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婷,余全民,柯 婷
(1.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广东广州 510006;2.广州市科技项目评审中心,广东广州 510030;3.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创新创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深度融合,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升级。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已成为新时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的出现和兴起成为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在创新体制机制、改善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符合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现实需求,对于突破现有传统机制、改善创新环境、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和经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理工科大学,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学生数量多而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学科壁垒高而教育之间相互融合不足、产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创新创业教育导向高而指导服务系统性缺乏等问题。本文结合理工科大学的办学路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质,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借鉴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以广东工业大学的实践探索为例进行对策分析,以期对基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理工科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新视角。
新型研发机构至今已有24 年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新兴产业和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施创新驱动的生力军[1]。1996 年,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2]。陈宝明等[3]于2013 年最早以“新型研发机构” 这一概念来研究此类科研机构。随后,学者对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其概念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学者一致认为新型研发机构是在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4-7],在政府的推动下,由高校、研究院的技术团队共同建立起来的一种机构设置,其功能定位和制度模式均有别于体制内的传统科研院所,更能打破身份和地域的限制,其任务不再局限于国家重大项目的攻关,而是更加趋于平民化的建制,目的在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孵化和服务企业发展,从而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有效促进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三者相互联动且相互反哺,其出现和喷井式发展符合当下我国产业技术供给、企业核心和关键技术缺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科技与经济之间缺乏黏合的现实状况[8-9]。谭海斌[10]全面研究了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建设模式,认为其在促进成果转化、引导新兴产业等方面具有强大的潜力。从我国现有的新型研发机构组建模式看,主要有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主导和大型企业自建两大类型[11],以广东省为例,以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投资共建的机构约占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的40%[12],在新型研发机构构成中占据重要位置。高校要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必须充分关注和摸索与产业、企业、政府的协同育人模式,实施与产业深度契合人才培养路径,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大学生。多位学者做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谢卫红等[13]基于新型研发机构理论研究了高校与政府共建的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模式;赵剑冬等[14]研究了高校主导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的运作管理模式;罗嘉文等[15]从构建创新资源聚集服务体系、加强创新资源集聚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索了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新路径,有效促进了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型研发机构的理论实践研究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大学生是新时期重要的人力资源群体,青年创业是将自身所学知识和才干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实践路径[16]。中国高校学生群体大,数量多,学生知识水平层次不齐,需求呈现多样化。在这种现状下,要充分满足大规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求,高校的教育资源相对较缺乏。一是师资力量的不充足。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多采用专兼职结合,从政府、企业聘请校外双创导师,但从数量和持续性发展来看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理工科大学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于教师的基本素质、专业技术能力、社会阅历以及实践经验要求较高,但在高校中多学科交融的创新实践教学能力,且创业实践经历丰富的的教师并不多。二是教学场地的不充足。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十分强调实践教学,而其对于场地需求较高,多数高校的科研实验室、智慧课室、创新创业基地等十分有限,做不到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场地资源的缺乏,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受阻。三是科研设备的不充足。在理工科大学,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验研究,对于科研设备的依赖较大,现有的教学条件只停留于理论的教授,长期缺少动手实操,难以满足学生的科研需求,进而导致创新创业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也受到局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分工呈现多元化,跨领域协同创新的工作模式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7]。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适应当前产业技术革命特点的发展趋势。然而,高校学科之间存在壁垒较高的问题,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团队与团队之间、学科与产业之间交融不够,缺少交流与相互渗透。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不足,处于二元分离状态。尤其是在理工科院校中,创新创业本应是基于专业技术的创新创业,但现实中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流于形式,项目停留在展示和竞赛层面,而非真正落地。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学科基础不够扎实、理论积累相对薄弱、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应用相对缺乏等问题,这与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理工科高校承担着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资源的重要任务,其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更加需要顺应产业和行业的需求,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急需深入融合到专业教育中。区域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用创新型劳动创造价值并服务社会发展。
近年来,各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需求,但根据《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 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比率仅为2.9%,其中本科生创业率不到1%,自主创业学生中创业时间超过三年以上的仅为46.9%,大学毕业生整体的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极低。可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与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普遍存在重科技创新、轻创业指导服务,忽视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横向交融。首先,在管理运行机制上,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往往分属不同管理部门,缺乏相互协作,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为例,创新实践训练项目数远远多于创业实践训练数,往往是重前孵化,轻后孵化,这样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头重脚轻,缺乏系统性。其次是在实施创新创业指导服务过程中,缺乏对不同阶段、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分析,精准化、全程化、专业化的指导服务不够,缺乏问题导向和系统持续的跟踪指导服务,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不突出。
新型研发机构打破传统机制进行革新管理,引入政府、企业、专业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成果转化,推进知识和技术创新,培养高素质双创人才。基于上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教育资源”“教育融合”以及“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困境,广东工业大学至上而下、联合校内外资源进行协同合作,在基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跨界学院机制保障+多样化育人路径+双创生态服务圈”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创新机制,与产业、政府开展深度合作,夯实协同育人平台,多维度聚集人才;积极引入政府、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全方位汇聚创新创业资源;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切实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多维跨界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致力培育具有正确价值观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能适应、支撑、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学校对以往传统的由教务部门统筹、线性、单一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进行革新,着重完善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及人员架构配置,在原有创新创业学院的基础上进一步革新管理机制成立跨界学院,特别设立由知名教授、领域技术专家和金融投资专家组成的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协同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整合学校协同创新平台及优势企业资源,设立多领域、全要素,机制更加灵活的创新创业联合学院、多专业融合联合学院等教学机构。从顶层机构设置和组织保障上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保障了师资、场地、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广泛覆盖。
一方面坚持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重视与产业界共建共享高层次师资队伍,构建专兼结合的全链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以靠市场、靠机制、靠团队、靠服务的“四靠”理念引育具有国际视野和产业思维的高层次人才,并从制度保障、评价机制改革、资源配置、高质量服务等多方位促进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通过与各地市政府共建协同创新产业平台,使平台上的优质人力资源成为学校外聘(兼职)师资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重点依托重大产业平台,以“适度发展、重在互补,依托产业、融在教学,管理灵活、类型多样”为原则建立了一支规范、特色的兼职教师队伍。此外,还联动院校二级聘请知名校友、知名学者、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士作为校外创新创业导师,通过一系列整合师资的举措,切实做到了“顶天”汇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前沿技术,“立地”解决广东重大需求,“发芽”形成融入学校培养体系的外聘(兼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帮助引导学生“阔视野、强能力”。
另一方面以“一体两责三延伸”的建设原则,打造阶梯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群。坚持“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人才培养”一体化,强调对“平台发展和学校学科发展”及“平台研究项目和学生培养”双责硬;要求在“集聚国际高端学术资源”“聚焦广东产业转型重大需求和企业公关需要”及“多学科资源融合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个维度做深做实。学校已建立100 余个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协同育人平台,建立300 多个实验室、研究中心、校院两级教师工作室、创客空间等,并全部开放给在校师生,共享学校教学资源。在校外,学校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建设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100 余个,将学生的实践教学场所从学校延伸到了企业工厂。阶梯式的教育实践平台群及开放式管理,有效缓解了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场地及实验设施缺乏的难题,并为促进“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持,通过“科研助理项目”教学方式使得一大批学生参与教师团队,深入企业和产业平台中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学懂弄通专业知识,启迪创新创业思维,积累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学校紧扣“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双向需求,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着重发挥“聚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聚集校内外双创实践资源、聚焦学生成长需求与社会用人需求、聚交面向产业及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四聚效应,着力培养“产业领军人、行业带头人、科技拓路人、创业开拓者”四类人才[19],致力为产业发展、行业融合、科技创新和创业驱动发展培养领航人物,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高素质双创人才。在坚持“重基础、强能力、宽视野、多样性、个性化”的改革主线下,分别从课程体系、育人模式和教学管理配套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精英培养、特色培育、专创融合、校企协同、及实践实训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新路径,切实促进了学科教育的交叉融合,使得创新创业而教育与专业教育真正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
首先是设计“两维六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一方面,从思维启迪、专业创新和综合实践方面出发,设置三类显性课程,在课程中融入创新意识培育、专业学科创新方法和参观等实践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创新创业素养;另外一方面,依托项目竞赛、学术科技、人文环境调研等开展三类实践课程,在理论知识课程的基础上,融入竞赛创业实战内容,科技前沿思想培养和创业环境调研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更好将双创思想融入行动实践当中。对标新型研发机构对人才培养和企业相联系的要求,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相关的基础教育59 门,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如将创新性、批判性思维融入专业教学各个环节,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课程设计考量指标。此外,在29 个专业中实施一个专业多套培养计划的同时,提倡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培养,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基本规律、技能和方法教学纳入课程体系。
其次是载体多样化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校依托优势学科、科技龙头企业、协同平台开设“创新班”“校企联合班”“创业班”,与东莞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合办“粤港机器人学院”,与省建行联办“科技金融创新班”等;针对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和计划,采取分专业试点班和跨专业综合班相结合的模式开设创业班与攀登班;积极整合产业、政府、社会资源,搭建近20 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定期选拔优秀学生随学校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实践与服务;通过各类品牌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浓郁的校院双创氛围、设立创新创业企业专项奖学金引导和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学校每年有超过80%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了创新创业实践实训,满意度达90%以上。
最后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配套机制。注重推进教学管理制度配套,切实为创新创业学生的培养清障搭台。实施创新创业学分制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延长修业年限,将四年制本科修业年限放宽至8 年,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五年制本科修业年限放宽至9 年等;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并简化复学手续;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制度,包括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及课程免修等,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把学生学习评价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与成果列入学生综合测评的重要评价指标,实施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课程学分互换的机制,丰富和完善多维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形成良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氛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高校创业项目落地转化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18],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创新资源的服务体系填补了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不足。广东工业大学借鉴新型研发机构服务体系,注重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创新创业实践的全程教育与服务,着重依托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同时依托学校协同创新平台多维度协同政、产、学、研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指导与服务工作,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指导服务体系和多样化的孵化实训活动创建了开放立体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生态圈(如图1 所示),进一步夯实创新创业后端教育。
图1 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生态圈
一是从需求出发,构建以项目为中心的服务指导体系。一方面,充分考虑各个阶段、不同类别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需求,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需求与成长跟踪档案;另一方面,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科转项目、协同创新平台委托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项目来源,逐步提升和优化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构成及孵化开展指导规划。以项目为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与广州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校友服务公司及粤科金融、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第三方专业机构达成深度协同合作,共建“创业就业服务E 站”,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转化、专利代理、政策咨询、优惠申领、投融资对接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二是注重市场化实战引导,合力打造多样化实训。与政府机构、产业协会、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除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开展联合孵化与培育外,还定期开展双创训练营、双创主题赛事、产业平台开放日、企业问诊会等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实战性强的创新创业实训活动,切实将双创实践与解决政府、社会、产业、企业问题零距离对接,极大锻炼了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三是注重示范引领,建设具有工科特色的双创孵化示范基地。通过基地打造以课程教育为“前孵”,校内基地孵化为“初孵”,共建基地帮扶为“深孵”的多级创业孵化链条[19]。围绕学校工科优势和特色,着重对大学生初创项目中与工科专业结合的科技型创业项目,特别是对智能硬件、智能制造、互联网、物联网和文化创意五大领域的项目分类开展早期孵化,在办公场地、校内外导师、创业资金、推广及服务等方面开展联动扶持,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9 年,学校已入驻创新项目101 个、在孵创业团队97 个,在孵实体注册项目64 个,年总营收超过6 000 万,成功带动近1 400 余名在校学生和兼职人员参与创业实践或工作。
“跨界学院机制保障+多样化育人路径+双创生态服务圈”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基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理工科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效路径之一。在新型研发机构理论实践下指导的理工科院校,通过双创教育模式创新,充分整合教育资源,革新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的顶层设置,全方位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充分依托企业、协同平台资源,发挥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生特质,开展相互通融的教育教学,实施多样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从创业项目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生态圈。在目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领导下,理工科大学应进一步融合创新新型研发机构的理念思路,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产业、企业的资源整合及协同育人实效,推动教育科研与市场需求的深度互动,致力培养出更多能适应、支撑、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