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强
摘要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逐渐由传统的挂靠制转变为提供市场经济服务的独立机构,并承担着社会服务与市场监督职能。会计师事务所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逐渐暴露出审计质量下降、运行风险增加以及人才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自身的长效发展。本文以内部控制为切入点,阐述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策略
一、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营业务是鉴证业务,基本业务程序为:接受业务委托—审计事前准备—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应对重大错报风险—总结审计结论—编制审计报告。近年来,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进入了激烈的扩张与竞争阶段。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发展进程较为滞后,能够为市场同时提供证券和期货等业务,且已经取得相应许可的事务所在全国范围内数量较少,行业整体上存在着服务质量下降、低价竞争、争抢客户资源以及监管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1]。
具体来说,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运作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其一,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事务所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实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正视内部管理问题,通过内部控制的应用优化业务处理程序、提高审计质量、减少运行风险,形成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优势;其二,会计师事务所具备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但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流动资金,内部管理工作往往以人力资源和品牌效益作为核心,而内部控制的应用能够强化对人员和岗位的约束,通过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达到获取品牌效益的目的。
二、会计师事务所搭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策略分析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文化在会计师事务所未来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大的作用,不仅能够形成企业的信誉价值,还能够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因此,会计师事务所首先应当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要求全体员工必须遵守“诚实做人、诚信执业”的基本原则;同时,尽快适应新常态经济背景,及时做好与国际会计网络的对接,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及“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加快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与文化建设工作,在拓展业务市场的同时助力国内审计业务的发展。
其次,会计师事务所要优化内部组织机构体系,设置独立的管理委员会作为事务所的最高决策机构,承担股东大会的职责,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对事务所内一切重大决策进行讨论表决;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实施由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对内控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最后,会计师事务所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深入挖掘目标客户的潜在需求,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例如,事务所应当聚力于某一项特长作为核心业务,在会计审计、法务咨询以及资产评估等业务中选择擅长的领域,发挥品牌特色效应;在规划事务所发展方向时,需要兼顾客户群体的锁定,以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房地产行业以及零售业为主,发展重要领域的客户群体,保证业务承接的稳定性。
此外,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要健全行业内部的互审模式。互审模式存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中,该模式下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由原来的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事务所之间的二维审计关系,升级为注册会计师协会、第三方事务所和接受检查事务所三方审计关系,有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2]。
(二)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
首先,会计师事务所要增强风险防控意识,重点培养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风险意识,要求事务所管理人员在拓展业务的同时,也要注重风险管理工作,并通过组织培训、下发文件、设置风险管理部门等方式,提升基层人员对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程度。
其次,会计师事务所要加强对业务环节的风险防控。以审计项目为例,在业务承接阶段,事务所的风险防控工作主要集中在客户信息采集、客户资信调查等环节,针对不同的客户建立客户资信等级数据库;在规范合法的原则下与客户签订业务约定书,明确客户与事务所之间的权责关系,充分考虑审计业务执行环节可能存在的信息欺诈风险,同时也要避免第三方对业务报告的不当使用。
在审计取证阶段,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来源于取证不足、信息失真等,事务所没有及时发现客户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中的虚假信息或不公允事项,进一步影响审计报告的科学性。因此,事务所需要立足于企业的整体层面,全面识别分析客户的业务流程及重大账户,并采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开展业务工作,提高风险甄别效率。
在审计报告编制环节,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信息有误会引发这一阶段的业务风险。因此,事务所需要建立严格的三级审核制度,要求在审计报告形成以后由事務所合伙人、项目经理以及外勤主管人员共同参与审核监督工作,减少操作失误,避免审计业务风险。
最后,由于审计业务是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因素的主要源头,所以事务所在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过程中,应当规范审计控制活动,具体包括明确审计目标和报告出具时间,明确审计内容、时间协调以及资源特征,对审计项目进行“重要”“次要”评估,识别特定重要的账户、列报以及认定标准,考虑信息技术环境,制定针对企业整体的预防重大错报风险措施,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保证会计和审计领域专家参与,及时总结上一年度审计方案变化情况等[3]。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
首先,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建立内部审计信息系统。随着事务所的发展,其每一年审计业务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大,为了处理海量的审计信息数据,并保证客户信息数据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处理库,利用信息系统开展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辅助会计师高效开展各项审计业务。
其次,为了强化各项信息在会计师事务所内的互通与共享,事务所在当前使用电话会议、内部刊物、员工手册、电子邮件、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的基础上,还需要拓展信息沟通渠道,搭建内部信息共享平台,使各项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都能够在共享平台上反映出来,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同时,会计师事务所还要加强与外部市场环境的联系,以客户、证监会和注协作为沟通主体,及时关注行业动态及政策变化情况,确保各项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为事务所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最后,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要搭建开放性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自身能够及时与被审计对象、上级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其他合作单位以及新闻媒体等进行信息沟通,还能够实现对注册会计师日常工作及审计业务操作流程规范性的监管。通过双向的信息沟通机制,能够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问题,也能够有效提高事务所的执业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完善监督评价体系
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需要相应的监督程序作为制约保障,因此,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及时划分监督职责、规范监督业务流程,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内部监督的范畴应当涵盖内部控制执行成效、内外信息核实、会计记录与实物资产审计、最高管理层的决策程序、员工的绩效考核等。另外,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依据自身的管理需求落实自我评价职责,对重要控制活动进行评价和测试,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做好后续的监督整改工作,实现对事务所管理与业务方面的动态监督。
三、结语
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是会计师事务所推进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有效方法,也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举措。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基于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从内控环境建设、风险防范、信息化建设以及监督评价等环节出发,优化内部管理体系,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山东华盛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朴莲姬.试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及实践[J].现代营销,2018,000(009):160-161.
[2] 李军.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及实践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4):66-67.
[3] 田田.浅谈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 2019,000(01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