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中小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分析

2020-08-13 06:55王满堂
学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王满堂

摘 要:英语作为中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个人素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升,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出发,构建高效英语教学模式,以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并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等过程中学习、掌握和应用知识。在此期间,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6-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19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实际执行中受到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因素影响,导致中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也没有落到实处,对学生学习和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准确把握,要联系学生学习实际,明确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然后借助多样化手段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动中小学英语教学高效率和高质量完成,使学生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1]。本文结合中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探讨如何构建高效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使核心素养培养真正得到落实,并推动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一、中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该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中小学英语学科中,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包含:

1.语言能力,对中小学生开展英语学科教学,其本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特定环境进行正确的英语表达和内容理解。

2.文化品质,学生通过对中小学英语学科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很多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能够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稳步发展。

3.思维能力,语言与思维存在者十分紧密关系,思维可以通过语言外壳表现出来,并且伴随着语言的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延伸和拓展,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形成特定的英语思维,对英语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加事半功倍,并促进学生获得更进一步发展。

二、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不断渗透,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时也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机会。但是从最终教学成果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应该放在学生能力、思维和品质培养上,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依然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痕迹,即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重点教授,能力培养也集中体现在听、说、读、写方面,不利于学生思维、探究、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发展,最终教学目标也无法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相契合。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不够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对书本教材知识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找寻其兴趣契合点,使得学生对课堂所教授的知识内容难以产生兴趣,无法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学习和探究当中。

(三)缺乏对问题的自主探究

如果要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整个教学活动就需要围绕学生开展,使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自主探究、思考和分析,在正确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的同时,各方面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不够明显,获得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也较少,即便是开展也需要教师从旁进行引导,使整个教学活动难以高效率和高质量开展。

(四)實践活动较少

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品质的形成不仅是要通过教师课堂知识的教授实现,还要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实践体验活动中进行操作、感知和体验,最终的形成也要学生进行经验总结和方法优化。

(五)评价不够全面

通过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把握和分析,并指导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和优化,学生也能够从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但是目前教学评价的现状还不够理想全面,需要教师从教与学的角度对评价进行优化[2]。

三、核心素养下高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

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可以使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并达到有的放矢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语言核心能力也会得到培养,进而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然而想要达到这一效果,就要求教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并结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对英语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制定,同时联系学生学习实际和学习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提前规划,以便于课堂教学严格按照规划展开,从而既能够保障教学的顺利和高效,又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改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开展教学时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这样整个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极大提高。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充分利用,比如用图片、视频、动漫等形式将书本知识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其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应用也会更加高效和牢靠。

(三)问题探究

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实际操作中教师也可以对以下教学策略进行应用:

1.层层设问教学法。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教学目标设置多个问题,各个问题之间也要保持递进关系,使学生根据课堂所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然后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实施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趣味导入、情境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深入探究欲望,针对关键之处教师也要给予恰当引导,使学生朝着正确思路走,最后教师再公布各问题答案,引导学生对不正确的地方探明原因,以锻炼学生思维,使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教学法。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有很多沟通对话都需要学生合作完成,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并在以后学习中进行弥补。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问题分析、探讨和解决,既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有效性,又能够获得个性化发展。

(四)实践体验

对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仅仅仰赖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不够,还需要结合核心素养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汲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养,推动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实际执行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能力培养出发,创建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如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出发,举办专题活动;还可以将其划分为更多板块,以便于学生根据自身喜好进行选择和参与。如此不仅可以拓展英语教学形式,还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更多锻炼,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也会进一步加强。

(五)情感渗透

在中小学英语学科中涉及的很多知识内容都与国外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对国外的文化背景、社会生活等进行认识和了解,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对各国知识文化充分尊重,最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教师在注重对英语重难点知识的教授和讲解的同时,也要对情感渗透引起高度重视,并结合书本教材对潜藏的情感知识内容进行挖掘、加工和利用,甚至还要对多媒体进行充分利用,将涉及的文化、景观、风俗等知识内容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此既能够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又能够升华学生思想情感,促进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提升。

(六)综合评价

评价作为反映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需要体现出其全面性和综合性,才能够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方面,学生通过评价可以對自身学习和表现情况进行了解,尤其是对自身的薄弱之处及时发现,并对自身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然后采取有效方法对薄弱之处加以弥补;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评价可以对课堂教学效果与实际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进行针对性改善和优化,使中小学英语教学更加高效和高质地展开,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会变得更加事半功倍[3]。

四、结语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突显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联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制定,然后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协同培养和发展,相应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也会更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1]许娜.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36):80.

[2]欧阳芳菲.浅议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20(3):102.

[3]陈艳君,陈彩莲.本土英语教学理论下的英语教师核心素养架构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65.

猜你喜欢
中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正确处理英语词汇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