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东尼·赫克特(Anthony Hecht)是美国当代诗坛的重要诗人,他的作品关注战争主题,尤其是猶太人大屠杀。赫克特在诗歌中揭示了士兵、平民等主体所面临的残酷现实与人性考验。对赫克特的三首战争诗歌进行初步分析,可以为读者展现其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赫克特以准确、克制、细致的诗句揭露战争造成的人性异化和道德沦丧,控诉战争狂热分子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呼吁人们严肃思考战争。
关键词:安东尼·赫克特;战争诗歌;大屠杀;士兵;平民
一、引言
二战后,英美文坛涌现一批关注战争主题的著名作家,美国诗人安东尼·赫克特(1923—2004)就是其中之一。1968年,赫克特凭借诗集《艰难时世》(1967)获得普利策诗歌奖。1982—1984年,他被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现称“美国桂冠诗人”)。赫克特还获得了1983年波林根奖、1988年露丝·莉莉诗歌奖、1989年艾肯·泰勒当代美国诗歌奖、1997年华莱士·史蒂文斯奖、2000年罗伯特·弗罗斯特奖章等重磅大奖。2004 年,赫克特去世一个月后被授予美国国家艺术奖章[1]。
赫克特在美国当代诗坛的声誉颇高,其作品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认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裔美国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指出:“毫无疑问,安东尼·赫克特是当今最杰出的英语诗人。”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评价赫克特诗集时认为:“《墓间的飞行》是赫克特辛辣尖锐的讽刺杰作……仅少数诗人可跻身亨利·詹姆斯和马塞尔·普鲁斯特之列:兰色姆、奥登、梅利尔和赫克特属于这个群体。”[2]
目前,赫克特的诗歌在我国并未获得应有的关注和重视。鉴于赫克特在美国当代诗坛的重要地位,研究赫克特诗歌对了解二战后的美国诗歌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赫克特三首代表性战争诗歌进行初步分析,为读者展现其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
二、赫克特战争诗歌分析
赫克特在二战期间奔赴欧洲战场,经历了残酷血腥的战争场面。赫克特的诗歌运用简洁、流畅的诗句表现战争对人性的彻底摧残,通过对令人恐惧的人性黑暗的深刻洞察,揭示和控诉在战争期间出现的残忍暴行。
(一)《更多光!更多光!》
这首诗是赫克特的代表作之一,涉及英国伦敦塔和德国布痕瓦尔德集中营两个场景,[3]全诗共八个诗节,前三个诗节为第一部分,描写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处决犯人的场面;后五个诗节为第二部分,讲述德国纳粹分子如何残忍杀害犹太人。
在前三个诗节,一位关押在伦敦塔的犯人临刑前写下遗言,声称自己是无辜的。赫克特这样描写犯人被处死的过程:“不是他丧失勇气,而是死亡过于恐怖,/火药包没有点燃。/他双腿如起泡的树枝,上面黑色树液/冒泡后炸裂,他嚎叫着呼唤仁慈的光。”[4]十六世纪以火刑处死犯人时,出于人道主义通常会将火药包挂在犯人脖子上,行刑时点燃火药包,犯人会被瞬间烧死。但在这首诗中,火药包无法点燃,犯人死亡的痛苦过程被延长,让人不寒而栗。诗人强调犯人至少保留了最后的尊严,被允许留下遗言,还能向上帝祷告,以求死后灵魂得到安息。
从第四节开始,赫克特将读者带领到德国的一片树林外,亲眼看见二战大屠杀的黑暗瞬间。在纳粹士兵的威逼下,两个犹太人和一个波兰人在挖坑。当坑挖好后,两个犹太人被命令躺进去,由波兰人将他们活埋,而波兰人因为善良拒绝服从命令。于是,纳粹士兵掏出了鲁格手枪,命令两个犹太人从坑里爬出来,让波兰人躺进去,然后由两个犹太人来活埋波兰人。赫克特的诗句将波兰人的善良本性与两个犹太人的麻木冷血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战争将人们变成毫无人性和情感的行尸走肉。
波兰人就快要被活埋时剧情发生反转,赫克特写道:“太多意外的死亡耗尽他们的灵魂。/厚厚的泥土爬上颤抖的下巴。/只剩脑袋露在外面时传来命令/把他挖出来,再躺进去。/波兰人蓝眼睛里没有光,没有光。/他干完后,一只马靴踩实泥土。/鲁格手枪在枪套里轻快地徘徊。/他腹部中枪,三小时后流血而死。”[4]纳粹士兵将他人的生命视作儿戏,而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让受害者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甚至充当帮凶杀害同伴。在纳粹士兵的死亡游戏中,起初本性善良的波兰人彻底精神崩溃,最终服从命令活埋了两个犹太人。最后,波兰人自己也腹部中枪,流血不止,三小时后死亡。这一切就发生在距离歌德故乡魏玛仅几英里远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赫克特在诗中提到歌德,意在讽刺历史上的文明国度竟然发生如此野蛮的暴行,不仅控诉纳粹士兵的罪行,也是哀叹人性的善良、同情等美德在战争中彻底沦丧。
赫克特反复提到“没有光”,不仅指人性之光、道德之光的彻底丧失,还暗示眼睛失明、黑暗与死亡,说明人性邪恶的黑暗遮盖了人性善良的光明。在最后一节,赫克特描写犯人的眼睛被焚尸炉升起的黑色烟灰遮盖,暗示丧失光明和彻底黑暗:“没有祈祷或香烟升起,在那几小时里,/时间长如数年,每天沉默无声的/幽灵从焚尸炉升起,穿过干冷的空气,/变成黑色烟灰落进他的眼睛。”[4]赫克特通过这首诗揭露战争造成的人性异化,控诉战争狂热分子对生命的无情摧残,提醒人们勿忘战争带来的沉重灾难。
(二)《一位死于战争中的朋友》
在这首诗中,赫克特以唯美的诗句展现照明弹在士兵身边爆炸后的惨烈场面,揭示战争的残酷血腥。“在照明弹洁净明亮的光芒下,/七位天使现身于一棵树旁。/他们头发闪光如钻石,他怀疑/他们并非真正来自天国。/他的皮肉绽开宛如牡丹花,/中心鲜红,白花瓣向外卷起。”[5]照明弹明亮的火焰瞬间将夜晚照得如同白昼。人们借着光亮看到了原本藏身黑暗里的几名士兵头发正在燃烧,而另一名士兵被炸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甚至连皮肤下的白骨都隐约可见。人的血肉之躯在战火中脆弱不堪,生命转瞬即逝。赫克特通过这首诗将战争的残酷性和人类的脆弱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在某个瞬间,战争受害者就会变成身边的朋友、战友和亲人,没有人能够从战火中幸免于难。
战争不仅造成交战双方成千上万的士兵伤残和死亡,还导致战场上幸存的士兵出现严重精神创伤。二战后,許多退伍老兵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陷入巨大的精神痛苦折磨中。1988年,赫克特接受菲利普·霍伊采访时承认:“我患上当时称为‘精神崩溃的疾病,而今天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我自大愚蠢地认为,自己只要喝几星期酒就能顺利忘掉战争经历。”[6]然而,事实远比赫克特预想的糟糕。1947—1948年,赫克特因为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回到纽约市的父母家中,开始接受心理分析治疗。1961年,赫克特在与前妻离婚后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入院治疗长达三个月。此后,战争造成的心理创伤一直深刻影响着赫克特的生活和创作。
(三)《黑暗和光明对你而言都一样》
赫克特在这首诗中,通过描写黑暗与光明交替,暗示了人们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在第一节,诗人展现了光明与黑暗交替的瞬间:“犹如一袭曳地的丝绸,光明/悬挂在橄榄树上/当白昼淡而无味的酒/饮至所剩无几:/大片的灰色出现/上升,夜晚来临”[7]。赫克特形容光明“犹如一袭曳地的丝绸”,借此将抽象的光明概念具体化,展现光明的娇美、柔和,给人一种舒适感。而绿色橄榄树让人联想到和平与安宁。白昼的酒饮完,大片灰色升起,意味着黑夜到来。
在第二节,赫克特描绘了夜晚来临后的景象:“远处的灯光依然闪亮。/仿佛降落的火花洒在各处/在漆黑的夜晚入睡,他们似乎/置身于最舒适的黑暗/直到晨祷时一缕羞怯的曦光/将他们变得苍白”[7]。在漆黑的夜晚,远处依然灯光闪烁,还有人们在活动。诗人并未指明这些人的身份以及他们在做什么。然而,他们在黑夜里感觉最舒适,黎明的微光出现让他们变得苍白,这暗示他们是喜欢黑暗而惧怕光明的一群人。如果联想这首诗的战争背景,则可以推测他们也许是一群在躲避追捕的人,他们只有藏身黑夜里才会感觉到安全,而白天意味着无处躲藏和暴露在危险中。
在最后一节,赫克特进一步暗示了他们的悲惨结局:“犹如年长羸弱之辈/已经熬过了整个夜晚,/冷漠的眉毛和沉默的嘴唇,/对他们而言,上升的阳光/承担了他们的暗淡,/在他们失败的时刻放射光芒”[7]。“上升的阳光”意指天逐渐亮了,原本应该是黑暗退去、光明到来,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黯淡”“他们失败的时刻”暗指这群人也许在白天会被抓住,然后生命之光黯淡下去,最终难逃死亡的厄运。在这首诗中,赫克特含蓄地揭示了人们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也控诉了战争对生命的无情吞噬。
三、结语
在战争诗人笔下,一幅幅战争的凄惨景象用诸多意象呈现出来,诗人捕捉和提炼自己的情感经验,以富有感染力的形象来表现、创造出饱含意蕴的意象和意境。[8]赫克特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创作,他在诗歌中记录了不堪回首的二战黑暗历史,尤其是德国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残忍大屠杀,并希望借此唤醒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和批判。赫克特的诗歌基调是灰色、压抑、阴郁、恐怖的,他力求还原战场的真实面貌,揭示战争造成的人性异化和道德泯灭,同时控诉战争狂热分子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赫克特的诗歌注重冷静克制的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语言将残酷的现实呈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们的内心造成强烈冲击,让人们自己去感受、认识和评判战争及其后果。战争对参战双方而言都是一场毫无人性的灾难,作为有理性的人,只有认清战争的残酷性和邪恶本质,才能从根本上抵制战争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子清.20世纪美国诗歌史(第二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886–888.
[2]Philip Hoy.Anthony Hecht in Conversation with Philip Hoy[M].London:Between The Lines,2004(3rd ed.):164–168.
[3]Ellen Miller Casey.Hecht's"More Light!More Light!"[J].Explicator,1996,Vol.54:113–115.
[4]J.D.McClatchy(ed.).Anthony Hecht:Selected Poems[M].New York:Alfred A.Knopf,2017:62–63.
[5]Anthony Hecht.A Friend Killed in the War[J].Poetry,2011,No.5,447–448.
[6]Philip Hoy.Anthony Hecht in Conversation with Philip Hoy[M].London:Between The Lines,2004(3rd ed.):36–37,50–51.
[7]安东尼·赫克特,张缨译.黑暗和光明对你而言都一样 [J]. 译林,2013(1):4.
[8]王艳文,周忠新.英美战争题材诗歌的政治审美维度[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5–19.
作者简介:陈佳(1987—),男,汉族,陕西商洛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