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洁
【摘要】现在城市的学生在家长及教师的悉心关怀下成长,来自各方无微不至的关怀,已慢慢演变成对学生无形的压力。我们过多地关注我们自身的付出,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学习在学生心中成为了填鸭式的任务,就此现象,浅谈如何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心灵的需求。
【关键词】学习 心灵 融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最主要、最稳定的素质。好习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坏习惯则背道而驰。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人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命运。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生活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我们需要的是:用良好的习惯来保障正确执行行动,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如果说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首先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养成大量良好的习惯。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知识技能的传播者,要时刻以切身的言行去教育和感化学生。
习惯的养成重在持之以恒的行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持之以恒地学习 。这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目标,一种境界,一种行动。持之以恒的学习是学习艺术,更是学习境界,长于静,宁静以致远;长于思,举一而反三;长于行,知行于统一。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举办“让学习成为习惯”这一专题活动,让学生感知习惯力量的伟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列出校规、班规,并时刻监督学生的执行力度。如果学生有悖规范,及时加以纠正,让学生经历醒悟—改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一点一滴地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有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学生坐在课桌后面而无所事事,每天6小时无所事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无所事事。这样会使一个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败下去。无论是学生生产队也好,教学工厂也好,学校试验园地也好,无论什么都无法弥补在一个主要领域里荒废了的东西。这个主要领域就是思考,人应当首先在思考领域里成为劳动者。”
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卖力地教,学生卖力地学,最后的考核显示学生没有领悟知识点。这样的结果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思考的意思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如果学生不能运用知识,学习就是一场苦役。
由此看来,我们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我们要在知识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思考的兴趣,练习在观察中思考和在思考中观察,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探求、去解答。一开始学生的思考肯定有偏差,教师要及时给予修正。通过不断的修正,学生在知识的实践中不断接近真理,让学生获得思考的乐趣,培养他们思考的主动性,最终获得良好的思考能力。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引发孩子思考的催化剂。
三、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出自《学记》——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此语一下就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面对学习时拥有良好的情绪。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初始掌舵者,最终要带领学生成为掌舵者,首先要让学生服从自己的引领。
关承华老师在《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一书中提出了让学生信服的理由:一是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二是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三是高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四是爱的温暖与滋润——让学生心服。这番话道出了很多教师的心声,拜读之后有了一吐心声的快感。
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这样来获得学生的信服:学会与学生真诚沟通、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关怀、尊重和欣赏每个学生。高中学生还是处于青春叛逆期,需要教师很大的包容以及足够的耐心,学生的心理很容易波动。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陪伴学生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共行,成为他们最可靠的成长同伴。
四、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圆满的教育效果。”家庭是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孩子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大多来自家长。因此,我们在进行工作时一定要得到家长的配合。
学校里学生展现出千姿百态,从学生的表现我们可以八九不离十猜测出他们的家庭生活。我们对学生长时间的苦口婆心很可能被家长一句话就摧垮,有些复杂的工作在家长的配合下很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日常工作中的种种迹象显示家长在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做好家校联系,和谐施教,共育新人。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把尊重作为与家长沟通的前提、用爱心和细心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多种形式使家长明其礼后动其行。总之用真诚实际的行为激发家长与教师之间的默契,使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
五、教育要触动学生的心灵
对于现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家长及学校过多的不必要的呵护被他们看作理所当然,他们心中一些感恩回馈的本性已被磨灭。我们往往关心孩子们冷不冷?饿不饿?想不想要什么?甚至愿意去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送给他们。我们还直截了当地要求小孩报以优异的成绩,除此之外别无他求。我们致命地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来自他们心灵深处的呼喊。
央视热播的纪录片《变形记》,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片子不煽情,却让人动情。节目对人的特写尽可能真实地展现,每次看完都是潸然泪下,每次都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看完之后感受颇为复杂,片中城市孩子一开始的行为让任何人都为之揪心,但随着他们的快速成长,又是那么让人惊喜。我们清晰看到来自大山的力量,那里的心灵是那样的原始和淳朴。在大山里人们得到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人与人之间无私的关爱,是不需要华丽的语言表达的那份真诚,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是啊,爱与尊重,这是每一个人在群体、在社会中生活所渴望得到的,也是能够给予别人的情感体验,更何况孩子。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尝试去换个思维角度,多一点对学生的体谅和理解,多用心聆听学生内心的呼喊,让学生感知我们纯净单纯的灵魂,感受到我们的无私付出,感受生活的美好。涤荡学生心灵一切的尘埃,让他们自发的学会感恩,学会成长。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成长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如何成长,唯有学习。孔子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学,还要经常复习,练习,而且强调,学和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学习俨然成为每个人的必须。
学生的青春时代,正是积累知识,储存能量之最佳时机,时光一去不复还。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有的对知识有一份执着与天赋,叫我们爱惜;有的熟知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叫我们疼惜;有的生在福中不知福,叫我们痛惜。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或许我们太过于在意那份有着美好初衷的“执着”,坚持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而忽略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那份需求。学习是一种主观行为,对知识主动的需求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填鸭式的被动是不合时宜的。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身正为范,让学习成为学生心灵深处的呐喊,让他们遵从内心的需求,调动他们每一个感受学习的细胞,去感受学习的必要性,排除一切的困难,让学习驻入孩子的灵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2]關承华.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