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画作品看唐朝的外交活动

2020-08-14 12:54孙晨阳
青年生活 2020年29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

摘要:《步辇图》是一幅最早反映中国汉藏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画卷,它真实的记录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联姻事件,展示的正是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到长安迎接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阎立本;步辇图;民族团结

一、历史背景

贞观十五年即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下的唐王朝,呈现出一派繁荣、强盛之势。也就是在这一年,青藏高原的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正式派使者禄东赞来到都城长安,迎娶文成公主入嫁西藏。

“吐蕃”,是中国古时对西藏的称呼,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首领,他即位时年仅13岁,先后兼并西藏地区各个部落,并定都逻些,也就是今天的拉萨,确定了管制,法律,最终形成西藏的统一。松赞干布在位时期便开始向唐朝伸出橄榄枝,向大唐遣使朝贡,之后,松赞干布不仅和大唐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更想亲上加亲,于是提出了和亲的政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当不同民族和政权不希望通过武力来解决对立状态时,往往是通过联姻的方式来确立彼此友好的关系,这就是被后世称为和亲政策的由来。近而演绎出了公元641年,唐王朝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结亲,汉藏两族团结和睦的历史佳话。

二、画家介绍

阎立本是陕西西安人,生于书画世家,出身富贵,是初唐时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他擅长画人物,尤其精通肖像和刻画人物的性格,作品题材涉猎广泛,从宗教人物、车马到山水,无不擅长,其中尤其擅长绘制人物肖像,而他的绘画主要学习张僧繇、郑法士和他父亲以及兄长。他画的《太宗像》和《秦府十八学士》等称誉当时,存世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

三、作品分析

《步辇图》是一幅绢本设色画作,长129.6厘米,宽38.5厘米,画中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不仅如此,在表现手法上简炼而明朗,背景道具简洁,人物更加突出。更为之赞叹的是整幅画的绘画技法也很独特,构图相当奇妙。

纵观画面,可以看出,阎立本是用勾线方法将人物一一描绘出来,线条刚硬,因此形象地称之为“铁线描”。整个画面古朴淡雅,华丽却不张扬,虽然人物刻画简洁,但是画家在人物的安排上费尽心思,从人物衣纹的疏密变化到不同质地采取不同线条表现,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简单中富有变化,可见阎立本也是一位追求高品质的画家。

单从禄东赞长袍的精密花纹,便能看出画家独具匠心,不仅区别了民族服饰与唐王朝服饰的不同,更是把不同民族的服饰特色展现在大家眼前,并且把唐太宗的威严大度,禄东赞的谦和肃穆,官员、内侍的恭敬拘谨,宫女的矜持柔美,都一一跃然纸上,让多年以后看到这张作品的我们,似乎也回到了公元七世纪中国盛唐年间,目睹了那一部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联姻事件,也好似看到了当初阎立本创作这幅画时废寝忘食的场面。

阎立本在用色上也十分考究。从画面内容看,描绘的是一个喜庆的求亲场面。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婚嫁、求亲等喜庆场面喜欢用红色来装点,即所谓的“张红挂彩”。细地看《步辇图》,我们发现,主人公唐太宗穿戴为明黄色,这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隨类赋彩”在画面中的体现。身份尊贵的皇家天子常会穿戴黄色衣袍,象征尊贵与至高无上。之后,作者把红色用在了典礼官身上,可由于典礼官的在画面的中轴线左侧,这样一来,就使画面上红色基调鲜明而突出,不免有些失去画面的平衡,因此,作者又在伞盖以及宫女的服饰上施以少量红色,与典礼官的红色官服形成色相上的呼应,使红色的分布在观者的视觉上达到平衡,不会显得突兀而难以让人接受。

再看看禄东赞的服饰,因为是来自西域,以富有民族特色的网状彩绘织成,红白相间,以此特点来表现民族服饰的特色。而翻译官身份较低,仅着白色官服,这与宫女的素色上衣协调一致,对整个画面的浓重色彩起到了一个调节作用。不仅如此,画面的器物色彩处理的也十分巧妙,例如:宫女所执屏扇的边缘图案是黄色,有金属光泽,扇心为淡淡石绿色,绿色虽少,但是巧妙地与红色形成互补,起到了视觉的平衡作用。

同时,《步辇图》在进行构图时,舍去一切背景,用及其简洁的手法描绘了唐太宗乘坐步撵接见禄东赞的场面,画的右侧,唐太宗李世民坐于步撵上,宫女九人前后左右分列,有的抬撵、扶撵,有的持扇,打伞,各具姿态,凸显了太宗的奢华和威严。画的左侧,有一位红衣虬髯执笏者,是朝中引班的礼官,其后拱手肃立者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最后一人,是朝中的翻译官。画中人物,主要突出的是唐太宗和禄东赞,唐太宗是中国唐朝历史上享受盛名的皇帝,他安详自若,威严的神情中,流露出对使者的盛情和嘉许,同时也透露着大国君主的神威。而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气质体现了藏族同胞矫健中略带粗犷的性格特征,把人物形态淋漓尽致地重现。

四、历史流传

时光流逝,转眼已经是1000多年以后的清朝末期,和历代名人字画一样,《步辇图》也一直被保存在清朝紫禁城皇宫里,被岁月尘封着,但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首的清室后裔们,利用当时政府给予的特权,开始大量地盗运故宫里的各种珍宝,192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率部进驻北京,并撵走了溥仪和他的小朝廷,溥仪在被逐出宫后,在日本警察的护送下,偷偷潜到了天津。

溥仪不断变卖文物,有一天他觉得这些跑腿办事的人都是有功之臣,应当得到赏赐,后决定,要从宫里偷盗出来的书画里挑选几样作为奖赏,于是把《步辇图》赏赐给了刘俊业。幸运的是,刘俊业并没有把它转卖出去,而是作为女儿的嫁妆带到了福建。

新中国成立后,《步辇图》被文化部文物局征集,并与1959年交给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如今,一直收藏在故宫博物院里的《步辇图》,饱经沧桑却风采依旧,当人们在欣赏它的同时,似乎又看到了唐太宗高高端坐在步辇之上,缓缓而来的威严之姿。

《步辇图》毋庸置疑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重要作品,也是最早反映汉藏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画卷,很好地记录了这一伟大的时刻,但是又将深刻的政治因素埋于作品中,我们只能从中看出一片其乐融融,大唐天子深沉大度的皇家风貌,由此可见《步辇图》更是将严肃的政治目的通过优美的艺术语言来展现,也使得这一历史时刻在后世得以流传与铭记。

五、总结

无论《步辇图》是真迹还是摹本,其本身所记载的那一段美好的汉藏团结和睦的历史,是值得人们永远为之纪念的。这幅作品也许囊括不了一个时代,也许代表不了整个绘画史,但是,我更希望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一幅作品,改变自己,学会欣赏,欣赏画作,欣赏美,这才是艺术的宗旨。

作者简介:孙晨阳(1996.9-),性别:女,民族:汉族,研究方向:美术学,学历:研究生。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
江永县第三小学: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温宿县第二中学民族团结工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走出一条具有吴忠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俄罗斯 民族团结日
社会科学视野中的民族团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