笔者通过对专业课育人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层层剖析,发现症结之源在于高校未将“以文化人”理念很好地渗透于专业课育人实践中,因而导致文化育人和专业育人二者无法融合协同,产生好的育人成效。因此,本文针对上述专业课育人问题,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1.转化育人意识:专业课教师须树立“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在教学实践中,专业课教师应摒弃“重教书、轻育人”的狭隘育人理念,回归教育的核心,即人的培养。首先,教师须意识到专业课程所蕴藏的丰富育人内涵,有意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带入课堂。其次,专业课教师须意识到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自身有着不可推卸的育人责任,在教学实践中坚定“立德树人”导向,勇担“专业育人”使命,寓育于教、寓教于乐。最后,专业课教师还需将传授知识同学生的感知、情感相连接,进行自觉的思想引导,这样的教育才更有温度和实效。

2.增强育人能力:专业课教师须创新多元教学方法和育人手段。第一,专业课教师须深挖学科德育内涵,渗入隐性价值观教育。这并非是道德演说,而是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本专业的学科文化,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如:通过讲述该学科杰出人物的高尚品格和治学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岗敬业的思想教育;通过实验课、户外教学来对学生开展求真务实、砥砺奋斗精神的教育;通过剖析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世、明辨是非的教育。第二,专业课教师须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模式。除课堂灌输外,可采用讨论课、实验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翻转课堂等形式灵活授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他育和自育相结合。[5]第三,专业课教师须探索独具个性、趣味的教学风格。讲课时可植入有教育意义的学科故事,在旁征博引中引起学生共鸣;还可以借助视频、幻灯片,使知识的呈现更为生动、准确。第四,专业课教师须积极组织教学实践,深化育人成果。如:思政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下乡宣讲政策精神;计算机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爱心修电脑;音乐和舞蹈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举办公益表演。这些社会实践不仅有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能磨砺其坚韧意志,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3.提升育人素养:专业课教师须提高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第一,专业课教师须强化知识学习。一是要加强学科专业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二是应关注时政热点和国家政策,研读马列著作,以提高自身政治修养;还应向先贤学习、向优秀同事求教,树立向善向上的生活姿态,践行仁义诚善的道德风尚。第二,专业课教师须躬身垂范,以德施教。“师之所存,道之所存也。以己之昏昏,何以使人之昭昭?”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在教学中应葆有一丝不苟、深钻细研的学术态度,对待学生以情动之,对待工作全心全意。如此才能感化学生、启迪学生,以榜样的力量收获学生的信赖。

4.改善育人关系:专业课教师须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师爱是学生愿学的催化剂,融洽的师生关系亦是教书育人之基础。[5]首先,专业课教师应主动走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心其所思所想,关注其健康成长,尊重其个体差异,真诚平等地与之沟通,并及时地帮助学生排忧解惑。其次,专业课教师可组织座谈、交流会,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亦或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APP 及时捕捉、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学习动态,进而制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6]最后,专业课教师还应尊重和理解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推行教学民主,营造和谐融洽、教学相长的育人氛围。

5.优化育人环境:高校须构建特色文化育人平台。第一,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优化育人大环境。一是完善硬件设施、改善科研环境,为专业课教师配备实验室、实践基地以辅助育人。二是须增添校园人文色彩点缀,形成独特的校园建筑文化。可以在校园内增设先贤雕像、布置文化长廊,打造特色德育环境,使师生在目之所及、足之所涉的环境中得以熏陶。此外,还须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校园艺术节等,并通过悬挂宣传标语、海报,来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特色文化育人平台。一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名人讲堂来打破单一理论教学的藩篱,强化价值观引领;还可以通过文化渗透、社会实践、导师指导等人才培养途径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相融合。二是构建特色文化育人平台,为专业课育人助力。这一平台应是具有交互性和共享性,依托校园文化及学校特色、多元文化浸润的朋辈互动社群。如此便可高效驱动专业育人的质量提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察感悟、汲取经验,在实践中锤炼品格、磨砺意志,养成正确的价值观。[7]

6.健全育人机制:高校须构建专业课育人长效机制。第一,建立专业课育人领导机制。高校领导须高度重视专业课育人工作,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由校党委高层指导把控,各教学部门牵线负责的育人机制。一是高校各院、系处级以上领导应深入教学一线,亲自授课、听课,指导“课程思政”建设;[8]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引领各学科组建育人团队、深挖学科思政内涵。第二,健全专业课育人考评机制。一是落实育人价值导向,使德育元素成为评教的重要内容。[9]二是设置听课制度,采取不打招呼听课、公开课的方式,实行常态化、滚动式考评。此外,还应推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首要标准。第三,完善专业课育人奖惩机制。专业课育人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为防范其考评流于形式,高校应予以监督及管理、强化激励与惩戒。一方面,对“有学识、有良好情操、有仁爱之心”及在“铸魂育人”方面做出贡献的专业课教师给予奖金、休假、职位晋升、荣誉表彰等奖励,营造专业课人才队伍的“雪球效应”;另一方面,对忽视育人、言行失范的专业课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并予以警示、惩罚。第四,推行德育导师制。德育导师制是秉持“每一名教师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遵循学生个体化发展的需求和规律,将教师与学生结成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个别化教育模式。[10]可将系部作为基础单位,把专业课教师整合入德育导师团队,每位教师负责3~5 名学生,对其思想、学习进行全方位指导。如此,老师便可以洞察每位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动向,帮助其在专业教学中因材施教,更好地育人。

当前,高校专业课育人之路任重而道远,仍需专业课教师、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协同互助。在未来,如何引导专业课教师成为高校的“育人”主体,如何培养并激发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潜质,如何为师生创造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这都是要我们不断去探索的。但只要坚定“立德树人”信仰,坚守“铸魂育人”使命,以文化人、以课育人,做有温度的教育,必将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专业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