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广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探析

2020-08-13 07:19陈黎王秋丽
卷宗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高校档案资源共享互联网+

陈黎 王秋丽

摘 要:以“大数据”、“区块链”等关键技术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国内高校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带来了一个极佳的契机。本文介绍了国内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广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广西区情和广西高等教育现状提出了实现广西区内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档案;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成熟、“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保障为实现区域性高校档案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礎。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顺应新形势下我国档案事业、档案工作需要,促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科学发展,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1 我国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现状

由于我国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自成格局,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制度保证,且面临管理体制、开发标准等诸多问题,国内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作相对落后,至今尚未容纳到国家档案信息共享平台,亟需得到国家、省市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虽然我国学术界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越来越多,上海高校档案信息网、北京大学档案馆、武汉大学档案馆等在档案信息共享工作上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一些成绩。然而,目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大多仅止于校内共享,共享的档案信息资源也非常有限,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只是形式上的网站建设,检索服务的水平和共享的方法还不完善。

广西目前共有78所高等教育学校,这些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总体上处于各自领导、各自建设的基本状态,档案资源分散,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档案信息服务相对被动,虽然过去几年档案管理软件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陆续开展,但高校之间档案资源共享也处于一个有需求、难实现、提供利用相对较少的状况,广西高校档案信息建设仍处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初级阶段。

2 广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档案进一步开放满足社会需要的必由之路。广西高校档案信息建设仍处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初级阶段,积极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1)顺应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2016年,国家档案局发布《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档案工作要“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提倡探索档案区域协作发展模式”。提出档案工作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提倡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国家数字档案资源融合共享服务工程,提倡探索档案区域协作发展模式,促进馆际合作等。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是国家档案资源体系中较为丰富的一个领域,积极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顺应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2)符合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从高校发展的角度分析,共享数字档案信息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一方面可以打破校际壁垒,改变保守落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形成合作联盟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共享平台推动高校间信息的互通、经验的借鉴,取长补短,为高校各项工作的正确决策提供更丰富的参考案例和研究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性,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高校科技档案丰富,通过有效的信息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与共享,可以将高校科研工作衔接缝隙最小化,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项目合作穿针引线,带动高校科研文化成果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3)顺应广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切实贯彻数字广西建设大会精神,积极参与广西自治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在全区市、县档案馆和中区直部门单位大力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并着力打造基于广西电子政务外网的广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目前该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并在北部湾经济区26个市县档案馆试点,预计2020年完成全广西自治区126个档案馆的全覆盖。以此平台为依托,积极开展广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能够积极搭建广西高校与广西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信息交流的桥梁,最终实现广西档案信息资源由区域性校际共享到社会共享的社会价值。

3 广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

1)加强组织架构,建立共享服务协调机制。广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为一种区域联盟模式,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水平相对差距较小,院校之间的工作交流多,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选择、档案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存在很多共通之处,因此共享阻力相对较小。然而,要顺利实现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必须要依托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进行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牵头与主导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区内高校各方责任、权利与义务,协调推动广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利用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各项工作。目前,广西区内各高校均囊括在广西中区直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第三协作组中,笔者认为可以在此协作组基础上成立组织管理机构,指导各高校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工作。

2)确定档案资源共享范围,统一规范标准。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内容丰富、博杂,是集教学、行政、党群、基建、科研、外事、财会、设备等众多类别档案为一体的综合性档案资源体系。确定高校档案资源共享内容的范围,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标准则是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必要条件与核心。目前广西大部分高校都是采用自治区档案局开发的GD2016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利用相同的档案著录规则,不仅有利于各高校档案部门在校内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相互学习与交流,而且有效地减少了广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校际共享在标准规范和技术上的壁垒。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广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技术要求,进一步细化和规范,探索出适合高校共享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规范标准,为广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加快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依托现有平台实现共享。广西正在大力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基于广西电子政务外网的广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已在北部湾经济区26个市县档案馆试点上线运行,将广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纳入该平台依托该共享平台开展高校档案信息共享工作,可以解决单独开发高校档案信息共享平台所需资金难题,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网络建设成本。各高校要加快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建立教学、科研等数据资源库,通过“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与数字证书、安全技术为档案资源的安全共享提供技术保障,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实时收集与监测,充实资源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托广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开展高校数字档案的收、存、管、用等各项业务,建设简明、高效、便捷、安全、可操作性强的信息发布与共享服务平台,实现档案网络化、集成化、一体化管理,实现广西高校档案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科学利用。

参考文献

[1]张金来.孙连杰.“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档案,2016.8.

[2]葛正美.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策略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4,(6):202~203.

[3]茹志娜.“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探讨[J].信息化建设,2018.8.

[4]石剑文.大数据时代高校数字档案共享服务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10.

[5]王芗馨.信息资源共享背景下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研究[J].兰台内外,2017(5):22.

作者简介

陈黎(1982-),女,湖北孝感,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任桂林理工大学综合档案室主任,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高校档案资源共享互联网+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探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