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用语,在特定的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写作方法,所表现出的状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作品的特点。文学语言和法律用语、科技用语相比,有着独特的性质和要求。概括下来主要有内指、陌生、隐喻等特征,总体而言,文学语言的特点是具超越性的,不同于现实语言的理智性和外在性,对于现实语言的凝固性和工具作用,有一定的穿透力,文学语言是拥有诗意的语言,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交流中,文学语言是一座完美的桥梁。
关键词:文学;文学语言;审美特征
作者简介:郭立新(1967.12-),女,汉族,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人,副教授,文学学士,现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1-0-02
语言是我们必备的交流工具,它用来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这也是我们人类从小就有的一项技能。然而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是多种多样的,具有一定的组织规范和符号系统,表现能力强、构成要素多、使用要求高等要素。所以我们看,并非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自如的运用语言进行文学创作,想要自如的进行文学创作,除内有诗书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语言技巧。
文学语言是规范的,是由书面语为主导的语言,它的主要构成是借助艺术手段,对文字进行契合作品、语境、心境、特定场景的搭配组合。它的产生与发展,来自民间这片肥沃的土壤,当然也离不开时代雨露的滋润。但相比于民间用语,它是一种高级形态语言,它本身拥有独特的含蓄性和富于个体创造性的特点,是属于文人的语言。与其他领域的语言相比,文学语言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隐喻性
比较文学语言与现实语言,文学语言有一定的隐喻特征。现实的语言表达的是真正的意义,例如一些理论语言,只能通过概念来表达知性经验,而日常用语只能以表象来表达感性经验,而对于生存经验的表达,便无法做到。哲学语言虽然可以按照一定的范畴揭示存在的意义,但它不能表达存在的具体经验,只能通过语言的抽象表达。
由此可见,只有文学语言能对生存经验进行具体的、鲜活的描述,同时还能够深刻的将人生哲理表达出来,这种特点是文学语文自身所带有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可以打破现实语言中存在的限制,在消解其意义层面的同时,还能够将其意义层面保留下来,由此可见,文学语言本身便带有多层的转喻和隐喻意义。
对于《寻隐者不遇》这首唐诗我们都非常熟悉:“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是看字面,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描述寻找隐士故事,但我们找不到他们。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再比如杨万里的《桂源铺》这首诗:“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等到前头山脚尽,堂堂小溪出前村。”如果单独看诗句的话,只是很平常的景色,但作者想要透过景物来表达的是关于人生境遇与人生情怀。由此可见,文学语言和现实语言等其他语言相比,不仅仅是通过文字来描写景物、状态、叙事,字里行间中所透露出的是一种言外之意,这便是文学语言的隐喻性。
二、内指性
在文学语言中,除本身带有隐喻性之外,它具有内指性这个不可缺少的特点。在符合文学语言自身逻辑与规律的前提之下,欣赏文学语言,无论是语言创造的审美空间,还是叙事的隐含空间,都不能以“真实”为标准来评判,都是如此。总体来说,文学语言所遵循的是艺术真实。可见,文学语言与日常用语的不同之处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所熟悉的日常用语,其方向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要“及人”、“及物”,有外在客观世界的验证,否则便是假话、错话[1]。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黄河水从哪里来?”这句话,只是一句很简单的疑问句,如果用日常用语来回答便是“黄河水从发源地来,发源地就是青藏高原”。如果回答的具体一点便是“黄河源自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但诗人可以不顾这一客观事实来创造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尽管这句诗与客观常识相违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透过诗句,感受到黄河的宏伟气象,而这一句描述也成为众多描述黄河诗句中的经典。文学语言之所以能够夸张和虚构的描述,是因为这样能够完美地展现出黄河在诗人心中留下的震撼,以至于影响到世人心中的黄河,真如诗中描写的那样波澜壮阔[2]。
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杜甫写的经典诗句,尽管诗句中的描述不符合一般事理,但为什么能成为经典?是因为杜甫真实的写出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对故乡真实的体验,才会被我们奉为经典。再说另一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句诗,与我们客观生活中的事实完全不符,但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佳句呢?是因为在诗句中,表达出每个人都会有的真实体验,透过诗句,读者便会拥有相同的体验,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这句诗成为我们所熟知的经典名句。
由此可见,同日常用语或其他用语相比,文学语言所表达的事物,最终的目的是内在的心灵世界,文学语言在描写的过程中总是遵循人的情感和想象,因此文学语言不一定要与外部客观事实相一致。可见,正是因为这种内指性,才让文学语言的美有所升华。
三、陌生化
陌生化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文学语言的阻拒性,这方面所重点关注的便是读者的阅读效果是指文学语言的新颖性和隐蔽性。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有一个观点,至今被许多人所接受。陌生化与自动化之间是相互对立的,自动化语言是习惯性语言,像我们的口头禅,总是自动说出口。这种习惯性语言也可以说是缺乏原创性、缺少新鲜感的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语言。文学语言应该避免的是这种自动的语言,它给读者一种新的感觉,这便是文学语言中的陌生化[3]。
一首诗歌,规范语言是其产生的背景,其根本目的是诗歌美学,以表现其对语言构成的有意扭曲,以及对规范语言规则的违背。这是穆卡洛夫斯基关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而现在我们发现,在一首诗歌中,正是故意违反了标准的语言规则,才使得诗歌语言的运用成为可能。如果没有这种可能性,诗也将不复存在。穆卡洛夫斯基关于文学语言进一步指出,文学语言的特点便是突出,是作者以美学为目的,有意歪曲和偏离标准语言。优秀的作家在操控语言的过程中,始终能够明确这一点,始终警惕着自动化的日常語言。
什么是日常語言?日常语言是一种被个性所消化的语言,一种大众习惯的语言。一个句型可以使不同的人有相同的理解,它有确定性,且事物的形态和轮廓,被日常语言所规定和限制。作家余华曾说:“这种语言句式像一个紧接一个的路标.总是具有明确的指向”,同时,应该提醒自己,不断创新是文学语言的精髓。余华的认识在作家群体中一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许多作家在创作实践中认识到了这一点,克服了日常语言的习惯性问题[4]。
下面再举一些例子: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徐志摩
夜雾散处,月华皎洁,静穆寥廓,再也看不见憧憧幽影,似乎预示着,我们再也不会分离了。
——《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
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至死不渝。
——《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
我生活在永恒而甜美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一种未来。
——安德烈.纪德《人间食粮》
那才是好东西,能选择让谁进入我们的世界。
——格斯·范·桑特《心灵捕手》
玻璃清朗,橘子辉煌,一颗星星刹住车,照亮了你我。
——北岛
对待自己温柔一点。你只不过是宇宙的孩子,与植物、星辰没什么两样。——《我们需要的》麦克斯·埃尔曼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汪曾祺《人间草木》
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胡海茫茫。 ——席慕蓉
我生活在永恒而甜美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一种未来。
——安德烈.纪德
以上是笔者随即选择的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句子,看到这些句子,很清楚的展现出作家为摆脱日常语言的规则,努力对语言的探索,作家们正是通过对语言的变形、扭曲,所以才能够呈现给读者一个充满想象的、魅力无穷的世界。
四、音乐性和韵律美
本文所指的音乐性,是文学语言在组织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可以富于音乐效果的特性。作家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表达出“意”,还要表达出“音”,甚至为能够表“音”还需要重新组织语言,有时还会为表“音”而忽略表“意”,这便是文学语言中音乐性的重要[5]。
在中国古典格律诗中,由于对节奏和旋律的追求,这一点有着鲜明的表现,且被许多作家格外重视。而关于音乐性方面,不管是古代的文论家,还是现代的文论家都提出过相关理论,来表达音乐性的重要。比如清代沈德潜提出“诗以声为用者也”的观点,现代诗人如戴望舒、闻一多、朱湘、徐志摩等,都提出过音乐美的主张,同时也留下几首我们非常熟知的《死水》、《雨巷》、《再别康桥》、《采莲曲》等佳作。
此外,文学语言中还有一些修辞技巧,如晦涩、歧义、反讽等,用来形成内在的张力结构。从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实践来看,议论文和晦涩文有时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这是因为优秀的文学语言不仅能生动具体地表达,而且能激发读者的想象空间。文学符号是抽象的,作为一个作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果我们把抽象的符号变成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这是作者自己的力量,但很少有作家想过这一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学语言有许多特征,如形象、情感、借用环境等,没有一个作家想过要穷尽文学语言的特征,因为这样的探索是徒劳的。与真实语言相比,文学语言具还有多种特征,它可以打破经验世界的逻辑,凸显文本经验中的陌生性,从而向读者传达作者的意识和经验。
参考文献:
[1]余红.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J].魅力中国,2019(19):260-261.
[2]钟继红.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J].青年时代,2019(14):24-25,27.
[3]冯潇.十九大报告中审美性文学语言的英译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0):160-162.
[4]崔婧.网络文学语言审美特征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7(2):262-263.
[5]何家蓉.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J].魅力中国,2017(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