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泛娱乐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2020-08-13 09:15冯帆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文献综述

冯帆

摘 要:近年来泛娱乐主义思潮日益凸显,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目前国内学界关于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缘起背景、表现、影响和对策等方面。但现有研究的不足仍需指出,即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范式陈旧、理论深度不足等问题。未来学界对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研究要着重在以上方面有所加强。

关键词:泛娱乐主义;社会思潮;文献综述

近年来,泛娱乐主义思潮由国际社会蔓延至国内,尤其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深入认识泛娱乐主义思潮十分必要。基于对相关学术成果的梳理, 本文对国内泛娱乐主义思潮研究进行了分析归纳, 有利于透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把握未来研究的潛在方向。

一、国内泛娱乐主义思潮研究总体概况

所谓泛娱乐主义的“泛”,即超出了娱乐陶冶身心、缓解压力的建设性价值,娱乐被扩大化,使人逐渐偏离其本质。泛娱乐主义即用娱乐化的方式表达一切公众话语,为迎合人们的喜好而突出色情、暴力等低俗元素,把包括不该娱乐的事情在内的所有事情都娱乐化处理。自19世纪中期以来,国际社会上陆续出现泛娱乐化现象,追求暴力、死亡、性等刺激性元素的突出。近年来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泛娱乐主义思潮日益凸显,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

通过检索发现,国内对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研究始于2018年并持续至今,研究成果主要以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中的学术论文呈现,尚无研究专著。在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中,以“泛娱乐主义”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得出32篇学术论文。后经过筛选,得出17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在论文的发表年份和发表数量方面,2018年有6篇,2019年有6篇,2020年截至目前有5篇,可见国内关于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研究较少,且没有明显增多趋势。在论文的来源方面,17篇论文中,有6篇刊登在《人民论坛》,其余11篇分别刊登在11个不同的期刊,《人民论坛》在国内泛娱乐主义思潮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要指出,2018年《人民论坛》最早在国内开始了关于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研究,并至今仍然对其保持着关注,其他期刊发表的关于泛娱乐主义思潮研究的论文较多受到了《人民论坛》的启发。

二、国内泛娱乐主义思潮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国内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缘起背景

学界认为泛娱乐主义思潮在国内的缘起是几个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一,市场经济因素。一方面,近年来文化产业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发展战略集中在电影、音乐、游戏等文化产品上,娱乐更加普及。另一方面,新一代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欲望较强且消费观念开放,娱乐消费形式多样。其二,互联网技术因素。互联网技术为当代商业化、碎片化的娱乐产业提供了基础,网络自媒体的兴起和泛滥推动了泛娱乐化现象,泛娱乐主义思潮伴随着网络信息传播悄然滋生蔓延。其三,社会心理因素。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伴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较大、精神焦虑现象较多而排解出口较少,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消解碎片化的娱乐信息,通过简单感官刺激方式娱乐大众的泛娱乐主义应运而生。

(二)关于国内泛娱乐主义思潮的表现

学界关于国内泛娱乐主义思潮的表现讨论较多,在其现实表现、表现特征、表现形式、思潮合流后的新表现等问题上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第一,在现实表现方面:平面及电子媒体都趋于娱乐化、综艺娱乐节目盛行、文化消费主义凸显等。第二,在表现特征方面。其一,价值功利化:资本介入娱乐使娱乐趋于追逐利益。其二,价值碎片化:泛化的娱乐使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出现价值缝隙。其三,真实幻想化:泛化的娱乐将真实世界幻象化,借助传播媒介构想一个个偏离真实世界的“幻影”。第三,在表现形式方面包括:以“吸睛”标题和特殊流行语为主的文字语言形式、突出感官效果以追求直接表达的图像文字形式、传播快且广能满足多样文化需求的视频影像形式。第四,互联网背景下泛娱乐主义与其他思潮合流后产生了新表现。包括:与消费主义合流后呈现的流量中心主义新特征、与民粹主义合流后呈现的文化民粹主义新特征、与新自由主义合流后呈现的个人主义的娱乐理念新变化。

(三)关于国内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现实影响

学界联系现实实际从多种角度分析了国内泛娱乐主义思潮的影响,总体可划分为利与弊的影响两个主要方面。关于泛娱乐主义思潮有利影响方面的分析较少,主要包括两点: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由于泛娱乐主义普及了娱乐而催生了“斜杠身份”,有利于推动当代青年参与政治生活。另外,以视频平台为载体的直播电商拓展了销售方式,有利于贫困地区借助网络平台扩大特色产品推广范围,助力脱贫攻坚。

关于泛娱乐主义思潮不利影响方面的分析较多,主要体现在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在对个人的不利影响方面:泛娱乐主义借助粗浅、碎片的娱乐信息而解构人的价值和存在本质,致使人逐渐偏离其本质,模糊人的道德意识、淡薄人的政治参与感、降低人的审美品位。需要指出的是,尚未形成成熟价值体系的青少年群体最易遭受泛娱乐主义的负面影响。包括:审美价值观趋于肤浅,追求低俗庸俗的娱乐内容;历史价值观趋于扭曲,或倾向于历史虚无、或错误认识历史史实;人生价值观去崇高化,人生理想被消解而片面追求享乐主义。

泛娱乐主义思潮社会的不利影响包括政治环境、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社会秩序等方面。第一,对政治环境的不利影响。其一,公民因泛娱乐主义泛滥而表现出情绪化、轻蔑事实的非理性倾向,对政治事务的理解力下降,进而消解政治认同。其二,长期沉浸于娱乐环境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逐渐淡薄,进而消解政治参与热情。第二,对意识形态的不利影响。泛娱乐主义使人们陷入娱乐狂欢、沉迷享乐,逐渐消解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西方意识形态趁机潜入国内,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攻击更为隐蔽和复杂。第三,对主流价值观的不利影响。泛娱乐主义大量且粗浅的娱乐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侵犯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甚至进一步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第四,对社会秩序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秩序方面。泛娱乐主义低俗化的内容迎合了人们的低级趣味,往往被广泛分享、传播,破坏了网络世界的传播秩序和治理秩序。

(四)关于破除国内泛娱乐主义思潮负面影响的对策

目前学界针对泛娱乐主义思潮引起的现实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对策。如,有学者认为要坚持提升文化自觉,坚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作为文化管理者,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规范娱乐生活,整治泛娱乐化现象;文化生产者在追求利益之外,也要注意提高积极健康的文化内容输出,提升正确价值观引导。另外,还有部分学者围绕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面对网络泛娱乐主义的泛滥,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提升网络治理效能,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提高网络主体的媒介素养,增强对网络主体的道德约束力。面对泛娱乐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负面影响,要注重培育大学生的网络主体媒介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反思和批判能力,避免其被泛娱乐主义思潮的错误思想误导;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其加强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参与,提高大學生的社会认知和实践能力;要引导大学生对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正确价值观塑造其人格。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学界关于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了泛娱乐主义思潮在国内的现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是充实了对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理论认识,丰富了关于泛娱乐主义思潮研究的理论成果。二是分析了当前泛娱乐主义思潮引起的诸多现实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有利于破除泛娱乐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

然而,现有研究仍然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范式陈旧、理论深度不足等问题。其一,研究方法单一。现有研究多是以文献研究法为主,方法较为单一,缺少对现实的实际调查,不能对泛娱乐主义思潮形成全面认识。其二,研究范式陈旧。现有研究多是集中于个别性研究,如某一视角下的泛娱乐主义,或泛娱乐主义思潮的背景、表现、影响等,内容较为老套。其三,理论深度不足。关于国内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现有研究总体较少,国外最新的相关理论成果也尚未被有效引入,限制了理论研究的纵向深入。未来学界对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研究要着重在以上方面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陈昌凤.斜杠身份与后真相 泛娱乐主义思潮的政治隐患[J].人民论坛,2018,6:30-32.

[2]贾文山.跳出泛娱乐主义的怪圈[J].人民论坛,2019, 2:18-20.

[3]师曾志.警惕泛娱乐化奴役自我[J].人民论坛,2018,6:32.

[1]柳松芬.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2014(08).

[2]陈连火.浅谈设计课堂练习提高教学质量[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02).

[3]沈建平.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11): 181-184.

[4]邢国忠.泛娱乐主义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6:67-73.

[5]吴希荔.浅析泛娱乐主义思潮及其当代影响[J].现代交际,2019,1:211-213.

[6]王芳.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的隐患及其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6:137-139.

[7]田丰.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群体的影响研究[J].人民论坛,2020,4:106-108.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文献综述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
为什么要重申“党校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