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教后感思

2020-08-13 07:29吴小丽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尼摩船长整本书

【设计思想】

在八年级学生中推进《海底两万里》的整本书阅读时,最大的障碍在于叙事主线之外的各类科普性内容。无限丰富的海洋学、生物学、地理学、物理学和气象学知识,或许能激发少部分学生对海洋与科学的热爱之情,却很难适应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客观需要。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引导学生整体性认知这部科幻巨著,唯有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情节、环境和人物入手,抓大放小、抓主舍次,才能既有效整合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获取的各类零碎信息,又不断开启学生的阅读思维,促使其发现并探究自学时未能关注的新问题。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就是试图以主人公尼摩船长为主线,串联起作品中最值得关注与思考的几个经典性细节,打通情节、环境、人物以及主题间的内在关联,帮助学生学习跳读文字,学会从不同信息中提炼相同或相反观点。此外,还希望通过《海底两万里》的教学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叙事类长篇作品的常规阅读路径,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阅读理念,使其初步掌握整本书阅读的常规技法。

围绕这样的设计思想,教学流程设计中,将有意识地淡化对具体故事情节的分析,只选择作品中的人物作为贯穿课堂的线索,借此串联起文学作品“品味·感悟·欣赏”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以人物鉴赏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在文本众多信息中通过跳读而快速筛选相关内容并借此而认知形象、感悟主旨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想解读文学作品,初步掌握文学鉴赏的常规技法和路径。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激发兴趣

1.跟随着尼摩船长的脚步,这些日子我们一起进行两万里海底的探秘寻踪。同学们,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段旅程?请说出你感兴趣的原因。

(此问题为“阅读任务清单”指定完成的学习内容,侧重于检测学生的信息筛选与归纳能力。将其作为导入语,优点是贴近学情、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创设积极的活动氛围。当然,不必强求答案的标准化,学生能够言之有理有序即可。尼摩船长的完整旅程为: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学生可能感兴趣的情节为:与土著战斗、与巨鲨搏斗、捕杀抹香鲸、南极破冰墙、与章鱼搏斗、撞沉战舰。)

2.带领着我们旅行的尼摩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在句中的横线上填入一个词:尼摩船长是个?摇的人,然后陈述理由。

(只要求学生填入一个词,难度远远大于随意填入若干个词。此问题的价值在于从筛选出的诸多信息中提炼出最准确的一个。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填入的词汇各不相同,陈述的理由也不同。将这些词和理由汇集起来,尼摩船长的形象便立体化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跳读文本,提炼信息

1.尼摩船长的第一次亮相在哪一章?“我”眼中的尼摩是个什么样的人?

此问题的设置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有效信息筛选能力,并为下面的系列化探究作铺垫。

示例:《动境中之动》。“自信——因为他的头在其肩部轮廓所形成的弧线上面高傲地扬着,那双阴郁神态的眼睛冷静沉着地注视着别人;镇定——因为他的皮肤苍白而不红润,说明他性情平和;坚毅——这从他眼眶筋肉的急速收缩就能看出;最后是果敢——因为他的深呼吸就显示出了十分强盛的生命力。”

“这个人显得很高傲,他那坚定沉着的目光似乎反映出高深的思想。从他的整体形象来看,从其举止和表情的一致来看,按照相面先生的说法,他富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直率性格。”

“看到他的出现,我不由自主地放心了,我预感到我们之间的谈话将会进行得很顺利。”

2.探究:作者为什么先写感受后写肖像?反过来行不行?

此问题在于交给初中生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强调人物形象塑造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第一印象有时也会蒙蔽人,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可信的。

3.探究:《水中人》中介绍尼摩时,说他决定远离人类。那么,他为什么会收留了“我们”?

此问题难度较大,需引导学生关注“我的利益是可以同人类那种固有的、天生的怜悯相一致的,现在,既然命运将你们抛落在这里,那你们就留在我的船上吧。你们在这里是自由的,不过,这毕竟是相对的自由”。

4.探究:尼摩船长的“人类那种固有的、天生的怜悯”还体现在哪些事件上?

示例:用不伤害的方式驱逐无人岛上的土著;勇斗角鲨,赠给珍珠,帮助采珠人;打捞海底的财富赠给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民和被压迫的种族……

5.探究:这些事件暗示了尼摩船长什么样的品格?

提示:善良,有怜悯心。诚如作者所言:他首先是个人,他的心在为人类的苦难而跳动,他给受奴役的种族和个人送去他的仁慈。

6.探究:《水中人》中,尼摩船长为什么又宣言“我已经同整个人类社会决裂了,因此我决不服从人类社会的法规”?

此问题已超越大多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需要教师提示并直接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

提示:《維哥湾》中,从悬挂的肖像画里,“我”推测“难道他是被压迫民族的捍卫者,奴隶民族的解放者?难道他参加了本世纪最后一次政治动乱或社会动乱?难道他曾经是可怕而可悲可泣的北美内战的英雄之一?”

《大屠杀》中,尼摩船长对“我”说,“我就是公理,我就是正义!”“我是被压迫者,那就是压迫者!全是因为它,我曾钟爱过、珍爱过、尊敬过的一切,祖国,妻子,儿女,父母,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

他所说的语、他所做的事,暗示了他“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复仇者”的特殊身份。

三、深度阅读,激活思维

1.由上面的探究可以发现,尼摩船长是个思想与行动上的矛盾者。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尼摩到底是谁,他来自于哪个国家?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作合理的分析。

提示:《一颗价值千万法郎的珍珠》中,尼摩救助印度采珠者时说:“这个印度人,教授先生,来自于一个被蹂躏的国家,我的心是向着那个国家的。而且,只要我还有最后一口气,我还会向着那个国家的。”此细节暗示了尼摩船长印度人的身份。

2.拓展:《神秘岛》片段。

尼摩船长是印度的达卡王子,当时本德尔汗德还保持着独立,他就是本德尔汗德君主的儿子,印度英雄第波·萨伊布的侄子。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把他送往欧洲去受全面的教育,打算将来依靠他有了才能和学识,来领导全国人民和压迫者进行斗争。

……

那时候,达卡王子心里充满了愤怒。他憎恨一个国家,一个他从来也不愿意去的国家;他仇视一个民族,他始终拒绝跟他们妥协。他痛恨英国,同样地他也非常注意英国。

他所以这样,是因为作为一个被征服者,他对于征服者抱着血海深仇,侵略者从被侵略者那里是得不到宽恕的。达卡王子是第波·萨伊布家族中的成员,他的父亲是一位只是在名义上臣服联合王国的君主,因此,他是在恢复主权和报仇雪恨的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热爱自己的祖国,他的祖国像诗一样的美丽,然而却受着英国殖民者的奴役。他从来也不踏上他所诅咒的、奴役着印度人民的英国人的土地。

……

1857年,印度士兵爆发了武装起义,达卡王子是这次起义的中心人物,他组织了这次大规模的抗英运动。他为这事业贡献了自己的能力和资财。他身先士卒,站在战斗的最前线。他很谦逊,他和那些为解放祖国而斗争的英雄一样,从没想到过自己的生命。他参加过二十次战役,受伤过十次。终于,英国的枪炮打死了最后一批起义战士,但他却逃出了虎口。

——选自《神秘岛》第三部第十六章

由这几段文字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提示:王子身份意味着责任与担当,被压迫者的处境意味着不屈服与战斗,领导起义意味着仇恨与牺牲,留学经历意味着才干与学识……这些信息构成了《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处事的思想根基。

3.“尼摩”并非达卡王子的真实姓名,这是拉丁语词汇,本意是“没有此人”“子虚乌有”“不存在的人”。在尼摩船长的身上,哪些行为或品格具有明显的虚构和夸大?作者又为什么要如此虚构或夸大?

提示:在作者的笔下,尼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关键是他还有着一颗博大仁爱的心,他渴望自由,反对独裁,他一直爱着人类,他要反对的不是整个人类,而是那些奴役他的人。他只在为数不多的几次与剥夺人民独立的宿敌的搏斗中,才使用他的高科技武器。这样的英雄怎能不让人心生敬佩,可这样的英雄我们又到哪里去寻找呢,只能寄希望于尼摩(Nemo)——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人。

四、走近作者,理解背景

PPT呈现:

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是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對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凡尔纳希望尼摩是位波兰人,他永不宽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国沙皇(他曾血腥镇压了一场波兰人的起义)。不过出版商赫泽尔担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该书在有利可图的俄国市场上遭禁。最后,他们相互妥协,认为尼摩的真正动机应当弄得模棱两可才有吸引力,尼摩应当被大致定位为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复仇者。

五、对比阅读,感知人性

(一)美与毁灭中的认知困局

PPT呈现:

“这是一只漂亮的海獭,一只水兽,兴许是海洋中唯一的四足兽了。这只海獭长1米半,想必可以卖到大价钱。它的皮,上面是栗褐色,底下是银白色,可用之制成一种美观的皮料,就像俄罗斯和中国市场上那些珍贵的皮料一样。柔软精细、色泽光滑漂亮的皮毛决定了它的价值至少也得有2000法郎。我非常欣赏这稀奇的哺乳类动物,溜圆的脑袋,长有一副短耳朵,眼睛圆圆的,髭须纯白,像猫一样,脚呈掌形,带有趾甲,尾巴蓬松一团。”

“我看到有些漂亮的鸟儿正在空中飞翔,它们那长长的羽毛使得它们必须在作逆风飞行。它们波状起伏的姿势,它们在空中飞翔时的那优美曲线,它们身上鲜艳夺目的色泽,是足可吸引着、迷惑着人们的眼光。”

1.这两段文字分别来自《海底森林》和《陆地上的几天》,读完这两段文字,大家有什么感受?

2.这漂亮的海獭、这漂亮的鸟儿一个在海底被尼摩枪杀了,一个在陆地被“我们”枪杀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情节?

提示:“我们”都喜欢美丽,也都在戕害美丽,虽说尼摩反对人类的独裁,需要自由和平,但是他的行为在某些方面与陆地上的人类也并无差异。

3.《海底森林》里除了有漂亮的海獭,还有“一对火鲛,属于可怕的鲨鱼类,尾巴极大,目光暗淡无神,鼻口周围有一些孔洞,分泌出有闪光的磷质”。它们的命运又如何呢?作者为何写了海獭之后紧接着又安排这一生物出场?

提示:命运都是被屠杀。尼摩决定远离人类时认为“大海不属于独裁者,在海面上,他们还可以使用某些极不公正的权力,相互攻击,相互吞噬,把陆地上的种种暴行带到那里。然而,在海平面以下30英尺的地方,他们的权力终止了,他们的影响消失了,他们的威势荡然无存了”,虽说在海底尼摩是自由的,但是他的自由同样建立在弱肉强食的基础之上。由此看来,尼摩船长的价值体系也只是建立在有利于自己的基础上。

(二)情感与行动中的复杂人性

合作探究:尼摩船长在认知上的矛盾价值观在其他情节中也不少见,作品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存在类似的情节?

示例:①《阿拉伯海底隧道》

“它的肉是真正的好肉,非常值得称道。马来西亚人把它用于王孙公子们的餐桌上。所以人们对待这种好吃的动物就像对待它的同类海牛一样,进行大量捕捉。”“干吧,兰师傅。”

②《大头鲸和长须鲸》

当尼德·兰想捕杀长须鲸时,尼摩:“现在是为杀害而杀罢了,我知道这是人类的特权,随便伤害生物,不过我不允许做这类残害生命的消遣。”

当他发现有大头鲸时,“这是一次对有害动物的屠杀,诺第留斯号并不是一把屠刀”“各人有各人的武器”。

当长须鲸死后,取下了鲸奶:“他向我保证这奶的味道很好,跟牛奶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同。”

③书架上的书——想割断却无法割断,只能舍弃最为功利的那类作品,留下相对“去功利”的书籍。

④船体构造零部件的来源——反物质世界但是又离不开物质世界。

⑤他一方面反对独裁,享受自由,但另一方面为了保守这艘潜艇的秘密,又让“我们”失去自由。

小结:人性是复杂的,人不是非善即恶,而是善恶同体。我们应当理性客观地看待人性。

六、归纳特征,认知文体

1.《海底两万里》集文学、科学、想象于一体,融博学、睿智、创造于一炉。通过此篇作品的阅读,你觉得科幻小说和一般性小说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科幻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更突出主人公的英雄主义情结;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更注重情节的惊险离奇;在环境描绘上,具有对现实的超越性,总是借助惊人的想象力和预见性而描绘出一种既和现实人生拥有密切联系、又超越了现实科技的物质化世界。

2.《海底两万里》中虚构的科技成果,哪些已经变成了现实?

提示:1954年1月21日,第一艘以原子能为动力的潜水艇在美国康涅狄格电船公司的船坞下水,它的名字就是——“鹦鹉螺”号!今天的核潜艇,其性能装备已经远远超过《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作品中的激光武器等,也都成为了现实。

3.站在21世纪的信息化平台上,我们会发现《海底两万里》有关潜艇的各种描绘并无神奇之处。或者说,小说中的潜艇、激光武器等内容已无法让我们放飞思维去想象和创造。如果《海底两万里》中虚拟的科技成果,在今天依旧全部是幻想,作品是不是更具备吸引力呢?

提示:如果150年前的科幻到现在都还只是幻想,作品的价值或许便打了折扣。唯有相当的内容都变成了现实,才能展现出科技发展的速度与必然性,也才能彰显出作者知识的超前性,体现出作者的伟大与神奇。倘若作品中的一切都没有实现的可能,那也就不符合科幻小说的特征,而成为玄幻小说了。

【教后感思】

此教学设计,既是全市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启动示范课的脚本,也是市名师工作室的业务研讨课的解构对象。

领受该教学任务时,内心很惶恐,也很迷茫。要让一群长期缺乏阅读体验的农村初中学生在有限的一节课时间内学习并掌握一定量的整本书阅读技法,进而提升对这部作品的阅读兴趣,困难实在太多。于是我把教学重心下移,计划在一节课中只通过跳读训练,引导学生学会根据相关要求筛选并归纳相关信息。

就算是这样的学习任务,要想在课堂上有效落实,也需要课前开展一系列的具体工作。其中,利用课前阅读任务清单提前半个月布置自主阅读的相关任务,同时收集来自阅读中的各种困惑,成为确保这节课顺利推进的关键。尽管我认真设计了课前阅读任务清单,并请所借用班级的语文教师及时布置下去,但从授课前与学生的实际交流看,大多数学生并未对《海底两万里》进行认真阅读,更谈不上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依托该教学设计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起始阶段的“整体感知,激发兴趣”环节推进较为流畅,少部分通读过作品的学生的积极发言,为课堂营造出较为热烈的学习氛围,也推动全体学生投入到不断翻阅书本的阅读活动中。第二环节的“跳读文本,提炼信息”中的六个问题,存在着思维渐进的特征,很多学生能够从作品中筛选出具体的句段,但归纳分析的能力明顯不够,必须借助教师的直接告知才能大体上明白。第三环节的“深度阅读,激活思维”与第四环节的“走近作者,理解背景”,在实际教学中依托PPT的内容呈现,并未构成学习上的太大障碍。只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几乎全部来自教师处的“学得”,而非自主阅读中的“习得”,这也让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打了折扣。第五环节的“对比阅读,感知人性”属于阅读的深度迁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借助教师的适度引导,该环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第六环节的“归纳特征,认知文体”旨在告知“科幻小说”的文体特征。该环节因为在课前阅读任务清单中有布置,会学习的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很容易查到相关特征。实际教学中,也未构成教学难点。

回望此教学设计以及45分钟的实际课堂教学,我发现在农村初中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时,至少需要关注下述四大问题:

第一,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这节课因为是借一所远离城市的农村初中的班级开展教学活动,无法在发下课前自主阅读任务清单后每天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结果,实际授课时便发现,有几名男生并未阅读《海底两万里》。跳读筛选信息时,无法跟上课堂的活动节奏。各学校在具体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时,必须加强对自主阅读任务清单规定阅读内容的检查,先借助外力的强势干预,让不愿读书的学生能够打开书本,从头到尾通读作品。

第二,如何通过有趣的问题或活动,激活学生的阅读热情。实际教学中的第一环节之所以推进顺畅,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不大,二是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趣味性,这便有利于营造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主动思考探究的活动中。后面第三环节和第五环节中设计的问题,如果放到城市初中拥有较好自主阅读能力的学校中进行探究,能帮助学生在陌生化的学习情境中获得更大的阅读收益。放到自主阅读能力较薄弱的农村初中,显然脱离了具体的学情。农村初中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时,前期的一两年时间,都应该把重心落在文本相关信息的有效筛选和整合上。高思维品质的问题,可以留待养成自主阅读能力之后渐次完成学习探究。

第三,如何让阅读和思考真正地发生。前面两点的价值,只在于让学生把作品读起来,但这样的读,距离真正意义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能力要求还有很遥远的一段距离。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而且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分析判断,甚至学会开展比较性阅读。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自身善于阅读,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性开展“举三反一”的类文互读活动,能够通过拓展迁移不断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考虑到了,但受制于具体的学情,未能充分展开探究,效果不是很好。

第四,如何为每一节课寻觅到一个最佳教学抓手。《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创作于100多年前的长篇科幻小说,书中所虚构的一些科技产品在当下早已成为现实。如何让学生从书中读出科幻作品的独特韵味,又如何让学生在读出知识的同时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是教师备课与授课时均需关注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零碎存在于作品的各个角落,唯有抓住一条核心线索,才能把这些内容有效串联起来。我在这节课中寻觅到的这个最佳教学抓手,就是认知尼摩船长这个人。

总之,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尽管起步时充满了各种未知,但依旧有无限丰富的景致等候着我们去发现。这中间困顿难以避免,思考无处不在。我期望能有更多的同行积极投入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之中,用我们共同的奋斗,为语文课程改革摸索一条更为合理的行走路径。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三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实践成果,课题立项编号“普教重点自筹233”,主持人吴小丽、刘祥。〕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

猜你喜欢
尼摩船长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出发吧,船长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当船长
浅析凡尔纳笔下尼摩船长的性格特点
船长,我的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