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应用分析

2020-08-13 07:22宋宝剑
神州·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应用分析

宋宝剑

摘要:现代学徒制在德英法等国家工程制造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至今依然是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的主要方式,随着2012年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学中做、做中学”。这种项目模块化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特征和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实际问题,再结合目前国外现代学徒制模式发展的状况,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有效融合,形成目前符合我国特有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分析

1现代学徒制内容概述

1.1现代学徒制的含义

现代学徒制是指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传承{1}。换言之,是指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学生一边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一边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实践学习,是一种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的,主要为企业培养实际岗位群所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2现代学徒制特征

现代学徒制是相较于传统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更高一个层次的升华,是由以企业和雇主为主导,核心学校和培训机构负责学徒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素养的指导,学徒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多元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徒为主,学徒与学生合一的双重身份转变,最终力求达到以企业为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更高幅度的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企业岗位群的契合度。

2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目前,各个汽车维修企业对于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主要原因之一有,应届毕业生岗位技能无法满足企业岗位职能要求,学生不能立即上岗,完成学生向企业职工身份的转变。其次我国教育部从2012年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到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鉴于此,高职院校为适应市场人才需求以及自身发展必须寻求转变。而今,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也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现代学徒制的本质上分析,并没有真正的形成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转变,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必要性。

3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现实性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让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岗位群要求,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2+1、2.5+0.5和2.25+0.75”,从这3中方案可以看出,学生都相应的增加了在企业学习的时长,特别是“2+1”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更为明显,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头重脚轻”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如课程体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养目标等内容和市场岗位群严重脱离。而高职院校也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所达到的效果也显得越来越小,本人认为,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现实性问题。

3.1校企合作“名存实亡”,导致理论与实践技能结合的育人模式“流产”

从目前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来看,其中“2+1”中的“2”是完全的利用校内现拥有的设备和人员去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而在整个“2”中主要以学校培养为主,企业几乎没有参与,那么在本质上和传统的书本教育并没有差别,更不用说现在市场上的一些汽车维修专用先进设备的使用和功能的掌握;另外,学校设备老旧,教学人员不能及时获得汽车维修一手资料,长此以往,与现实严重脱节。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1”中,很多企业积极参与,而学校在这个“1”中也是很少有大的参与度和体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无非就是“传统学校教育+学徒培养”,而没有真正的做到学校培养和工作岗位群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而这样学生也只能如浮萍一样,随着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能力培养;而社会企业岗位群需求仍然和学校存在严重脱节。

3.2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从学生层面出发,学生参与实习环节,除了高职院校制定的实习协议以及毕业生就业协议对学生权益有所保护外,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关于学生的工作岗位、培养机制、培养目标、培养时间等问题都未有涉及,而导致學生学习积极性减弱,实际实践能力学习不够。从学校与企业角度出发,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前期的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不进来,到后来的以企业为主,学校融入不进去,也反映着校企合作方面,规范性法律法规文件的缺失,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导致企业和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无法明确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各自需要承担的义务,权利和职责。

3.3缺乏促进校企合作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奖励机制

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需要院校、企业甚至是政府人员共同参与,而要想深度发展校企合作,三方就要共同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拓宽和调动企业、院校人员参与度和积极性。在院校培养中,企业参与进来,在企业培养中,院校融入进去。也可以在企业和院校根据现有的条件建立相应的奖励考评机制,促进企业带教师傅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并不是一味的呆在学校,学校根据现有的条件,也可以实施奖励机制,让学生在企业开展技能学习的时候,给予相应的企业走访、指导配套的奖励机制,实现全程全方位培育专业汽车维修人员。

4国外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分析

学徒制是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师傅带徒弟”和“边做边学”为主要特点,而现代学徒制最早是英国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即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培训方式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方式的职业教育制度”。以下以英国和德国的现代学徒制应用模式来分析。

4.1英国学徒制阶梯化和普通教育的互通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体系具有阶梯化和层次性特点,按照其对应阶段所掌握的水平依次是学徒、高级学徒、高等学徒。在不同条件下完成所需的课程要求和技能要求。就能够获得相应阶段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而英国的这种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和普通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教学互通,贴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高等学徒。学生在通过完成高级学徒或高等学徒学习,并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与高等教育互通,学生完成学习相应课程学习,也可以获得相应学位,同时也可以选择继续学习,获得更高的学历或者参加工作。(见附1)

4.2德国的双元制下的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教育

德国最为典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既可以在学校接受基础的理论知识教育;又可以在企业或专门的校外实训场所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学习。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转变成了学校与企业的双元制考核制度,这种模式下,学校与企业联系更为紧密,企业更为注重学校地位,而培养的人才也可以及时上岗,贴合实际。这种企业、学校和政府机构相互配合,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义务,形成了现代社会培养职业技能岗位群人才的平台,构成了理论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既有完善的法律条文条例,又有相配套的政策保障,使得德国在职业教育上位列前沿。(附:2)

5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善对策

5.1  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评价体系

根据当前国外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学校和企业培养人才合作的深度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学校和企业培养人才过程中,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明确人才培养目的、任务以及深度。学校和企业相互长效沟通配合,国家从宏观层次上把控,支持行业实施和管理,学校和企业建立相互认可的教学评价体系,共同承担教学评价任务,学校主要完成学生在学校学习情况考评,即理论知识与职业素养考核;企业完成学生企业实践技能情况,即考评和实际技能操作考核,以此全面的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检验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只有建立这样双向的考核制度,才能形成完整的校企合作机制,改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

5.2  课程设计合理化,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中心

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应符合社会发展行业需求,课程设计要合理化,不断以市场岗位群上所具备的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中心,避免知识点、技能实践与实际脱节。设置课程可以请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制定,按照企业实际岗位群需求设置课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再结合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项目的实施,实现学生学习的技能,可以直接在企业获得检验,真正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

5.3  改善师资结构,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教师队伍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多个老师带徒弟。因此建立健全的企业带教师傅和学校指导教师队伍,以确保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质量。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时,以学校指导教师为主,企业带教师傅参与进去;而到了企业学习實践能力时,配备相应资格的企业技能大师,以企业导师为主,学校指导教师融入进来,因此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应的理论知识,掌握符合企业岗位群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素养,而且还能够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更能加强实践操作技能,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吴艳青,邱岚,朱玉静.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13),61-63

[2]曹婷,现代学徒制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79),166-167

[3]朱洁皓,英国现代学徒制对我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2019(14)260-261

[4]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5]韩旭,高职院校实践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探析[J].现代交际,2019(3)176-177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应用分析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