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借鉴罗选民提出的互文指涉翻译语境化及视阈融合两个概念,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简述以上概念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由此为翻译活动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互文性指涉翻译语境化;视阈融合;译本对比
【作者简介】马睿朵(1984.1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 引言
众所周知,语境对翻译人员至关重要。对上下文保持敏感可以简化译员的工作量,而语境化对于翻译互文指涉也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视阈融合则要求译员在译本和原文之间寻求平衡。
二、互文指涉翻译语境化及视阈融合在翻译实践中的理解运用
1. 互文指涉翻译语境化:罗选民探讨了翻译互文指涉的语境化概念,表明“互文翻译语境化是指译者努力在译文中创造一个翻译的语境,从体裁、类型、主题、范式等多个方面同原文保持一致。”(1.罗选民,2006: 125)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罗选民强调了成构互文性的对应关系——体裁、类型、主题和范式。在翻译互文指涉时,翻译人员应采取宏观态度,并全面构建其译本。仅表达原始含义是不够的,成功的翻译人员应同时考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例如,沈复曾在《浮生六记》中模仿杜牧的诗,“半年一觉杨帮梦,赢得花船薄倖名。”(2.林语堂,1999:274)林语堂的译本是:
“ Awaking from a half years Yang-group dream, I acquired a fickle name among the girls. ” (2.1999:275)
白伦和江素惠的译本是,“ Waking from a half-years Yang-boat dream, I had a bad name aboard the craft! (3.2006:219)从语境化的角度来看,翻译互文指涉时,译者尤其应在体裁、类型、主题和范式等方面与原始文本保持一致。两个译本在体裁方面,都尽力使其与原始体裁诗歌体裁相符。译者在传达这首诗内涵的同时,都尽力使其版本简洁、恰当。就类型而言,原始文本属于文学文本,两个译本也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在主题方面,这首诗表达了沈复对花船女子(喜儿)的同情。白伦和江素惠用感叹号结束了这句话,能更好地表现出沈复的情感。就范式而言,诗歌具有其编排特征。在这方面,林语堂的表现要优于白伦和江素惠。因为他将两句诗排成两行,能更好地显示诗的特征。两个译本整体而言各有千秋。罗选民在探讨互文指涉翻译语境化时,首先强调体裁、类型、主题和范式,他还建议译者考虑其他方面,以便译者可以尽最大努力去遵循原文。
2. 互文性翻译视阈融合:罗选民认为:“视阈融合强调读者的接受,但它首先强调原作解读,要求存在与过去相遇。”(1罗选民,2006:138)换言之,视阈融合要求翻译人员考虑在译本和原文之间寻求平衡。通常,原始作品与其译本之间存在时间差异,而视阈融合要求翻译人员考虑如何将过去的作品与现有译本进行整合。例如,在《浮生六记》中,有“今则天各一方,风流云散,兼之玉碎香埋,不堪回首矣! ”(2.林语堂,1999:108),林语堂的译本是:To-day these friends are scattered to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earth like clouds dispersed by a storm, and the woman I loved is dead, like broken jade and buried incense. How sad indeed to look back upon these things! (2.1999:109) 白伦和江素惠的译本是‘‘ But now we are all parted like clouds blown by the wind. The jade is broken, the incense buried! I cannot bear to look back. (3.2006:89) 在中国,女性常被比作玉,玉既美丽又可爱。沈复用玉石来形容妻子的离世,通过这种互文性恰当地表达了他的哀叹。在这句话中,“天各一方,风流云散”和“玉碎香埋”在中国文化中很常见。但是,对于英语读者来说,他们可能很难理解其含义。面对这一问题及挑战,翻译人员应在译本和原始文本之间寻求平衡。从视阈融合的角度来看,林语堂的译本更好地融合了两种文本。一方面,他保留了“天各一方”和“玉碎香埋”的形象;另一方面,他添加了简洁的解释来说明这些文化形象的含义。而白伦和江素惠的译本太过简单,该译本无法完全展现“天各一方”的形象,他们对“玉碎香埋”的处理也不太合适。尽管他们添加了注释说明“玉碎香埋”代表陈芸的离世,但其译本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连贯性。
三、结语
罗选民在探讨互文指涉翻译语境化时,首先强调体裁、主题、类型和范式的对应关系,其次应考虑其他方面。而视阈融合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归化。融合视阈的一项要求是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两个理论在某些方面相互重叠。但是视阈融合要求译员将其译本与原始文本进行整合,这也是其创新所在。
参考文献:
[1]罗选民.互文性与翻译[D].香港:香港岭南大学,2006.
[2]沈复.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浮生六记.(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M].北京:外语教學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沈复.浮生六记.白伦,江素惠英译.汪洋海今译.大中华文库·浮生六记[M].(Six Records of A Floating Life)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4]栾雪梅.汉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D].中国海洋大学,2013.
[5]曹丽莉.翻译伦理视角下林语堂译作《浮生六记》个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