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非接触银行”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2020-08-14 10:01孔凡东
海南金融 2020年7期
关键词:金融科技数字经济

孔凡东

摘   要:“非接触银行”是区别于传统的依赖于线下网点银行提出的概念,但并非一种新业态银行,而是在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监管举措等各方面因素推动下,银行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后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少接触、少出门”成为控制疫情传播最有效的方法,从而催生对各行各业“非接触”业务模式需求。在金融领域,疫情期间通过“非接触”方式获取功能齐全、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因此,“非接触银行”规模化发展的价值更加凸显。本文通过研究“非接触银行”的发展现状、发展动力等情况,梳理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远程开户身份核验困难、市场不公平竞争等问题,最后结合当前实际,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构建电子身份系统,提升“非接触”服务的安全性,关注“非接触”银行领域的潜在风险,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鼓励技术创新,构建开放共享的“非接触银行”行业生态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非接触;金融科技;数字经济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0.07.004

中图分类号:F8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0)07-0027-05

一、“非接触银行”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念

目前,对于“非接触银行”仍未有官方的定义。狭义的“非接触银行”主要是指利用金融科技构建数字网络,远程为用户提供服务,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物理网点的数字银行,包括直销银行、虚拟银行、互联网银行等新型银行。当前,全球数字银行以N26、Revolut等为代表,国内的数字银行则以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为代表。广义的“非接触银行”是基于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客户服务电话等载体强调通过非物理接触方式提供服务,而非通过物理网点提供服务。事实上,在“非接触银行”模式下,银行仍将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与用户“接触”,突出表现为将原有的“面对面”转化为“屏对屏”。

(二)狭义“非接触银行”的发展情况

从狭义“非接触银行”发展看,新兴市场参与者加入战局,瞄准数字市场的巨大盈利潜力,创建自身的品牌优势。从1989年第一家依靠电话提供银行服务的直销银行First Direct诞生开始,到1995年世界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成立,“非接触银行”逐步演变为银行服务的载体,数字银行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截至2018年末,N26、Revolut①、Monzo②等数字银行分别拓展了350万、300万、200万用户。同时,数字银行通过平台创新,配合敏捷研发,快速响应市场,在细分领域内较传统银行更具竞争力,更加适应未来的数字经济发展形势。如Transferwise③公司通过平臺整合跨境交易,将跨境货币需求的客户进行实时匹配,相对于传统银行具有汇率更优、费用更低、速度更快的优势。Monzo银行将细分市场聚焦于年轻人群体,在移动用户端平均每小时推出一个新功能,打造差异化优势。浙江网商银行④基于云计算架构,面向电商平台推出“网商贷”,并于2019年的“双11”期间,为300万电商平台的商户提供了3000亿贷款服务。香港首家虚拟银行众安银行于2020年3月24日正式运营,推出高息活期存款、7*24定期存款、快速贷款等产品拓展市场,并通过人脸识别核验用户身份。

(三)广义“非接触银行”的发展情况

从广义“非接触银行”发展看,传统银行通过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实施数字化战略转型,构建“非接触”的银行生态系统。摩根大通银行从2012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数字银行的战略转型,每年投入高达100亿美元,数字化转型为该银行的收入、利润带来巨大增长,7年间收入翻了一倍、利润增长三倍。新加坡星展银行2017年推出自建的API开发商平台,其中包括20个类别的155个API,涵盖资金转账、支付、奖励等,促进星展银行与其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企业合作。招商银行则提出了“迈向3.0阶段的经营模式”阶段性战略目标,重点在推动零售金融的数字化发展,打造全新的批发业务经营模式。

二、“非接触银行”发展动力

技术和需求是发展最直接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其自身的演化是“非接触银行”发展的关键要素。此外,监管机构也逐步意识到数字经济的巨大潜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非接触”成为防控疫情的有效方法,监管机构鼓励使用“非接触银行”服务。

(一)市场需求

一是用户期望获得更全面、更个性化、更便捷的银行服务。随着大型科技企业进入传统金融领域,用户体验期望值大幅提升,但银行线上服务受到应用场景的局限,大部分银行服务难以跨平台使用,创新滞后于大型科技企业。二是用户期望打通“最后一公里”银行服务的需求。根据凯捷咨询《2019年世界零售银行报告》的调查,年轻一代普遍认为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比线下物理网点更重要。虽然银行在线下网点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但难以满足人民对于“不出门”办理业务的需求。此外,偏远地区可能缺乏银行网点,不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三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人们对于通过线上、远程等“非接触”方式获得银行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以广东省银行机构的支付业务为例,疫情期间①银行机构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线上收单、ATM自主设备等线上交易笔数占支付业务总交易笔数的88.3%,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虽然疫情冲击并非可持续,但短期内会提升“非接触”服务需求。

(二)技术发展

一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互联网、5G技术的发展是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应用的基础,尽管在离线条件下,仍可以进行部分支付服务,但主要的线上银行服务仍依赖于网络进行。二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对于远程身份验证具有重要意义,而远程身份验证是获得远程银行服务的必要条件。当前,人脸、指纹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身份验证领域已取得广泛应用,可用于账户登陆、转账、理财产品的购买等。三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发展,为银行智能客服、机器人顾问等提供技术基础,依靠技术实现用户访问、交互流程的自动化。四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具有高度的可追溯性,有助于提高转账、汇款等线上服务效率和透明度,实现线上“点对点”服务。

(三)监管举措

当前,尽管监管机构仍未明确提出“非接触银行”这一概念,但开放银行、数字银行、虚拟银行等概念已经出现。此外,随着疫情在全球性蔓延,各国也推出了鼓励“非接触”银行服务的政策。

1.部分国家倡导开放银行。英国、欧盟、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倡导实施“开放银行”,要求传统银行开发应用编程接口API,为银行与第三方交互方式提供通道,便于第三方机构在获得用户授权之后与银行共享数据,从而可以将“非接触”服务延伸至更多的金融服务领域。如欧盟《支付服务指令》(PSD2)要求银行为获得授权的账户服务提供商、支付发起服务提供商提供接口。墨西哥金融科技法要求金融科技机构、银行卡清算组织、传统金融机构共同开发API,以实现互联互通。中国香港地区实施开放的API框架,旨在促进银行业开发和采用API。

2.设立专门的数字银行牌照。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专门设立了数字银行的牌照制度,针对数字银行的特点,强调特定监管要求的适用性和新增监管要求。如中国香港地区于2018年5月发布修订后的《虚拟银行认可指引》,要求银行必须符合《银行业条例》的最低准入准则,以本地注册银行的形式经营,并设立实体办事处用于处理用户投诉。新加坡于2019年6月公布数字银行框架,该框架设置了全业务银行(DFB)和批发银行(DWB)许可证。其中,全业务银行可以提供所有类型的银行服务,遵循与普通银行相同的审慎规则,逐步由“受限全数字银行”过渡到与传统银行具有相同活动范围和功能的“全数字银行”;批发银行仅可以提供企业服务,不接受个人的存款。

3.出于对防控疫情的考虑,各国监管机构要求银行积极推广并引导用户使用“非接触”服务。一是中国要求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2020年2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首次提及“非接触式服务”一词,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强化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二是欧盟鼓励支付服务提供商最大限度利用政策提供非接触支付。为降低支付欺诈的风险,欧盟在《支付服务指令》中明确,支付服务提供商要实施“强身份验证”(SCA),即用户线上登陆账户或发起电子支付需要密码、实体装置、生物特征等三类信息中的两类来进行身份验证,并为“强身份验证”设置了豁免条例,如50欧元以下的非接触支付可以豁免“强身份验证”,支付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需要调低豁免限额。三是印度鼓励消费者尽可能使用数字银行服务。2020年3月16日,印度央行发布建议,鼓励消费者尽可能使用数字银行服务。

三、“非接触银行”领域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数字领域的身份体系仍未完善,“非接触银行”远程开户的身份核验存在困难

“非接触银行”服务的基础是可以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开立账户,即通过非柜面的远程方式进行银行账户的开立,但在身份核验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如境内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可以通过非柜面的方式开立,需要绑定I类户、信用卡账户进行身份验证,但外部资源验证渠道、信息交叉比对的渠道较为局限。在国外实践中,应用电子身份证进行远程开户已取得了较大规模的应用,有效的电子身份体系有助于科学平衡远程账户开立的风险防范和便捷度。如新加坡电子身份证SingPass可以用于远程开户服务,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基于SingPass开发了MyInfo自动填表平台,用户完成一次信息填写服务并通过认证后,即可在多个银行平台授权使用,无需提供其他证明材料,银行开展KYC后即可实现远程开户。

(二)“非接触”支付的载体、应用场景具有一定的局限,其本身的巨大经济价值仍待挖掘

一是支付在商品交易中仅仅扮演辅助工具的角色,而未能实现自身的增值。本次疫情带来的重要启示是“服务业可贸易”,线上支付、配送等非接触服务使得商品贸易在疫情期间得以正常进行。二是固化的思维使“非接触”支付的载体局限在智能手机、电脑等,限制了“非接触”支付载体的拓展。物联网的发展使“万物皆可支付”成为可能,可穿戴设备、VR眼镜、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任何可以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均可以成为“非接触”支付载体。三是“非接触”支付的联网通用仍未实现。受到行业壁垒、支付服务主体等多重因素的限制,“非接触”支付工具之间、各场景之间仍未能实现完全的互联互通。

(三)“非接触银行”市场潜力巨大,掠夺式抢占市场问题突显

由于数字银行可以不设立实体办事处,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存在破坏市场秩序的风险。尤其是当前“非接触银行”发展仍处于起步状态,部分资本实力较强的银行或科技企業可能通过牺牲部分盈利来达到快速扩张市场份额的目的。这种掠夺式的做法可能危害银行体系的稳定、损害公众的信心,数字银行的业务如果扩展过于迅速,其系统及风险管理能力可能无法匹配。中国香港金管局已考虑到相关的风险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出台了《虚拟银行申请指引》,并明确要求,在申请阶段必须向中国香港金管局提交其商业计划,证明虚拟银行在扩展市场占有率和保持资产回报率、股权回报率之间取得合理平衡。中国香港金管局不干涉申请者的商业决定,但会关注虚拟银行是否采取承受巨大亏损等极端措施扩展市场占有率。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构建电子身份系统,提升“非接触”服务的安全性

一是加大对电子身份信息系统的研发力度,由国家层面推动建立完善的居民电子身份体系,依托电子身份系统开展远程开户服务。二是加大跨部门的合作力度,推动开放数据,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孤岛”,探索构建统一信息共享平台或尽职调查数据库。

(二)关注“非接触银行”领域的潜在风险,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一是建议借鉴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对数字银行的监管理念,对“非接触”银行的市场发展进行规范,出台细化的监管措施,防范行业巨头以巨额补贴形成垄断优势、恶性价格竞争等不公平竞争行为的风险。二是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运用“监管沙盒”等手段加强风险研判,促进“非接触银行”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三)鼓励技术创新,构建开放共享的“非接触银行”行业生态

一是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培养良好的发展环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发展,加快金融科技在支付等领域的商业化落地。二是鼓励打破固化思维,加大支付产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力度,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拓展“非接触银行”的业务范围和使用场景,打造“非接触银行”服务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探索更多“非接触银行”产品和服务增值的可能性。

(特约编辑:何志强)

参考文献:

[1]凯捷咨询.《2019年世界零售银行报告》(World Retail Banking Report 2019)[R].October,2019.

[2]温信祥.支付科技的未来 中国支付清算[J].2019(2):6-11.

[3]王凯鸽.把握机遇,静待春意——疫情下打造“非接触银行”的机遇与策略[J].中国信用卡,2020(4):28-34.

[4]苏基溶,张景智.中国香港虚拟银行监管框架及其对内地互联网银行监管的启示[J].新金融,2019(12):53-57.

[5]董希淼.在“非接触银行”服务中践行“开放银行” ——疫情影响下“开放银行”的发展[J].中国信用卡,2020(4):35-38.

猜你喜欢
金融科技数字经济
数字智能时代的供应链金融
金融科技发展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大数据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