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娟娟 叶万红
摘 要: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适应国情发展的需要,是适应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科技创新为视角,从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和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导引的社会实践目标机制、激励机制及构建以社会实践促科技创新活动的互动机制等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技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构建
一、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目前,部分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一是学校认识不到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是“软任务,只根據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因而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二是大学生不重视。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之没有成绩考核方面的硬性规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家长不支持。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各类证书的获取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不过是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针对性、实效性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新。很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形式,仍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而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内容空泛不丰富,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往往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短缺,社会投入严重不足,实践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顺利组织和实施,但目前经费问题制约着活动的开展。有些单位怕花钱、嫌麻烦,特别是经济落后不发达地区,更怕以此凭添经济负担,不愿接待。有的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没有明确实践环节的时间比例和计划安排。在教学计划中,没有把社会实践课程作为必修课,并制定出课程的大纲,规定学分以及必要的考核手段。
二、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导引的社会实践目标机制、激励机制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同步走、同向行的关系,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效。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不竭的技术源泉。同时不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重视协同创新,在开放合作中提升我国科技水平。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实力提升是基本前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关键所在。要进一步统筹落实好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立足长远,超前部署,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夯实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坚实基础。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突破和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综合国力提高是根本目的。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科技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责任越来越大。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始终坚持把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问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有机衔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统筹协调和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以人才强促进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
完善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总结推广相关试点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不断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创新法治环境和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大力倡导创新光荣,强化科学道德建设,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土壤。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三、构建以社会实践促科技创新活动的互动机制探讨
(一)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
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是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措施。目的是充分发挥教师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及早参加科研及工程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专业导师的主要任务:一是指导学生专业学习;二是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如参加导师的项目研究或“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三是指导学生开展工程与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导师也可以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与项目相关的毕业设计任务。本科生在完成两学年的基础阶段学习后,学习成绩优良或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可申请参加相应导师的课题组。目前,学校已有263位教师担任本科生专业导师,在校生中有1117人参与导师课题组。学校制订了本科生专业导师考核办法,定期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进行考核。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的实施对于帮助学生完成专业阶段的学习任务,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创新学分
一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必须遵循的法规性文件,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把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作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头等大事,每4年修订一次。新修订的专业培养方案在实践环节设计上,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保证工科各专业实践环节占教学计划总学分的30%以上,同时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环节,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二是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创新学分。学校早在2002年就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2个创新学分才能毕业。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及院系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的创新教育活动等途径获得创新学分。
(三)多举措并进,全面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实现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特别是工科院校,应把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培养培训与考核机制,建立了包括青年教师进实验室制度、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竞赛制度在内的一系列保障制度和措施。
建立了教师到企业工程实践制度。为了提高中青年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规定年龄40岁以下且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都要参加相应专业的企业实践,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学校建立了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并设立专项基金。到企業实践的教师要进入企业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及经营管理等部门参与相应的工作。学校把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并考核合格,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
(四)建立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与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是实现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自2002年开始,把构建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作为本科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建立了针对上述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与监控办法,建立了完善的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保证作用。
四、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项目化运作探讨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模式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按照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的方式进行规划指导和管理的一种模式,是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基层、认识国情,培养科学研究意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而探索出的一项育人新模式。为做好这项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健全组织,完善机制,不断夯实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
学校成立社会实践“校院两级”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科学技术处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具体安排学生社会实践日常工作。学院还成立“专家团队”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校内遴选出的部分专家教授担任,负责指导制订学生社会实践方案的立项、项目论证、项目评审等工作,有效提高了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层次和质量,不断丰富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成果。学院明确要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修够社会实践学分,并提出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为深入扎实推进社会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宏观指导,自主申报,严格把关社会实践项目
学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紧紧围绕育人中心工作,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立项的指导力度。通过召开调研会,结合实践地的实际需要和学生专业实践需求,科学论证、明确主题、制订方案,加强对学生立项的宏观指导。在宏观指导基础上,该校按照“严格规范学院(部)组队,大力支持学生自组团队,积极鼓励学生个人实践”的组队原则,注重学生团队在专业、性别和年级等方面的互补,引导学生打破院部、年级和专业的限制,自行组成社会实践团队进行项目申报。学生自主申报后,学校积极组织由“专家团队”指导委员会根据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对自主申报的项目进行严格的评审和定级,严把质量关,最终将获准立项的项目划分为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特色项目和一般项目,并对不同等级的立项团队进行相应金额的资助,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加强管理,注重实效,扎实推进社会实践项目实施
学校为各项目团队配备随队实践的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带队教师由团干部或相关学工干部担任,主要负责方案制订、人员选拔、项目实施等工作。指导教师由项目所涉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担任,主要负责项目规划、进度安排、现场指导、成果产出和结项审核等工作。
参考文献
[1]欧彦麟.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207-208.
[2]陈耀辉.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亟待加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5-148.
[3]金长星,白树新,董连阔.谈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94-95.
[4]梁晓瑜,谢政,袁昌明,等.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134-136.
作者简介:
耿娟娟(1988-),性别:女,籍贯:河南省开封市,职称:讲师,学位:硕士,研究方向:应用概率统计。
叶万红(1979-),性别:男,籍贯:四川省德阳市,职务:数学教研室主任,职称:副教授,学位:硕士,研究方向:应用数学。
基金项目: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科技创新视角下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cgkjg-1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