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振玉,张绍群,胡虹,邹宛均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全科医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基地中不断学习掌握全科医生的工作技能和职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将其他各专科临床知识与技能为己所用[1],最终成为综合程度较高的“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的过程。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培养合格全科医生的主要途径[2],在我国基层高素质全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通过检索发现,目前尚缺少专门描述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现状的文献,因此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域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对2018-12-31之前关于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领域的文献的作者、题名、文献来源、发表年份、发表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今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1.1 文献检索 于2019年3—5月,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3个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规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全科医师”+“规培”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中国知网的检索入口为“主题”,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检索入口为“全部字段”,检索时间均设定为自建库至2018-12-31。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的文献;(2)文献语言为中文;(3)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排除作者未知、作者为记者、作者单位未知的文献。
1.3 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 文献筛选时,将相同篇名、作者、发表期刊、发表时间的文章定义为重复文章,留取其中1篇纳入研究。由研究者进行查重筛选,并由相关研究人员核对。文章核对后,按照统一的文献资料提取表,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严格执行文献筛选,对有争议的文献,同相关人员讨论并参考第3名研究人员的意见后确定。对纳入研究的文献,由研究者独立提取文章信息并进一步进行计量分析。在筛选的同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偏离研究主题、新闻报道及访谈类型的文章进行排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录入数据,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题名、文献来源、发表机构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且对文献发文量进行曲线拟合。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分析。
2.1 文献检索结果 3个数据库最初检出文献共1 892篇,其中中国知网数据库检出737篇,万方数据库检出696篇,维普网检出459篇。对检索文献去重合并后共计1 200篇,通过文章的纳入与标准排除剔除文献741篇,最终纳入文献459篇。文献检索流程见图1。
2.2 纳入文献的发表时间和数量分布 我国2002—2018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领域文献数量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从2002年发表4篇增加至2018年发表86篇。其中2002—2011年发文量较少(3~14篇)且不稳定,环比增长率为-45.5%~133.3%。2011—2012年发文量急剧增加(10篇增至38篇),环比增长率为280.0%。2012—2013年发文量有下降的趋势(38篇减至27篇),环比增长率为-28.9%。2013—2018年发文量处于稳步增长阶段(27篇增至86篇),环比增长率为8.9%~65.6%(见图2)。
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发展规律,本研究对该领域文献的增长规律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见图3。根据文献发文量走势,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文献在2011年之前增长缓慢,2011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为了进一步验证增长趋势,对其进行了趋势线模拟,发现其文献分布量可用指数模拟。如图所示,发文量指数函数为y=2.531e0.2033x,R2=0.883 6,拟合值较高,拟合效果较好。
图1 文献筛选流程Figure 1 Flowchart of article searching process
图2 我国2002—2018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和环比增长情况Figure 2 The volume of publications and its comparative growth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P's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18
图3 我国2002—2018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变化趋势Figure 3 Trends in the volume of publications related to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Ps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18
2.3 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发文量统计 洛特卡定律[3]规定:“写了n篇论文的科学家人数大约是写了1篇论文科学家人数的1/n2”。截至2018年,我国关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的文章中,第一作者共369例,累计发表论文459篇。在369例作者中,有307例发表了1篇论文,若按照洛特卡定律来计算,发表2、3、4、5篇文章的作者数分别应为77、34、19、12例。但是实际统计结果为:发表2、3、4、5篇文章的作者数分别为41、16、3、2例,均不符合洛特卡定律所规定的理论作者人数。
2.4 纳入文献的期刊统计 本研究中纳入的459篇论文共来源于140种期刊。发文量≥10篇的期刊共有8种(5.7%),共发布了186篇(40.5%);发文量为2~9篇的期刊共有39种(27.9%),共发布了180篇(39.2%);发文量为1篇的期刊共有93种(66.4%),发文量占论文总数的20.3%(93/459)。本研究根据著名学者普赖斯计算核心作者的公式来计算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域研究文献的核心期刊分布情况[4]。代表第一作者最大发文量,推广至期刊为发文量最大期刊的发文量),取整数6,即载文≥6篇的期刊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总共为14种(10.1%),累计发表文章共230篇文章(50.1%)。但只有《中国全科医学》《中国卫生资源》《中国医院管理》在我国第8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里(见表1),其中只有《中国全科医学》既属于全科医学类期刊,又属于核心期刊。
2.5 纳入文献的发文机构统计
2.5.1 机构特性 第一作者所属单位共分布在166家机构,其中高等院校有85所(51.2%),医院有42所(25.3%),卫生服务中心17所(10.2%),原国家卫计委8所(4.8%),卫生局5所(3.0%),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办公室4所(2.4%),医学教育协会2所(1.2%),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各1所,各占比0.6%。
2.5.2 机构名称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论文高产机构前20名中,高等院校有17所(85.0%)。余下的机构分别为上海市卫生局、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浦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论文产出量来看,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发文量较高,分别为59、37篇,且与其他机构发文量差距较大(见表2)。
2.5.3 地域分布 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的作者单位共分布在20个省、4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其中北京、上海、浙江3个城市或地区文献产出数目最多,共计发布242篇文章(52.7%,见表3)。
表1 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发文量统计表Table 1 Statistic table on the number of articles about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Ps in China published in core journals
2.6 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用来高度概括核心论点的语句,其分布频次和特点可体现研究领域的总体特征、研究热点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趋势[5]。首先,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知识图谱分析(见图4),且将纳入文献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见表4),图谱中节点的大小反映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文献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结合中心性、频次等指标,能够较直观地呈现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的重要关键词所在。本文对纳入文献的同义关键词进行合并,将“全科医师”“全科医生”“全科住院医师”合并为“全科医师”,将“规范化培训”“规范化培养”合并为“规范化培训”等。根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医学教育”等节点较大,表明出现的频次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域的研究热点。表4显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节点中心性较高,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共现知识图谱中具有重要的连接作用。此外,“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培训效果”“现状调查”“影响因素”中心性也较大,在图谱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表2 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发文量前20位的机构Table 2 Top 20 institutions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on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Ps in China
表3 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论文地区分布情况Table 3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publications on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Ps in China
其次,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知识图谱分析(见图5)。一般来说,文献的主题内容往往用关键词来表达,关键词聚类则是将内容相似的关键词集聚归类,形成不同主题的聚类组,反映一定时期内此领域的研究热点[6]。经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并结合聚类内容所包含的关键词,可进一步了解特定主题的具体内涵。由图5得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关键词经过聚类分析后,呈现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护联合”5个聚类主题,这些聚类主题频次较高且中心度除“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外均较高(见表5),表明相应的聚类主题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域为重要的研究热点。
图4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Figure 4 Keywords co-occurrence knowledge map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Ps
表4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高频关键词(前20位)Table 4 High-frequency keywords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Ps(Top 20)
3.1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文献特征分析 从文献发表时间和数量上来看,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首先是2002—2011年,此阶段发文量较少且不稳定,是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的萌芽阶段。其次是2011—2012年,此阶段发文量从10篇猛增至38篇,这与201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政策的推动有较大的联系。最后是2012—2018年,此阶段关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发文量逐年升高,有着平稳增长的趋势,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处于稳定发展阶段。通过曲线拟合分析得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域的文献量虽然起步较慢,但近几年增长较为快速,说明近年来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域的研究涌现出众多研究成果。
图5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Figure 5 Keyword clustered knowledge map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Ps
表5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关键词聚类表Table 5 Keyword clustered table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Ps
从文献第一作者发文量来看,发表2、3、4、5篇文献的作者人数与洛特卡定律所规定的作者人数有较大差距,提示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的作者群体多为暂时性研究者,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作者群体,缺少持续、稳定研究的学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还没有达到成熟稳定的阶段。从发文期刊角度来看,在普赖斯定律所规定的核心期刊目录中,只有《中国全科医学》既属于全科医学类期刊又属于核心期刊,提示全科医学类核心期刊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的文献刊载较少,或者我国学者撰写的关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的文献内容和水平还未达到核心期刊的要求,文章质量有待提高。从文献的发文机构来看,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受到我国多数学者关注,已形成了一批高产研究机构,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为首都医科大学(59篇),其次是浙江大学(37篇)。在地理位置上,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作者单位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较为发达的城市或地区,为中心研究区域。截至2016年底,我国东部地区的全科医生人数达到11.65万,占我国全科医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北京、上海、浙江的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2.03人,分别高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1.16人和1.14人[7]。这一结果表明,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发表文章越多、研究越深入的地区,全科医生队伍的完善程度也越高。
3.2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热点分析 本研究根据共现知识图谱分析结果,并结合关键词聚类分析,聚类#3、聚类#2、聚类#8的中心值较大,分别为0.984、0.981与0.971,因此可将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热点归纳为以下3点。
3.2.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的发展 聚类#3的标题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一热点包括的聚类子簇有“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导师负责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本科毕业生完成本科教育后,在国家承认的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为期3年的临床轮转培训。医学是一门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实践性特点的学科,所以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医师需要经历系统的培训和充足的临床实践,因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我国培养合格医生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下,我国医疗模式正面临着重大变革,即以专科医疗为主导的生物医学模式正转变为以全科医疗为主导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且此项变革的发展需依托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医学教育的进步,我国高等院校不断对全科医学教育进行创新与探索。近年来开始实施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计划,已为我国偏远地区培养了近5万例全科医生。北京大学医学部的“5+3”“3+2”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全科规培生实行双轨合一,采取导师负责制,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优化了全科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全科人才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8]。因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的发展成为此领域的研究热点。
3.2.2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调查 聚类#2的标题是全科医学,这一热点包括的聚类子簇有“现状调查”“满意度”“影响因素”。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多种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9]。全科医学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自正式引入后,我国全科医学生教育和全科医生培养问题始终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贯穿我国全科医学科学研究的全部历程,对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10]。而让全科医学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条重要路径便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针对目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用情况如何,许多学者做了相应的研究和调查。对此,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调查、满意度调查、影响因素等也成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热点。
3.2.3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聚类#8的标题是医护联合,这一热点包括“培训模式”“问题式学习”“人文教育”。医护联合是打破原有的医患、护患两条平行线模式,构建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工作格局[1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全科医生的全科思维和人文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12]。因此加强全科医生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越来越重要。而医护联合就是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加强全科医生人文素质与沟通能力的重要培训模式。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包含多种层次人才的培养,结合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我国学者提出并构建了一系列的培训模式,并经实证干预取得了良好评价。比如“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CPC)”的教学、“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等多种模式在全科教育与培训实践中均得到探索与应用[13-14]。因此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性研究也成为此研究领域的热点。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的459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与研究热点分析,发现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2002—2011年)、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2年)、稳定发展阶段(2012—2018年),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已形成了一批高产研究机构与发文期刊,研究群体不断扩大,但还未形成稳定、持续的核心作者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的发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调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索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体系和方案,契合新时代国家对医学人才教育质量“新、高、实、深”的要求,我国学者应进一步关注和探索“医教协同培养全科医师的新机制”。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