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客观事实,需要结合具体污染情况、污染类型以及特点,抓住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理清不同污染来源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从而合理制定必要的污染治理对策,因此本文围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常见的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部分具有参考价值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治理;治理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城市发展建设中重要的内容,同样也是农村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新时期以来,我国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是一项关键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情况,决定了地方农业的未来发展走势,因此有關部门必须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工作一视同仁。
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处理的价值
1)保障我国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在我国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是对未来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的品质决定了农业种植、农业养殖、以及农业产业链的成果。唯有环境实现了稳定,污染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才能够促进农业保持不断攀升的发展态势。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中,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粮食产量总体平稳上升,都离不开地方环境的治理。而加大力度处理污染问题,不仅仅为了保障绿色生态环境,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未来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提升我国农业资源的应用水平。农业生产是一项以实践为主要过程的产业,强调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得到最大化的收益。污染问题与农业发展紧密联系,农业现代化发展不仅会带来粮食产量的提升,同时也会带来化学肥料、化学药剂的残留与污染问题。因此切实有效地加强我国基层农村的环境问题治理工作,对于提升我国农业资源的科学化应用具有巨大的帮助[1]。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耕地保护政策,可加强对基层农村的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不断优化其他资源利用的结构,提高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结构水平。
2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1)生活污染问题。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除去常见农业生产问题外,还包括生活污染问题,这是极其容易被忽视一点。农村生活污染主要是指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人畜粪便等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地方农村基础设施以及监管的缺失导致的污染问题。部分农村仍然存在垃圾乱扔、废水乱倒的情况,严重影响农村自然环境的绿色健康[2]。在2019年我国农村生产的垃圾约为12.3亿吨,生活废水达到130亿吨,由此可见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产量也日趋增长。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丰富日化用品的功能与类型的同时,也使得生活污染物成分更加复杂。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偏远农村缺乏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因此无法及时清除生活垃圾。长期下来,不仅影响农村自然环境,也破坏了高质量农业生产需要的基础土壤条件。
2)农业生产污染严重。我国农业正处于向农业现代化的过渡阶段,农业技术的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等方面,无法做到有效的技术普及。而这样开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扩大了农业劳动力,也进一步扩大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例如农业薄膜的使用已经成为引起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成因[3]。随着农用薄膜成为一种常见的农业技术,其也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农业薄膜能够积极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合适的生长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薄膜的回收缺乏有力的措施,从而导致了薄膜残留在农田的土壤中。不易降解的薄膜将长期存在于土壤中,改变土壤的结构,阻碍植被水分、养分的吸收。而薄膜本身含有一定的化学重金属物质,长此以往将造成新的污染。除了农业薄膜以外,燃烧桔梗、不规范的柴油、机油使用都将导致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
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对策
1)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生物污染问题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不足引起的。广大农民群众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引导农民意识到农村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关联性,实际上是有利于提高农民自身生计可持续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方式的选取上,主要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来帮助农民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与自身的农业发展、收入息息相关[4]。在开展宣传活动的同时,要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并尊重农民的各项权利,及时听取来自群众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为后期技能培训以及知识宣传工作做好必要的调查准备工作。进而使得农民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对环境和农业发展的危害,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从而将环保意识逐渐宣扬成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
2)大力发展环保型农业。上文中提到,传统的开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以高投入的方式进行各项农业生产活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并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政策上,国家要客观对待粗放型农业的优缺点。应当在综合其优点的同时,逐步建立完备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实现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打造环保型的农业发展道路。在理念上,要以可循环农业经济为主,围绕多种不同的产业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发展绿色农业。在要求上,要严格按照高效、优质、绿色、环保的生产要求把握农业生产。具体到实际,则需要推广环保型的施肥与堆肥技术,减少过量施肥以及化肥浪费的现象,从源头上遏制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在化肥问题上,可选择有机无机的混合肥,充分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化肥的特性来提高肥料的可普及程度。
3)完善农村生态法治体系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如此重要,应当将生态文明的思想体现在我国的法律中,以解决农业发展与生态问题的特殊性。在制定法律法规的同时,需要协调好农村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的关系。首先,在国家立法方面,需要制定基本的环境保护法。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立法中的指导思想,并继续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从而进一步弥补现在环境保护法中欠缺的内容。其次,需要将法律与地方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制定具体的相关政策。并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细节完善,以此增加政策的时效性以及可操作性。最终,地方政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条例。以此构建起完备的农村生态法治体系。
4 结束语
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发展上不仅要牢抓成果,同时也要预测未来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败,要避免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加大力度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J].乡村科技,2018,000(003):108-109.
[2]陶小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8):4860.
[3]张晓.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保护治理[J].安徽农学通报,2018,024(017):5-7.
[4]韩景云,周卫英.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01):98-101.
作者简介
赵晓庆(1984-),女,汉,山西运城永济,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