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寓栋 徐淑华
【关键词】社区治理共同体 党建 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城乡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成员生活和行使权利的基本空间,更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最有效的管控单元。作为疫情联防主阵地,社区直接联系着千家万户,承担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影响公众感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社区治理存在行政化色彩浓厚、兜底责任缺位、科技赋能滞后等问题。因此,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管理圈”“服务圈”“生活圈”高度统一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行政化色彩浓厚。社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末梢,在承接政府部门下沉的各项行政事务的同时,还普遍存在着“上头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的多头管理问题。行政事务繁重、考核压力大、人手不足,疫情防控状态下“5+2”“白加黑”的超负荷运转进一步加剧了人员短缺与角色多样的结构性矛盾。疫情防控前期,个别地方政府存在的资源统筹问题也折射到社区层面,出现“表格防疫”“口号多行动少”“假布置虚落实”等现象,放大了政策举措悬浮化的形式主义,损害了公众信任。
二是社区兜底责任缺位。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社区凝聚力不足,居民生活互助性低等问题。疫情防控期间,一些社区对困难家庭和特殊人群缺少特别安排,社区日常网格管理紧急转向疫情防控工作,运转几乎停滞,帮扶守护近乎为零,部分群众面临“因疫致貧”“因疫返贫”的可能,“战‘疫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相互叠加。除此之外,部分社区的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应急机制不协调不顺畅、应急资源匮乏、医疗物资储备不足,社区兜底责任在特殊时期无从落实。
三是科技赋能社区治理滞后。科技手段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广泛运用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筑就了严密的防护网络。科技手段嵌入社区治理体系能够有效应对措施僵化、管理不畅、底数不清等问题,并且能够满足跨行业、跨群体的治理需求。然而,科技手段在社区防控中的运用呈现为渐进式的过程,疫情前期的封村断路、设关设卡、人海战术等传统手段仍是社区防控的主要举措,科技赋能明显滞后。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提出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要求。深刻认识疫情大考,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纵深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整合资源、多方联动、协同共治,打造“管理圈”“服务圈”“生活圈”高度统一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第一,多方联动,构建协同共治“管理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明确街道党工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加强制度创新,明确权力和责任,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社区治理结构的自治属性,加大对社区治理的赋权放权力度,建议设立专门的行政事务分支机构,推动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有效解绑社区行政事务,将社区居委会的主要精力用于统筹各类资源和服务居民,回归服务本位。可建立“周报账、月对账”制度,做好“一院一档”“一房一户”台账,切实摸清小区住户、管理模式、资源资产、人员结构、困难问题,强化规划和资源统筹,建立社区资源共享、成本分摊的制度体系,形成规范化约束。推动居民委员会下沉到小区,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下属专门委员会,积极探索实践“2+N”联调机制,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多方联动,聚焦利益联结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动分类治理,寻求“最大公约数”。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凝聚社区精神,培育共同精神,优化网格治理,重塑社区“熟人社会”,实现对社区居民的有效再组织。解决社区人手不足问题,优化社区选派工作人员,组织选派党群社工进小区专职从事小区党建、业委会及居委会工作的机制,增强双向流动,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配齐留住社区网格员、社区协理助理员、社区社工师等专业人才,充实“绣花式”治理力量,加大力度推进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绣花式”治理。推动政府联防联控机制与社区防控更好衔接,构建完善的社区应急管理机制,强化资源整合,加强社区应急队伍建设,营造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引导志愿服务力量规范化发展。构建跨社区协同发展机制,搭建社区合作互助平台,探索联片发展。社区网格的运行,要更好地吸纳社区民警、城管、医护人员等专业力量,拓展引导式服务,针对流动人口“柔性管理”。逐步建立社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协商、沟通、协同、共事的机制,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第二,服务民生,打造一核多强“服务圈”。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深化“党员先锋工程”,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居住小区党支部报道承诺践诺制度,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加入居住地业主委员会,并作为个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党员民主评议、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重要参考。积极探索制定在提拔任用干部时,听取其所居住小区党支部意见的办法。划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经费,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站建设,加大党支部开展主题活动的力度。整合群团资源,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深耕社区专业化社会组织发展,引入考核评价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推进韧性社区建设。
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凝聚可持续的志愿服务力量。着力于文明宣传、敬老助困、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方面,满足多样化的民生需求,提升社区人文关怀。完善社区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在有条件的社区组建应急队伍,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风险意识,实现群测群防群治。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充分发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作用,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聚焦社区管理问题,提供菜单式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积极谋划,针对困难群众,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统筹资源,打造共济共享“生活圈”。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运用技术赋能社区治理全面跃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实“数据多共享,居民少跑腿”,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加快虚拟社区建设,加强线上线下“零距离”互动,建强医疗服务、心理咨询线上专业服务平台。强化问题思维,推进多维度交叉分类社区治理,有效解决异质性复杂性治理问题,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完善财力保障机制,鼓励向第三方购买服务,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强化传染病防控能力,推进“分级诊疗”落地生根。大力推行业主委员会规范化、实体化,通过自主经营共有车位等公共财产,探索分类购买绿化、安保、保洁等社会公共服务,抓好小区自治配套改革,推动专项维修资金下沉到小区,引导“沉睡资金”依法增值。弘扬抗疫文明新风,引导群众倡树新风、践行文明,将有效举措常态化,为新时代社区建设凝聚强劲的精神力量。实施养老托幼、家政服务、居家护理等专业人才培养工程,扎实开展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更多更好开展个性化服务。
(作者分别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理工大学高等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助理研究员;华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国家级安全生产事故预控与应急处置技术实验实训和科普基地项目“应急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小康社会公众安全感受指数研究”(项目编号:3142017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银冰瑶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