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梅 王华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阳虚质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探讨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对中医阳虚质的调理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来我院健康体检人群111人为研究对象,均为阳虚质,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口服优甲乐调理,对照组口服金匮肾气丸调理。1个月为1疗程,调理3个疗程,对比治疗组与观察组疗效及治疗时间。结果:阳虚质受试者78.37%伴有甲状腺功能偏颇,其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54.05%、甲状腺功能减退24.32%。应用优甲乐调理阳虚质有效率91.1%,调理时间78±6.7天;金匮肾气丸有效率89.1%,调理时间87.5±7.2天。两组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优甲乐调理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的金匮肾气丸调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阳虚质与甲状腺功能有相关性,应用优甲乐调理甲状腺功能对阳虚质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
【关键词】中医;优甲乐;阳虚质;左甲状腺素钠片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0053-02
陽虚质本身为一种病理体质状态,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减退有关[1]。因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发病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2]。中医治未病,调理体质、预防疾病逐步引起重视[3],本文分析阳虚质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探讨通过优甲乐调理甲状腺功能起到调理阳虚质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2020年健康体检人群,完善体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乙肝五项、甲状腺激素测定[TSH:促甲状腺激素、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TG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PO: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心电图、胸片;甲状腺及肝胆胰脾肾彩超,女性加做子宫附件及乳腺彩超,男性加做前列腺彩超。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2]进行体质分型,阳虚质共111例,其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6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7例,甲状腺功能正常24例。拟定体质调理方案,受试者知情同意后随机分组,治疗组56例,男性36例,年龄41~55岁,平均(46.6±5.6)岁、女性20例,年龄42~55岁,平均(46.7±4.7)岁;对照组55例,男性35例,年龄42~55岁,平均(46.7±5.5)岁、女性20例,年龄41~55岁,平均(46.6±4.6)岁。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1.2.1诊断标准
1.2.1.1中医体质分型标准
采集病人年龄、身高、体重等个人信息,询问平素情绪、饮食、睡眠、大小便及精神状况等基本情况。综合总体特征、形态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相关情况进行体质分型。
1.2.1.2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标准
甲状腺功能减退参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中诊断标准。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⑴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而促甲状腺激素升高[5]
⑵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TGAb或ATPO升高。满足以上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1.2.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体质类型评估为阳虚质,同意调理体质,男女不限。
排除标准:患有肿瘤性疾病,正在治疗期或查体发现可疑结节、肿块等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对优甲乐或金匮肾气丸过敏者。
1.2.3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调理后, 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体质评价为平和质。有效: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等常见表现有所好转,体重有所减轻。综合总体特征、形态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体质评价达不到阳虚质。无效: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等常见表现无明显改善,综合评价体质仍为阳虚质。有效率 = (痊愈 + 有效) / n × 100%。
1.3研究方法
对健康体检人群完成体检项目后,评估体质类型,选取阳虚质者,就体质调理知情告知,同意调理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口服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德国默克药业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052,批号:213140)治疗,初始剂量口服12.5μg/次,每日一次;逐渐加量至50μg/次,每日一次。对照组口服金匮肾气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147),一次口服5g(25粒),一日2次 。1个月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估体质状态。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阳虚质甲状腺功能的分布
甲状腺功能正常占21.62%(24/111)。阳虚质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占54.05%(60/111)、甲状腺功能减退24.32%(27/111),综合统计甲状腺功能偏颇的占78.37%(87/111)。
2.2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痊愈19例、有效3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1%(51/56),对照组痊愈22例、有效27例、无效6例,的有效率89.1%(49/55),两组比较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696)。
2.3治疗组优甲乐调理时间(78±6.7)天明显短于对照组金匮肾气丸调理时间(87.5±7.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3 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7],由大小不等的腺泡组成,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甲状腺球蛋白,也是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的部位。甲状腺激素有产热效应,有效提高基础代谢率。且影响蛋白质、糖和脂肪代谢。将甲状腺分阴阳,则甲状腺激素为阴阳载体,甲状腺激素减少则阳虚阴盛,表现为产热量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患者喜热恶寒、蛋白质合成减少,引起粘液性水肿、记忆力减退、动作迟缓、表情淡漠与嗜睡。甲状腺激素增多则阳盛阴虚,表现为产热量增多,基础代谢率升高,患者喜凉怕热,极易出汗,消谷善饥、身体消瘦,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失眠等。可见甲状腺功能减退为阳虚阴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为阳盛阴虚症。但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发病初期及亚临床状态时无明显症状,容易漏诊误诊[8]。临床常见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增多,T3、T4、FT3、F T4正常的异常,这类患者多表现为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等阳虚征象,无痰饮、水肿等发病表现,长期如此,无明显不适,患者自认为正常体质,因而易被忽视,不能积极调理。但这种阳虚质成为日后的痰饮、水肿、感邪寒化的基础病根。积极调理,方能达到治未病效果。
中医调理阳虚体质的研究不断增加,调理方法有针刺、艾灸、中药、火罐、功法、穴位贴敷、膏方、药物熏蒸及联合干预等9类,虽形式多样,但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未形成统一、规范以及最优调理方案[3]。目前临床阳虚体质调体用方以金匮肾气及桂附地黄丸为主[9],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阳虚衰,温煦、气化作用减弱,而敛阴寒偏盛,水湿痰浊停留者。金匮肾气丸主治阳虚症,方中桂枝、附子为大辛大热剂,《本草新编》提到“过于补火,则火过旺,未免有延烧之祸矣”,因此长期用于调补阳性体质有补火过旺风险。而优甲乐为人工合成甲状腺素,其作用等同人体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起到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的作用。甲状腺通过下丘脑—脑垂体—甲状腺轴影响了人体内分泌,其功能正常也改善了机体状态。
调整阴阳当采取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治疗原则。针对阳虚质口服优甲乐即采取了补其不足的治疗原则,临床取得显著疗效。优甲乐升高了机体产热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明显减轻喜热恶寒、倦怠嗜睡等常见症状,且方便实用,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数据有限,其作用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凰,李俊.甲亢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其与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6):11-12.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3] 于浩,洪恩四,代坤.中医药调理阳虚体质方法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3):18406-18407.
[4]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1):967-971.
[5] 梁镇宝.左甲状腺素钠治疗亚临床甲减和临床甲减的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0):57-58.
[6] 王敏勇,孫欣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14-21.
[7] 王光亮,任传忠,李红伟.生理学[M].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6: 254-256.
[8] 潘少霞,梁妙芝,舒晴.甲功八项联合检测在评估甲状腺功能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20.26(10):42-43.
[9] 马嘉轶,倪诚.基于体质与证候辨析的阳虚体质主药主方筛选[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9):3443-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