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照斐
摘要:中国陶瓷图像的艺术语言是相当丰富的,对于图像造型和纹饰,文化都有不同的解析。图像的造型,大多讲求平衡、对称、形体在空间中的体现,以及不同角度产生不同的美感等:图像的纹饰,在于技巧色调与纹饰的整理。认识马家窑彩陶纹需要首先学会具体分析事物的方法,并且扩充关于图像艺术语言的理解和认识。中国陶瓷图像的艺术语言所表现出的美,让我更新了对陶瓷以及陶瓷图像的认识,两者所产生的艺术语言相当丰富且发人深省。
关键词:马家窑彩陶;纹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019-01
世界上最早独立发明和制造陶瓷的民族是中国,陶器的发明和制造是一个民族艺术的起点和文明的起跑线。我对器物的发展是在课堂上有了浅薄的认识。对陶器的基本概念就是通过黏土制造出来的器物,但其中还需要其它矿物质做基本材料的,接着再通过炼泥、塑型、装饰、烧制成等工艺构成最后的成品。前应有石器时代,之后则是青铜时代,陶器时代处于中间的位置
马家窑彩陶距今有4900-4200年,在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村而得名。在马家窑彩陶身上绘制着精致美丽的纹饰,纹饰与器物的高度一致,反映了原始先民卓越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马家窑的文明以彩陶为代表,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文物在此时期面世。仰韶时期彩陶衰败后,马家窑彩陶又绵延进行了几个世纪,以至登上了全球远古彩陶历史的最高点。开始接触这类陶器文化,其中觉得有意味的应该是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中纹饰的变化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仰韶半坡彩陶,它的特点在于动物纹样较为丰富,并且对应的意思各不相同。其中包括这一时期纹饰大量的应用,有描绘人类日常相处的温顺动物,与良好的生活环境。
陶器纹饰,从陶罐本身观察基本的组成要素是“点”与“线”。不同类型的马家窑彩陶,虽有近乎迥异的纹饰差异,但却拥有传承下来的演变脉络。在色彩运用上,马家窑彩陶在绘制上多用黑色,部分会用彩色填饰。黑与红色相互陪衬最为常见,红色通常绘制在器具的口部、颈部、肩部的接壤处,或者绘制在腹部主体图案;黑色一般作用在于装饰。纹饰大多以勾叶圆点纹、弧线三角纹、带状网纹、漩涡纹、葫芦纹等为主要形态,此时的蛙纹形象表现为具象实体蛙。从整体看,彩陶颜色亮丽,图案艳泽明快,极具感染力。
其中我们简要说明一下马家窑时期的蛙纹。蛙纹有称神人纹,由早期的参照蛙纹本体到蛙肢体纹,再到神人纹,这个变化过程抽象并且神秘化。看图像的形状,像一个月亮,占据着绝大部分,整个纹饰看起来像是将某种信仰或崇拜寄托在陶器中。
对于蛙纹形状的解释,严文明在《甘肃彩陶的源流》-书中提到:“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有许多关于鸟与蛙的故事,其中许多可能和图腾崇拜有关。后来,鸟的形象逐渐演变成为代表太阳的金鸟,蛙的形象则逐渐演变成为代表月亮的蟾蜍……这一对彩陶纹饰的母题之所以能够延续如此之久,本身就说明它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一个民族的信仰的传统观念相联系”。
纹饰美除了体现在陶器的整体用色上,也体现在用线、图案的对比的和谐,以及图案对称与平衡之中。从早期实体的蛙纹到后来抽象化的演变描绘,线条”变化实质上也是美的体现。线条是构成绘画艺术的要素。马家窯彩陶纹饰的特点,体现在线条用笔上。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呈现出动感和圆润感,用笔虽粗细随性,但却有落笔与收笔。马家窑彩陶纹样的美体现在造型与纹样多样化搭配能看出明显差异。在这之中,纹饰的对比美也是表现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要素采用并置、反衬等方法,来凸出各个元素间的特点,呈现出的最终图画也更为充实。彩陶纹的纹饰繁密、粗细线条、色彩的分布在陶器的每个地方都合理地分布,给人以稳定、平衡的视觉感。
陶器纹饰的演化由动物的形象写实逐渐抽象符号化,其中内容的沉淀积累,我们更多的能感受到那个时期对于图腾背后的崇拜,不同于我们现在的审美,背后更多的有一个社会的原始礼仪的含义。虽说形象有些抽象处理,但抽象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涵给人感觉更加强烈。尤其在那个原始社会期间,他们对陶器图像的纹饰处理不仅是我们认为的装饰艺术,而是作为家族图腾或者寄托了其他崇拜的存在。在赋予一定的精神层面的基础上,也蕴含这当时人对美的追求在里面。
相对于前两者表面的形态,图像纹饰的文化在其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图像和纹饰形成的历史、时代以及文化背景和美学内涵等。
长期以来,人们更关注的是本身造型的艺术和装饰纹样的整体。陶瓷的文化内涵并没有被充分的认识,但陶器纹饰的发展随着时代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其实,纹饰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纵观陶器上纹饰的发展,那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能够将时代衍生出的文化表现出来,并展现出自己的文化思想。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出现,展现出多种多样纹饰美,而纹饰展示出来的美与图像纹饰的发展背景是分不开的。
作者简介:王照斐(1994-),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中国画人物创作与研究专业,研究方向: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