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克
摘要:我们国家是一个法制的国家,初中生身为我们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从他们对法律的认知可以看出全民族对法律认知的水平,对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程度也有影响。我国越来越重视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本文分析了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初中生具有法律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培养;法律意识
一、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分析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概念及重要作用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们必须上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
在初中阶段,初中生会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在解决问题时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区别于别人的想法。但是,初中生还在成长的阶段,那么他的思考能力失缺的,不够完整。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时代,每个人的周围都充满着大量的信息,大量的信息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大量的信息中也会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现在初中生也是经常使用网络,他们对网络上的大量信息并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初中生就容易被不健康的网络所干扰。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见到一些不良的行为,初中生对这些行为无法准确的分辨这些行为的正确性。所以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些老师因为以前的教学思维,太过于重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在教学的过程中,这部分老师讲课的内容是重点知识,是考试必考的内容。学生也就只是将这些重点记下来,学生学到的也是考试时候要考的知识点,而学不到与自身相关的知识,不利于学生自身的道德发展。
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在讲课的时候也是笼统的将课的内容讲完,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按照学生的情况来讲解,老师不清楚那些同学听得懂,那些同学听不懂。就算有的老师对课本上的知识研究的非常透彻,也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连接起来。初中生上道德与法治这门必修课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进行解决。而且道德与法治课本中会许多的案例和知识都是与社会发生的事情有所关联的,老师只是单纯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讲解给同学们,不给普及一些社会相关的知识,这样,就会培养出只会学习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为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老师要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做到的,且必须尽到的责任和义务,就是遵纪守法。最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为什么那些进行犯罪的初中生在犯罪之后认识不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行为,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已经触犯了法律呢。这样的行为就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師通过对这本书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告诉学生们,我们应该对法律充满尊重和敬畏,身为一个公民,我们应该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口号和校歌这样的形式暗示学生们法律的重要性,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有关法治知识的讲座,班级里也可以举办小型的法治知识抢答的比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了解有关法治的知识。
老师让同学们写道德与法治的笔记,在现在这个时代,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可以记录每天的报纸、电视、手机上的新闻,案例,然后用自己学到的法治知识分析,把自己所分析到的东西总结在一起,上课的时候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通过询问老师来了解,解答自己的疑惑。课后要求学生观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法治节目,在观看后写出观后感。这样真正的学习法律,知道法律,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
然后,在道德与法治方面,应该调节好学校和家庭方面,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学生的家长更应该去引导孩子。在家庭中,如果家长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的话,学生就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孩子也会具有相对法律意识。那如果父母的法律意识也不是特别高,对法律意识是模糊的,在孩子面前做一些不良行为,孩子也会觉得,那些行为不是错误的,会觉得那些是一些小事情,容易使孩子将不良行为扩大,诱发犯罪行为。所以,对于家长而言,家长也要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家长也要以身试法,时常观看一些法治节目,法治新闻,学习法治知识,给孩子们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公民。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心理方面认同学习法律知识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第一,把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改为心理教育之中的案例,将心理教育案例中的法治知识,由老师讲解给同学们,将法治知识和心理方面的重点穿插在一起,引导同学们,在心里接受法律的重要作用。第二,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将同学们分组,让小组成员提前准备,在下节课的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帮助和排练,准备好的小组进行表演融合了法治知识的心理情景剧,表演之后,同学们进行讨论,观看表演之后学到了什么法治知识。做到法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穿插,对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初中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在初中阶段学习道德与法治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形象,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国祥.改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7).
[2]夏莉娟.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培养[J].“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