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文
摘 要: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城市河道逐步受到污染,变成了黑臭水体,人民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步提高,对生态环境提出更高要求,为改善水体环境状况,分析城市河道治理的生态治理方案。
关键词: 城市河道、污染治理、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3-0294-01
1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河道人为破坏的影响较为严重,垃圾的倾倒及污水的排放,使河水水质不断恶化,不仅水生物在不断的减少,河道淤堵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水环境功能。由于水环境的恶化,使河道治理更具有迫切性,因此,需要对河道进行有效的治理,改善水体水质,恢复水环境功能。
2 河道存在的问题
2.1 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使得河堤淤泥增多和河流行洪能力下降,进一步减少了城市河道空间,城市河道水污染主要是污染源的侵入,如降雨、大气中的扬尘、生活垃圾的侵入,长期积累的河底淤泥及淤泥释放的有害物质。
2.2 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加上河道底泥长期未清,使底泥不断释放N、P等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逐渐变绿,藻类疯长,最终导致异味,容易发黑发臭。
2.3 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各种矿物的混合物,排入河流经过一段时间沉积于水底形成淤泥,再加上大暴雨将地表的土壤颗粒流入河流中,形成较有粘力的淤泥。若长期不进行清淤工作,将会造成河床抬高,排涝泄洪不畅,供水、抗旱能力下降等,生态环境退化,自净能力下降。
2.4 随着水质恶化和污染物的沉积,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体中溶解氧量降低,水生生物减少。过多的护坡人工硬化造成自然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物种数量减少,从而造成河流生态环境不断退化,自净能力下降。
3 河道生态环境修复
采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措施完成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全方位的快速恢复水系统的生态功能,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引水稀释、清淤、机械清藻等物理恢复方法;加入石灰去除氮、加入铁盐沉淀磷、投放化水生物、建设人工湿地和增加人工氧气等生态生物学方式。化学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且价格较高, 部分物理方法可以作为河道生态修复的基础,所以水生态环境修复中生物生态修复措施逐渐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3.1 河道物理修复。在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前,需要采取一定的物理修复。对于河道断面较窄的地方,则需要进行拓宽处理;对于堵塞地段,应进行有效的疏通;做好护岸工作,对于冲撞严重的河道,需要采用于砌块石来进行护岸;对于冲刷严重的河段,则需要采用浆砌石来进行护岸;水质比较差的河道通过水轮、喷泉、曝气等措施可以增加溶解氧浓度,快速修复水体环境,切实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质状况。
3.2 河道生态景观恢复。河道形成了丰富的滨水景观,也成为鱼类、鸟类、两栖动物、昆虫等生物的繁衍栖息地。在生态修复时,在河流中增加湿地、洼地、浅滩等具有自然特征的河道形式,增强了河道生态性。另外,可根据地形人工设置落差,形成阶梯状。一方面通过跌水增强河道溶解氧能力,促进生态修复进程;另一方面,水流的变化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同时形成河流跌水,丰富听觉、视觉景观。为了使河道生态系统回归自然,需要从最基础的环境因子开始控制,加入必要的人工干预,营造适合水陆两生的植物生长空间,保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3.3 建设生态护坡。生态护岸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防护河道坡面的一种形式,除了防止河岸塌方外,还可以增强河道自净能力,且具备一定的自然景观效果。如在斜坡上乔灌草结合,固堤护岸。采用木桩、块石等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保护护岸,木桩、块石之间的缝隙为鱼、虾等水生生物提供了繁衍、栖息的场所。
3.4 建设人工湿地环境。沙土、砾石、砂石等为过滤人工湿地水体的主要材料,为有效降解污染物还可利用有机体和微生物的吸附功能,通过修建砂卵石、湿地、滩地等创造良好的水、陆物种栖息环境和人类生活娱乐休闲区。为河道生态治理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修建人工湿地和过度平台,采取人工推土挖填等措施发挥自然湿地环境的生态功能。为更好的发挥湿地的调蓄洪水能力还可模仿自然系统营造生态湿地,最终实现保护水生态环境和净化水质的目的。
3.5 在河道上加裝生态浮岛。在恢复河流水质方面,生态景观浮岛技术属于一项有效而经济的方法,受水环境变化及城镇水域空间等条件限制,生态景观浮岛因具备创造水生物空间和改善河流景观等多重功能,已逐渐成为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按照近水程度和受水淹频率,从高到低可以归纳为沉水植物群落、挺水和浮叶植物群落、耐湿草本群落、耐湿乔灌群落等几种群落,植被的恢复兼顾景观效果和净水效果。
3.6 水生物调控。河流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以贝、螺、虾、鱼等水生物为主,这些生物对促进水环境良性循环发挥着巨大作用。一些贝类和鱼类可以降解河流中的有机碎屑和浮游生物,能够很好的过滤水体中污染物、微量元素和重金属等,其改善水体环境的功能,促进水生植物生产繁殖。
4 结束语
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使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都落实到实处,使河道不仅具有防洪、抗涝、灌溉等功能,同时也是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更好的满足河道景观、滨河生态和水自然环境修复要求,将河流水环境修复和河道防洪功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该技术方案以创建和谐的自然景观区、改善水体环境、修复水生态及增强自然景观效果等功能为总体目标,对于促进水环境改善和美化河道自然景观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岩.浅谈河道治理工程中存在问题及措施[J].地下水,2016(06):224-225.
[2] 李强.关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06):30-31.
[3] 曹媛媛.基于生态环境下城镇河道整治与环境修复方案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9):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