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辉
【摘 要】目的:针对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及对膝关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取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参照组行关节镜下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实验组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加显著,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2例肿胀,占7.14%,参照组共发生8例,占28.5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采取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能够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关节镜;射频消融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086-01
膝关节滑膜炎是骨科中的常见疾病,其中大多是由于急性创伤和慢性劳损所致。当膝关节的关节囊中滑膜受到外界刺激时,滑膜液分泌失调,无法对关节起到润滑保护作用,进而表现出关节肿胀、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早期可通过关节制动、关节穿刺、口服药物等保守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对于病情严重患者,若炎症长期反复发作,积液量不断增多,临床上建议手术治疗,在关节镜下对滑膜组织进行清理[1]。为探究最佳治疗效果,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对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22~55岁,平均(38.5±3.1)岁,参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24~56岁,平均(38.8±3.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1)膝关节严重畸形和功能障碍者;2)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3)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依从性良好。本次研究已取得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取仰卧位,行腰硬联合麻醉。参照组采取关节镜下常规手术治疗,首先,从前内侧入路,将穿刺针置入关节腔,抽取关节积液,注入生理盐水,然后从前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打开灌注系统对关节腔进行冲洗,使手术视野清晰,在关节镜摄像系统辅助下,检查各关节腔室,将关节镜下的滑膜病变组织彻底清除。
实验组采取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同参照组一致先穿刺抽取关节积液,之后从前外侧入路将关节镜和射频气化电极头置入,在关节镜下确认滑膜病变情况,进行射频气化、刨削等操作,清除囊腔内的粘连带、游离颗粒等,消融至囊腔内壁出现正常滑膜组织,对关节腔进行冲洗,缝合切口[2]。
1.3疗效评价标准
1)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判定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对关节疼痛、肿胀、运动等方面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关节功能的好坏与分值呈正相关;2)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包括关节肿胀、感染、出血和皮肤色素沉着,计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实验数据,以(n/%)的形式表达计数数据,用 ?检验;以( ±s)的形式表达计量数据,行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值差异标准。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比较
从表1可知,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是实验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表明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2.2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出现2例肿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参照组共发生8例,分别为肿胀3例,出血1例,感染2例,皮肤色素沉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对比两组数据, ?=4.3826,P=0.0363。可见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好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主要是指关节在机械性损伤或其它疾病因素作用下,关节中的滑膜出现的无菌性炎症。滑膜受到损伤后,滑膜细胞在炎症作用下活跃性提高,不断增生,并产生大量积液,导致关节肿胀、疼痛。若不及时治疗,积液中的纤维素不断沉着,可发生纤维化、机化,出现滑膜间粘连,使膝关节活动受限。口服药物、关节腔冲洗等保守治疗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是该疾病易反复发作,通过手术将滑膜病变组织切除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3]。
关节镜技术为滑膜切除手术提供了开阔的术野,但是,由于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且术中出血量大,易造成镜头污染引起术野模糊,使得操作难度加大,无法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射频消融治疗是利用热能传导的原理,以消融气化的方式将关节腔中的游离颗粒、炎性因子、致痛因子等完全清除,松解粘连,改善关节腔内环境,促进局部组织微循环,使肿胀和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它对邻近组织的创伤小,术后渗出少,有利于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射频消融治疗,实验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少,与参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炜.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2):87-88.
[2] 潘杨.关节镜下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2):187-189.
[3] 沈小辉,喻伟,杨菲,邹海兵.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1):36-38.
[4] 曾峥,刘洋,王冰.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关节镜治疗[J].北京医学,2018,40(09):89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