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凤菊 连通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出台是指:农村公办中小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小学生和初中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即免收全部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我国九年义务教育2016年统计数据表明巩固率为93.4%,为实现国家确定的到2020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还面临严峻挑战。
1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国家虽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义务教育的举措,让我们看到了农村教育的希望。但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引发关注。
1.1 生源数量锐减,辍学率居高不下
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辍学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村的儿童、少年和流动儿童群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不能学”是由于学生家庭贫困导致的;“不愿学”是由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老套陈旧、教学态度呆板生硬,教学质量不高而导致学生不愿走入学堂,对学习渐失兴趣。农村的教育基础薄弱,使得乡村振兴不畅通,农村义务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空、弱、散”现象,初中、小学学生辍学率居高,老少边穷等地区的少数农村地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失学辍学现象也使得义务教育巩固率面临挑战。
1.2 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欠缺
城市和农村教育的二元化使农村更加贫困,而国家和地方政府主要的教育资金投入流向了城市。我们有目共睹城市的学校越来越漂亮,而农村的学校尤其是一些乡镇村级小学由于经费不足,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而显得相形见绌。
1.3 教师队伍问题棘手,人才流失严重
这几年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虽然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部分教师知识老化、教法不能与时俱进,教师队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导致个别教师,不能安心于工作,消极上课,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也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业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的懈怠;不能及时跟进解决乡村教师的待遇问题,乡村教师扎根当地乡村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诸多因素导致乡村教师的人才大量的流失。
1.4 农村教育缺乏科学管理
检查之风盛行,检查名目繁多。多数是上级主动来查,也有学校申报各级规范化学校、合格化学校请上级检查的。有的检查是流于形式,为应付检查,采用停课组织活动,突击进行卫生清扫等做法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1.5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融合,乡镇村百姓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进城市务工经商以寻求更多的赚钱机会,而他们的儿女成为留守儿童由祖辈抚养或寄居在亲戚朋友家中,甚至独居,使得一些少年儿童被迫过早地失去父母的关爱,在本该无忧无虑的成长阶段承受着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被迫承担着家庭的重担,照料自己的祖辈及弟妹。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关心和关爱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正常发展,因此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提出合理化提议是目前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关键任务。
2 农村义务教育中实施义务教育的思考及对策
2.1 加强基层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乡村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的最前沿且具有分散、敏感、脆弱等特点,教育部门应降低对公费师范生培养重心,优化三支一扶、特岗计划等政策,加强培养地方师范大学的学生且尽量本土化,尽可能用本地人做本地事,培养一专多能、甚至全科的教师;倾斜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引进,引导乡村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关注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政策、职称评定、荣誉表彰等,提高乡村教师社会地位;对于违反师德的教师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以来成效显著,积极探索落实统筹县域教师资源,充分利用好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向城市退休优秀教师落实《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和其他人才资源,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2.2 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义务教育思想,尽快补齐短板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也指出了教育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党中央已经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强调教育扶贫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本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我国目前城乡分割的教育体制,实现教育公平。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并开展一次全面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中央开始使用体现了精准扶贫的“乡村”概念。重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一步回应广大农民的迫切期望。“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完全符合广大农民的心声,精准地抓住了当前改革的关键,特别是要求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四统一”即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
2.3 加强儿童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时期的心理状况,对成年时期的人格和品德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守儿童由于缺失与父母家人的情感交流,自卑心理普遍存在;其行为怪异,性格孤僻;易出现逆反心理,养成抽烟、喝酒和网瘾等不良习惯,甚至误入企图,走向犯罪的道路。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各学校积极建档立卡(精准扶贫)给特困供养、孤儿、低保、残疾的学生资助;鼓励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加强家庭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教育功能,筹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跟踪管理档案,对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及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给予进行心理疏导;学校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掌握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关注对家长及监护人的培训,实现家校共管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学会自立、自强、自信,培养和提高留守儿童自身心理素质;整合社会力量,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教育有机结合来共同搭建留守儿童爱心教育平台。深入推进孤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关注孤儿的健康成长,发挥学校实践育人功能,为孤儿营造快乐、健康、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积极做到在学校领导下,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为孤儿建档立卡,设立孤儿亲情电话;“三优”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和活动上优先安排的真情关爱;建立实施教职工与孤儿的结对帮扶制度;設立谈心制度,关注孤儿的心理活动,及时地给予帮助和矫治。
2.4 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也是题中之义。控辍保学,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要解决好农村学生“学得好”,就要落实“全面改薄”、支持乡村教师计划,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县域统筹中从整体出发合理布局学校网点,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并实现校有校标、点有点标。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一要高度重视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保证农村教学点开齐开好所有规定课程,加大信息化基础条件投入和优质资源配置;二要高度重视农村学校规划,将农村和城镇学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置,完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配置和投入标准;三要高度重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让农村教师真正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四要高度重视农民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支持办好农村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
2.5 有乡村振兴就必然有乡村教育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重大机遇。“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出的,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学校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阵地,振兴乡村教育,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三农”问题,核心是人的问题,必须做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这篇大文章,提升农村新生代的整体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力军。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意义在于乡村教育强,则乡风文明兴;有乡村振兴,必有乡村教育振兴。要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定义农村义务教育,依托学校积极发展乡村社区教育、老年教育,释放教育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整体功能。
(作者单位:1通化师范学院分院2通化市二道江乡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