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
摘要:湘西鼓舞作为一种民族民间的艺术形式,它的起源与苗族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生活息息相关。2006年,苗族鼓舞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族传统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分析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价值出发,探讨以多种途径传承和发展湘西苗族鼓舞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9-C1;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146-01
一、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
苗族鼓舞历史悠久,溯源可至先秦时代。湘西苗族地理位置偏静,历史文化落后,苗人多居住于荒山峡谷之中,鲜少外出,闲暇时,以鼓舞为乐,裨益身心健康,实乃生活中一大乐趣。苗鼓作为苗族部落的象征,每每遇到需决策生死存亡的大事时,必将举行“吃牛合鼓”的典礼仪式,一面鼓代表苗族的一个部落,百面鼓响,则象征万众一心。因苗族鼓乐常伴随着舞蹈,在湘西苗族自治州鼓乐亦被称为鼓舞,它的独特个性体现在以叙事性的表演方式再现湘西苗族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场景。
二、湘西苗族鼓舞的社会功能
苗族鼓舞诞生于苗族人民的生活之中,鼓舞中的许多动作都来源于模拟社会生活中的生产与劳作场景,有的则以叙事性的方式表现了苗人对生活、爱情等事物的态度。就其社会功能来说,主要有:(1)辅助战争功能。根据历史的记载,在远古时期,苗族在与炎黄部落征战时一方面以鼓振奋人心,激发士兵的气势,另一方面在苗族部落受挫时利用鼓声唤万众一心,迅速恢复战斗力。(2)传递信息功能。苗族地形复杂,山寨之间相隔甚远,在交通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苗鼓音量大,传播距离远,无疑是崇山峻岭中最便捷的信鸽使者。(3)娱乐功能。逢年过节,苗族人民都会以打鼓舞来欢庆节日。正月里打“年鼓”,立秋、丰收时节以“跳鼓”相目庆。(4)竞赛技艺。在苗族拥有高超的鼓舞技艺还能获得赞许和尊敬,青年小伙更是以鼓为媒,获得心仪姑娘的青睐。自1950年湘西解放后,通过鼓舞大赛已经产生了6代“鼓王”,分别是龙英堂、石顺民、龙菊兰、龙菊献、黄娟、杨欣。6代鼓王在苗鼓传统打法的基础上,通过刻苦学习,与其他鼓手切磋交流鼓技,使苗族鼓舞这一民间艺术大放异彩,变得极富有舞台感染力,极大的增强了鼓舞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三、湘西苗族鼓舞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非遗文化进校园,苗族鼓舞得传承
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让每个孩子从小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非遗课程进校园无疑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之一。苗族鼓舞是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打鼓舞能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活跃学生学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苗族鼓舞叙事性的独特表演方式中还融入了一些抵抗侵略、民族起义、英勇抗战的写意性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将湖南本土非遗文化艺术形式融入校园课程教学中,不仅能近距离感受苗族鼓舞的魅力,更能让学生学到校外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有着积极的教育作用。
(二)非遗文化进社区,苗族鼓舞得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產是全国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与当地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形式。它源于民间,根治于当地的生活习俗,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智慧与文化发展的结晶。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苗族鼓舞,湘西苗族鼓舞这种非物质文化艺术形式也应该回归大众视野,进入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社区,让更多的基层人民群众感受到苗族鼓舞的魅力。以社区为纽带将苗族鼓舞这种艺术形式引进来,提高社区居民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保护意识,并通过专业老师教学引领,人民群众亲身体验感受鼓舞蕴含的文化价值,同时,鼓舞艺术技法还可以拉伸筋骨、强身健体,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水平,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鼓舞旅游展魅力,非遗文化得保护
民俗学家巫瑞书先生曾指出:“些文化层次较高、经验丰富的旅游人士,往往不满足于显形的自然景观欣赏,还孜孜不倦地探索寻找隐形的,具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尤其是对一些奇特的民族古风奇俗更是梦寐以求。“苗族鼓舞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服饰绚丽夺目,鼓舞种类繁多,且包容性强,苗家人的民族性格和特色历史文化很大程度上都被融入到了鼓舞之中,对国内外的旅游爱好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拥有丰富民俗资源的湘西以民族文化旅游为核心,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随着湘西旅游业的发展,苗族鼓舞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和喜爱,它的发展与壮大对于促进湘西地区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巫瑞书芙蓉国里的民俗和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2]向季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从法律到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