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付平
[摘 要] 近年来,刺梨的药用价值不断被开发,为保证刺梨质量、产量,采用科学的种植与管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刺梨药用与营养价值,并从刺梨种苗繁殖、定植、种植管理及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刺梨种植管理技术,通过严格把握各个种植、管理细节,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刺梨;药用价值;营养价值;种植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6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9-90-2
刺梨常见于贵州、云南、广东等省区,是一种药材,早期多为野生资源,随着对其药用、营养价值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其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仅仅采摘野生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引种栽种十分必要。为保证刺梨果实品质,本文主要围绕相关种植管理技术展开详细分析。
1 刺梨药用与营养价值
刺梨,也被称为缫丝花,属于蔷薇科蔷薇属,喜光,稍耐阴,适应性强,耐寒性稍差。刺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相关研究显示,刺梨每100 g果肉中维生素含量达到2 000 mg,被称为“维C之王”。《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均有专门记载刺梨的内容,其属于药食两用型水果,食用起来果肉较脆、甜酸,可起到较好的强身健体效果,一方面具有清热、健胃功能,另一方面其汁可降压、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刺梨的营养、药用价值显著,随着各种宣传推广工作的落实,市场需求量持续提高。由此,对于种植者而言,应不断改善自身种植与管理技术,提高刺梨产量、品质,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并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
2 刺梨种苗繁殖
2.1 种子繁殖
刺梨分春播、秋播,无明显休眠期,发芽率、出苗率超过90%,具体种植要点如下。
2.1.1 秋播。9月上中旬采种、播入苗床,10月中下旬出苗;次年3月移栽苗圃,年底出圃;冬季严寒地区,覆盖塑料膜,做好防冻工作[1]。
2.1.2 春播。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出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苗圃。
刺梨播种时,提前需将种子放入50~60 ℃温水浸泡12~24 h,取出后洗净。通过此方法可加快种子发芽速度,提高发芽率[2]。
2.2 扦插
刺梨扦插分为春季、夏季、秋季,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2.2.1 春插。采用冬季剪下的一年生枝条,长度以10~12 cm为宜,以100根枝条为1捆,藏于湿沙内。次年2月上中旬斜插于苗圃,株行距9 cm×24 cm,土外露出1个芽[3]。3月中旬萌芽,成活率>90%。
2.2.2 夏秋扦插。采用1~3年生枝条,使用ABT生根粉对插条基部进行处理,成活率100%。
3 刺梨定植
刺梨定植时间以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为宜,主要技术要点如下:①定植前整地施肥;②平坦园地穴栽,株行距控制在1.5 m×2.0 m,定植穴规格为40 cm×40 cm×40 cm[4];③栽前,每个定植穴堆肥,肥料用量100~150 kg,钙、镁、磷肥各250 g;④栽植时,确保根系舒展,做好覆土、浇水工作;⑤根据实际情况,浇足定植水后,可进行地膜覆盖,这样能充分保水保肥,提高造林成活率。
4 刺梨种植管理
刺梨种植后,需做好浇水、施肥、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实现刺梨高产、优产。
4.1 水肥管理
苗木成活后要注意施肥,最少要进行2次,种植一年后连续2年追肥,合理确定肥料种类、用量,不宜随意更改,切忌施肥过多、过少。在幼苗生长的第1个夏季,适时中耕除草,干旱时应及时浇水抗旱。
4.2 整形修剪
由于刺梨的丛生性较强,对枝叶修剪的要求相对较高,切实保证果树可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刺梨整形修剪要求见树高维持在1.5~2.0 m,冠幅1.5 m,全丛保留5~8个主枝,所有结果母枝交错分布。在定植初期,由刺梨植株自行生长,形成树冠,其后逐步修剪过密、过长、下垂枝条。采取冬夏修剪结合的方式完成结果母株的培养,最终实现立体结果。
4.3 刺梨病虫害防治
白粉病多发于春秋,6月上旬发病初期可喷洒粉锈宁防治;蚜虫多发于新梢,可喷洒80%敌敌畏2 000倍液防治,同时可有效防治叶蝉、刺蛾;黑刺粉虱多发于叶背面,可喷洒水胺硫磷2 000倍液防治[5]。
5 刺梨采收
刺梨果实8—9月成熟,呈深黄色,分批采摘,及时出售。此外,刺梨果实可加工为干果,以晒干、烘干等方式为主。
6 结语
当前人们选购水果时,逐渐开始考虑营养性、保健性、绿色性等因数,由此刺梨凭借自身较高的营养、医药价值获得了青睐。为提供高品质刺梨产品,必须从种植管理方面入手,做好种苗繁殖、定植、浇水、施肥、松土、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各个方面工作,为我国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也为山区农民创收、退耕還林项目落地提供可靠支撑。
参考文献
[1]李中华.刺梨栽培丰产技术及丰产效果分析[J].农技服务,2017(11):73.
[2]韦小了,何季,何腾兵,等.种植年限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13):280-284.
[3]张季,苟惠荣,蔡卫东,等.贵州刺梨栽培技术[J].植物医生,2018(12):46-47.
[4]严凯,罗泽丽,胡芳丽,等.刺梨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7(21):119-122.
[5]徐红果,徐健.刺梨栽培丰产技术及丰产效果初探[J].农家参谋,2018(1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