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践行“八个统一”协调“八个关系”

2020-08-15 00:42高兴伟
关键词:原著思政课马克思主义

高兴伟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担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使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为达到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八个统一”的教学要求。“八个统一”的教学要求涉及思政课建设的方方面面,是思政课改革与创新的方向。把“八个统一”落到实处,是思政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认真落实这“八个统一”,需要正确处理好“八个关系”。

一、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关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性是思政课的鲜明特点,学理性是思政课的支撑与保障。2005 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与思政课直接关联的学科,为思政课的学理性提供了有力支撑,是思政课建设的方法指导,同时思政课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提供实践推力和用武之地〔2〕。申言之,学科建设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思政课课程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引导,目的在于思政课更具科学性和思想性,重点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课程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实践基础和问题导向,目的在于丰富和完善学科建设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虽然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不能把课程建设学科化,更不能把学科建设课程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以“课程思政”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在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机制;学科建设的重点是以课程建设为平台,目的在于完善学科理论体系、优化学科结构,在体现政治性的同时,展现其学理性。在思政课的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上升到学科的角度去分析、研究,进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最后回到思政课的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相结合的模式,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规律。课程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科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就内容定位来说是一致的,“问题”是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共同取向,也是桥梁和纽带。综上,学科和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增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两个核心命题。解决好这两个核心命题,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紧密联系起来;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上级主管部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体系,把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联系起来;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和教学人员把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联系起来。既要看到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相互联系,同时也要看到二者的区别,处理好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关系,做到学理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方法)的关系,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既要遵循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形式;教学形式依赖于教学内容。思政课五门必修课为主要教学内容,思政课的各种教学方法为教学形式。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决定其教学形式。思政课是高校“原理”“概论”“纲要”“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设置的总称。不同科目,因教学内容不同,采取的教学形式也不同;同一科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不相同。一般说来,内容支配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展变化了,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决定了思政课的与时俱进性,变化了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接触和了解,有的老师不但教学方法多年不变,而且教学内容也没有体现出与时俱进性,几年的课件都不变,甚至课堂举例都是多年一成不变的。虽然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决定其教学形式,但形式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对内容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形式好坏对教学内容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一堂思政课,只有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教学形式的统一,才能真正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受益;只有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良性互动,才能促进思政课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凡是学生愿意接受,能够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方法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为根本,以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的特征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和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200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出台后,全国各高校思政课教师及专家学者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研究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微课教学方法”以及2013 年以来教育部推广的教学方法择优推广项目〔3〕等都对思政课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不但要求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同时也要求教学方法的灵活创新。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三、理论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处理好理论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主导型与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既是一种价值观引导,又是一种知识传授;既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又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思政课具有鲜明的价值性、政治性和阶级性,如果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情感教学和知识传授,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和枯燥,主体性作用很难发挥。情感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教师必须挖掘思政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同时,高校也要重视思政课教师的情感作用,让情感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思政课的感染力、亲和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以及应对多数学生迷恋的虚拟的网络世界,都要求教师把情感教育因素渗透到思政课的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思政课不可或缺的内在成分,也是引起学生共鸣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挖掘思政课的情感素材,探索情感教育的途径,营造情感教育的氛围,让思政课真正成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必修课。教育家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4〕教师在发挥思政课情感因素的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第一,教师要为人师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为人师就是教师学识渊博,具有创新精神,是知识的传播者;行为世范就是教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修养,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第二,教师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三,教师要有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其表演能力。学生热爱老师,老师的言行就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重视情感教育在思政课教育中的作用,对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理论教学有情感,情感教学有理论,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情感教学的关系,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四、经典原著与最新成果的关系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原著和最新理论成果的关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体系;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以及他们继承者对它的丰富与发展,例如列宁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经典原著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继承者的经典著作。最新理论成果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又要具体分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融入马克思主义原著。只有真正掌握原著的语言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点以及作者的经历,并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去具体把握它,才能真正品味到经典篇章的原汁原味,才能真正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才能切身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才能真正做到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指导。高校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以及马克思主义原著晦涩难懂等原因,对学习原著的兴趣并不乐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一是推荐书目。读哪些原著,这是老师应该认真考虑的,也是学生关心的。学生有读原著的愿望,但具体读哪些原著,怎么读原著,学生不清楚。思政课教材每章后面都给学生列了若干篇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量较大。教师应根据每章的教学内容,重点向学生推荐一二篇原著就足够了。这里还涉及原著的版本问题,很多原著都不止一个版本,教师要把最新、最权威的版本介绍给学生。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阅读指导并提出思考问题,在平时成绩的记载上给予一定的鼓励。教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原著的兴趣。二是目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但具有伟大的人格而且具有高尚的品德,阅读原著的过程,就是和经典作家对话的过程,学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通过阅读原著,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从而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同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学生通过阅读原著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6〕“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以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三是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是思政课的主体。教师应当有展示马克思主义原著魅力的基本功,通过有针对性地引用马克思主义原著,结合教材内容,做出针对性的解释,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中应根据老师课外阅读的要求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中,学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养成运用马克思主义原著的习惯。阅读经典、欣赏经典、引用经典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8〕经典著作是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论渊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处理好经典原著与最新理论成果的关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才能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学习和工作。

五、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理论是需要外部灌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科学是不能自发形成的。但是,灌输是讲究方法和原则的,必须是启发而不是填鸭〔9〕。

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家钱伟长这句话诠释了高等教育中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问题。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这个问题是思政课教师不容回避且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坚持灌输与启发相统一,既要搞好教学,又要做好理论研究。

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第一,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而这些问题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形成的。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备好课。教师在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自己思考,要与同行、专家学者进行探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各学科的新问题、新观点,并将这些问题和观点进行分析、综合,最终受到启发而成为科研的课题。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实际出发,提出与时代脉搏贴近、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问题。教师在解答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成为科研的课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明确要求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形成调查报告,教师在批阅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成为科研的课题。第二,科研是教学的支撑和保障。没有科研能力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丰富了教师的知识视野,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让思政课的教学更有内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师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转化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既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了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够给高校带来严谨、认真的学术氛围,它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气,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和导向作用。

教学与科研相互制约。教学与科研对于教师来说在时间、精力上是相互制约的,教学的时间多了,科研的时间就少了;反之,科研的时间多了,教学的时间就少了。新出台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有明确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按照“一岗双能、一身二任”〔10〕的要求发展自己。每位思政课教师不仅是教学能手,同时也应该是科研骨干。从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出发,教学是科研的基础,是第一位的;科研是教学的支撑,是第二位的。高等院校可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但无论如何那种片面重视教学、轻视科研以及重视科研、轻视教学的观点都是同样不可取的。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很多高校明确规定,高级职称的教师以及研究生导师必须给本科生授课,其根本的用意就在于此。教师的科学研究方向要与自己从事的教学和专业相联系。科学研究的方向必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方向一致。明确自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归宿和研究方向。教师的科研立项以及著作论文的发表应该能明确地看出该教师教学科目和研究方向。目前,科学研究与从事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的科学研究没有基础和平台,科研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教学成果,没有用武之地。处理好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既要做到教书育人又要做到科研育人。

六、核心价值观与错误思潮的关系

处理好核心价值观与各种错误思潮的关系,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否则国家和民族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24 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价值追求,它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这一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方向一致,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社会的长治久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经过全党共同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气上升,主旋律越来越响亮,正能量日益增加。归根到底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凝聚了各民族的人心,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从严治党,反对腐败,弘扬正气,增强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广泛开展和平外交活动,不惹事、不怕事、广交朋友,维护国家主权。通过全党努力,社会主义中国掌握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但“必须清醒看到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斗争尖锐的一面。当前,有以下错误思潮和主张及活动值得注意”〔11〕。这里提到的错误思潮和主张主要表现为:宣扬西方宪政民主,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宣扬“普世价值”,企图动摇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宣扬公民社会,企图瓦解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宣扬新自由主义,企图改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宣扬西方新闻观,挑战我国党管媒体原则和新闻出版管理制度;宣扬历史虚无主义,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质疑改革开放,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他们早就这样干了。从殖民主义时期开始,西方就是打着这个旗号在全世界占领殖民地、奴役殖民地人民的。八国联军在中国大肆烧杀抢掠,不也是喊着维护文明世界价值的口号吗?冷战时期,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打着这个旗号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破坏的。”〔12〕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党的相关机关和教育部门、高校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重大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决不允许与中央唱反调。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思政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青年学生讲清楚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结合,让青年学生明辨是非,坚定“四个自信”。

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处理好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离不开思政课的主渠道,但也需要其他课程和教育方式积极配合,只有形成合力,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只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只有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中挖掘其他课程和教育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政课毫无疑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我们培养的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责无旁贷。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事,而且是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以及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小课堂”与“大课堂”有机结合,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已经在全社会基本形成共识。但无论如何,思政课教师的作用无可替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意识,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大学教师在讲授的课程及各种专题学术讲座中,应该渗透涵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思想境界和专业知识上获得双重的收获。但个别高校、个别教师对思政课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到位,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现象,这种情况极其可怕,必须扭转。思政课教学如果能和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辅相成,同向而行,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八、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关系

处理好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坚持“八个统一”。“八个统一”要求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书育人促进或制约服务社会。教书育人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书育人是指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狭义的教书育人是指学校的教学活动〔13〕。本文是从教书育人的狭义视角出发分析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关系。高等学校的教师承担着既教书又育人的重要历史使命。教书有不同的专业和方向,主要目标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科学研究;育人是指高等学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都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任务,主要目标是侧重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育人的角度来说,思政课在育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要求,坚持“八个统一”,努力实现思政课改革创新,发挥其育人的独特优势。人们常说,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可见,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三者缺一不可,但其中首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因为纵使一个人有渊博的知识、强壮的体魄,但如果道德败坏,那他只能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危害。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思政课起到什么作用呢?一是感悟的启迪。思政课教师应该以自己人格的魅力、高尚的品德、丰富的阅历去启迪人生。二是知识的传授。目前思政课的五门必修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知识,内涵丰富,要求教师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也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较强的科研能力、高超的授课艺术向学生传授知识。三是信念的确立。通过思政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比较中选择、在困惑中清醒,逐步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四是行动的引导。无论是怎样层次的理想信念,最终都必须落实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反映了其整体的思想素质。作为思政课教师有责任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现代大学主要有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其中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和在校大学生关系更为密切的两大功能。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二者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毕业后就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否则,专业基本功不扎实、思想政治素质不过硬的大学生,就很难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很难有立足之地。

总而言之,思政课是中国高校“第一课”,是由教育部统一规划课程建设标准的课程〔14〕。这是由思政课的特殊功能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党中央为学校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这“八个统一”涉及到思政课教学的全部。把握好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理论教育与情感教育、经典文献与最新成果、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核心价值观与错误思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以及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这“八个关系”,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时效性。思政课担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重要使命,它“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5〕。因此,践行“八个统一”,协调“八个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原著思政课马克思主义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水家乡
琵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