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效勇
摘要 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我国经济已逐渐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过渡,这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关注视角将发生改变,“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这对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企业要助推经营目标实现,一方面应重视业务创新,拓展业务范围,分析消费者需求,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产品,以谋求业务增长;另一方面应重视发挥管理驱动作用,以管理促效益。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管理工具,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可以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强化风险管控,提升信息沟通效率,健全监督机制,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实现企业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分析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具有目标性,是为企业经营目标实现服务的。第一,保障经营活动合法合规。企业实施内控管理,完善内部约束机制,制定健全的内控制度,可以实现对全员的有效约束和监督,防止违规乱纪行为,保障员工规范、高效地开展工作。按照相关标准执行相关业务、实施项目,可以使企业内控体制化、制度化,保障经营活动顺利开展[1]。第二,提升经营效率。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可以助推业务目标完成,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完善授权审批体系,强化支出管控,确保各项支出严格执行预算标准,可以有效防范资金风险,避免给企业带来损失,可以保障各个阶段业务目标的实现,最终促使总目标的实现,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风险管理环节薄弱。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中较为重要的环节,直接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实现。当前部分企业内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没有在事前进行预估分析,事中加以控制,这导致风险管控具有滞后性,往往给企业带来损失,如企业常常在预算超支后才发现问题。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管控和预警机制,没有搭建适合企业风险管理的风险指标库和数据分析模型,事前进行风险识别,导致风险信息不能及时传达,风险因素不能被及时发现,增加了企业经济损失[2]。第二,缺乏综合型内控管理人才,现代企业内控管理复杂度大大提升,粗放型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管理要求,他们要么对财务掌握不足,要么对业务了解不足,无法实现业财融合,降低了内控效率。企业缺乏的还是专业的综合型内控管理人才,此类人才的缺乏使得管理部门不能从企业整体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实施方案,导致内控缺乏系统性。第三,内部监督职能的缺失。审计职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部分企业片面地认为审计职能的发挥不利于提升决策执行效率,会束缚职能的发挥,因而不愿意健全内审监督机制;部分企业虽然设立了内审部门,但是内审的独立性不足,审计职能的权限不明确,因而导致监督具有局限性,不能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监督。
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的有效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内控环境是基础,企业要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重视改善内部环境。企业要完善组织架构,明确权责分配,可以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直接对最高管理层负责,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其在审计过程中受到平行部门或者高于其职位的管理层干扰,影响审计结果。通过提升审计机制的地位,以扩大内部监督的范围,不仅监督基層,更能实现对管理层的监督。要重视人力资源优化,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可以充实人才基础。一方面企业要完善薪酬机制,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将员工的贡献率与薪资、福利、晋升等挂钩,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应重视实施轮岗制度,对于企业的关键岗位可以定期轮岗,以此保证岗位人员的流动性,增强全员专业素养;此外,应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对于工作能力欠缺无法满足岗位要求的员工,可以考虑调岗或者参加相应的培训,以保证各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将风险管理思想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现如今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因而企业必须客观地看待风险,注重提升全员的风险意识,可以加强对全员企业文化的宣传,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系统
企业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直接影响着目标的实现,因而要增强风险应对能力,必须对风险管控体系进行改进和优化。第一,应重视信息的收集,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和筛选工作,并将重要信息汇总形成报告,如有关战略和市场方面的信息,可以定期向管理层汇报,以便为决策提供支持,避免决策的盲目性;企业财务部门要做好与财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使管理层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人力资源部门要注意防范人力资源风险,通过对以往相关人力资源风险信息的评估和筛选,了解人力资源风险的诱因和影响程度。企业可以定期召开经营调度会,针对企业一定时期内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并评估企业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据此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第二,企业经理办公室应组织各部门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业务,或者风险客户,可以实施应急处理责任制,实现专人专管,以避免相互推卸责任,进一步扩大风险;也可以制定风险管理手册,依据手册定期查询,了解企业风险增降情况,并针对性地采取调整措施[3]。第三,企业各部门要定期编写风险评估分析的任务报告,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在报告中做好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危害程度、风险发生时间、风险影响目标实现程度等分析,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向风控部门反馈,以提前预知风险,防范风险。
(三)建立健全内控评价体系
内控评价主要是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进行评价,可以及时披露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不足,并不断优化。首先,企业可以成立内控评价小组,任命一名组长和副组长,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财务领导(总会计师)担任,小组成员主要由财务、审计、人事、销售、采购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由组长牵头组织开展内控评价活动。内控评价小组根据企业的业务重点、财务重点、关键风险点制定详尽合理的评价计划,评价工作严格按照计划规范执行,提前预测内控评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好应急方案。其次,重视内控评价指标的设计。一级指标为内部环境,二级指标包括组织架构与权责分配、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风险管理哲学与企业文化等;一级指标为风险评估,二级指标包括风险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一级指标为控制活动,二级指标包括预算控制、实物控制、不相容岗职务相互分离、授权与审批、运营分析、会计系统控制等;一级指标为信息与沟通,二级指标设计包括信息系统搭建、信息传递效率、反舞弊机制等;一级指标为内部监督,二级指标包括内部审计、专项监督、缺陷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第三,定期组织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在内控评级过程中要注意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以表现各项指标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企业以指标为重要评价标准,可以全面客观地对企业的营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水平进行评价,以帮助企业实现经济增值。
(四)加强预算管理,控制财务成本
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过程中可以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工具,以预算为导向,强化财务成本管控。企业应重视预算刚性约束力的发挥,对于涉及资金运营的关键环节,可以编制预算方案,通过召开工作例会,对资金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可以通过设立财务结算中心来实现对企业资金的统筹管理。在编制预算计划时,要结合各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编制符合企业预算责任部门实际的预算方案,以预算为手段,对企业的净现金流流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保障资金的最大化利用,避免资金闲置。当企业面临大额现金流出事项时,必须上报企业最高管理层,并由其召开集体会议审议是否同意支出,严防账外现金循环,避免资金链断裂风险。
四、结语
内部控制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产物,企业重视优化内控体系,可以健全组织机制,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强化对关键环节的内控,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能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方向转变;依托于内部控制,企业可以立足于整体,对资源进行整合和最优配置,促使企业的经济价值最大化,发挥最佳资源效益。当前行业竞争的关键在于成本的竞争,走低成本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可以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分析利润增值环节和无效成本环节,可以实现对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将优势资源投入增值环节,以实现效益最大化,避免无效成本投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青岛市黄岛区财政局)
参考文献
[1] 金碧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策略分析[J].纳税,2018(35):281.
[2] 胡琼娜.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J].财会学习,2018(20):254+256.
[3] 杨忠黎.新时期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J].全国流通经济,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