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永
摘 要: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得到了充分满足,其中,文化需要仍然是人民的基本需求,尤其在广大农村。在整体文明演进的历程中,国家振兴的标志是文化的振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振兴,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探究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文化建设;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创造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事关农业农村整体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民自身利益和集体利益的长远发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达到乡风文明,就不能忽略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我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化渊源。国家文化的建设和繁荣发展离不开农村文化的建设和繁荣发展。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也被称之为农耕文明,党领导人民革命取得全国政权,也是因为高度重视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利益的实现。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无论是四十年前开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还是如今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都始终如一高度重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农民利益的保护和拓展。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创造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事关农业农村整体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民自身利益和集体利益长远发展,更事关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但是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最关键离不开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的提升。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在为推动农村整体文明发展而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构想新蓝图背景下,如何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取得质的进步和长足发展,既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大力实施、顺利推进的必然条件,也是实现农村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因此,乡村振兴是指乡村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化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理论指导、科技文化支撑、人才人文环境支持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1.乡村振兴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
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主要矛盾客观上发生了变化,主要任务以及完成主要任务的战略策略、方针政策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和弱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就是在以往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努力基础上,聚焦乡村这一经济社会、人文科学等方方面面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出台一系列相关有利于乡村发展的战略和策略、规划和意见等。都为农村整体发展包括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2.乡村振兴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平台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精神的土壤、心灵的家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滋养。在人们的所有需要中,文化是超越物质需要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文化往往没有像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那样受到高度重视。关于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以往讲得比较多的也是经济发展和基层民主选举等话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推进和不断完善,在产业振兴的基础上,农村文化必然得到更加重视。
3.乡村振兴为农村文化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提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基本要求。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农村文化承担着稳定社会的功能和调节社会的任务。一方面,农村文化发展水平高,有助于向农村地区传播现代文化信息,为农民融入现代文化社会提供了精神引领,更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提供便捷途径;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旗帜鲜明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让乡村和城市同频道共享国家文化发展和繁荣的优质资源,厚植乡村振兴的文化和文明土壤。
三、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依旧存在诸多困境和挑战,如何面对挑战,摆脱文化发展的困境,是实现乡村振兴尤其是乡村文化振兴必须直面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将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內核和重点,借以发挥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价值引领、智力支持、道德支撑等精神基础作用。
1.确立以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发展理念
农村群众作为农村文化发展的主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为了满足农村群众与时倶进的文化发展需求,基层政府在确定文化治理任务时应始终坚持服务人民的中心,在多元并存、利益交织的当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打造多元主体平等参与文化治理的大环境、大背景,把实现公共利益摆在突出位置,凝心聚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基层政府和基层文化主管部门要率先完善各种政策和制度,在进行决策、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进行充分的实地调研,在系统、全面地了解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前期分析研判,明确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有针对性地配置资源,同时需要迎合农村群众多样化需求,确保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以实现。再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但它并不意味着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不再有需要或者需要已经得到满足。文化是一个多样化的、动态的精神产品,人民的精神需要也不可能是单一的和静态的。基于此,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指更高的、更广泛的需要。其中,对物质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满足农村群众基本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要引导和培育农村群众的更高层次地文化追求。
2.增加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滞后、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狭小是目前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增加在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与维护,从而尽快补齐影响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短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政府要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持,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地区文化设施的建设有后继之力。根据人口数量,建设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让农村群众有完善的文化场所可进行学习及娱乐;另一方面,在注重维护农民文化权益的同时,也要丰富和创新相应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寻求真正贴合农村群众需求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让农村群众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真正体会到文化活动的乐趣和意义所在。与此同时拓展农村文化建设内容,提升农村群众文化品位,从而打造出更加繁荣多元的农村文化建设局面。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价值观层面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抓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从根本上解答了制度保障的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警惕农村文化建设中淡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倾向,同时也要注意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过程中,实现农村本土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视角下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应当在确立以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增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同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
[2]冯莎.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新思考[J].2014
[3]张莹、龙文军.农村社会文化问题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17
[4]陈运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检视与现实思考[J].皖西学院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