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强
【关键词】城市治理 文化治理 信用城市 安全城市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治理的复杂体系中,城市治理无疑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組成。城市治理涉及到城市的规划建设、产业布局、人口结构、遗产保护、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中文化治理是城市治理能否实现目标的关键。以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当代城市发展理念,积极寻索城市文化治理的方法和路径,不仅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而且推进了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基本载体,其特有的文化形态是城市的核心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在城市治理中,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此,在当代中国城市治理中,要注重研究城市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将城市文化治理渗透到城市治理过程的各个方面。
城市规划的守护与扬弃。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城市的选址理念、规划追求、平面布局是城市传统文化和城市历史发展的综合展示,城市遗存一旦被拆毁,就意味着城市历史载体的消亡。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治理中应该将文化治理纳入其中,注重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传承城市记忆,延续城市的精脉,保留城市的厚重和活力。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中,注重城市传统文化的聚合效应。即使在城市扩张中,也应将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列为城市规划治理的基本内容,使新的城市规划和城市传统的选址理念和规划布局相一致。同时,在当今人口、物资高流动性的社会,如何保存各具特点的方言、群体情感、区域文化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布局中应当十分关注的问题。新的城市规划要注重城市人口的合理分布,使外来人口和当地人口结构合理,既形成城市新的语言风格、区域文化、价值追求,又保留传统的地方特色和群体情感。城市的治理和发展,绝不是文化的断代,而是在新时代条件下优秀文化的发扬和勃兴。
建筑风格的保留与创新。在城市的历史发展中,每一个城市都积淀了特有的建筑集群、建筑风格和建筑名称,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空间,记录了城市的过往信息,与整个城市生活环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在城市发展中,新的建筑集群必须符合城市传统的建设秩序,有意识地保留城市传统的空间格局和建筑风格。尤其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新的建筑集群在体量、高度、风格、命名等方面应尊重历史遗产所处环境,实现新旧整体协调,坚决根除崇洋、腐朽、怪异等现象在城市建筑中的影响,从城市建筑风格、命名、布局等方面做到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城市个性,树立城市的文化自信。在保留和尊重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城市完全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创新建筑风格,完善建筑布局,以科学、智能手段合理布局城市空间,使城市既具有历史的传承,又有现代文化元素的嵌入;既具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活力。
生活方式的改造与推进。生活方式是基于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社会条件和价值观念,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活动形式。不同城市的人们,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影响,往往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即便当代中国城市空间同质化情况已非常严重,城市中也存在诸多的传统习俗。在注重城市空间文脉保护的同时,也应注重生活方式的传承与保护。城市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从城市治理的视角看,生活方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要传承城市生活方式优秀的部分,精华的部分,使城市的生活方式不至于因城市的扩张而丧失。同时也应当在文明礼貌、舒适祥和、制作工艺、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生活方式的融合改造,提高文化治理的自觉性,保持城市的风俗特征和文化认同,让城市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阶段同步,与世界潮流接轨。
行为规范的继承与革新。每一个城市的行为规范都是城市道德和秩序的传承,是城市精神的外在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尤其是在以资本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化逆转现象不断蔓延。由于受功利主义影响,如今的城市维护个人利益成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表现在行为方式上就是不再关注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城市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改变,预示着城市主流文化力的弱化,严重阻碍城市治理的进程。应该从文化层面对传统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进行概括和总结,并结合现代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进行革新,形成既保留传统,又有现代文明内涵的城市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实现文明规范的社会共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过上美好生活,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国人民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城市治理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应当与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相一致。为此,作为城市治理灵魂的文化治理,也应从文化建设出发,使城市制度完善、能力增强、品位提升、公平正义、幸福安康。
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品位的提升是城市治理的基础目标,城市品位主要靠城市文化的支撑,城市治理的价值取向就在于通过文化治理实现文化创新。第一,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扬弃,既体现城市文化源远流长,又发扬优秀文化的精神,使城市文化与时俱进。第二,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进行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是脉,当代文化是神,在城市文化治理中要善于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很好的结合起来,使文化成为城市治理和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第三,当今的城市是开放的城市,善于立足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实现文化包容发展,是城市的品质和性格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在文化融合中得到丰富和提高。第四,文化无处不在,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城市装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社会制度等方面,嵌入城市的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内涵,打造成熟的城市文化,提高城市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营造人文关怀,陶怡城市精神。城市是人口的聚合地,城市的人文底蕴和人文关怀是陶怡城市精神,激活城市人口创新动力的核心条件。反思城市发展史,比较成功的发展均是传承、更新、扩展的有机统一过程。城市既是物质财富的集合体,又是人文生命的聚合地。科学的城市規划必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在城市空间着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文化与社会制度、产业布局、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深度融合,以亲切、方便、人性为目标,让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浸润在城市生活空间的每一个方面,让城市的每条道路、每座建筑、每座工厂、每个组织、每个成员成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叙说者和实践者。
创新价值观念,实现传承演进。价值是社会环境和人类行为对人类需要的满足,是人和环境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范畴,反映了人的利益需求和利益目的的实现。凡是有人群存在的地方,必然存在利益关系,存在着人们对利益的认知、认同、接受、服从,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与此相适应,会形成城市特有的政治理念和文化氛围,形成一个城市的价值强制力、政治强制力和文化强制力。这种强制力以政治思想、社会制度、文学艺术、技术创造为表现方式,在城市发展中对城市的形态和城市的人际关系形成强烈的影响。因此,城市治理首先表现为价值观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政治观和文化观的治理。只有价值观、政治观、文化观协同治理,步调一致,才能实现强制性与自愿性的有机结合,使城市治理顺利完成目标。
构架当代文化,实现广泛认同。从文化影响的角度讲,越是差异的越具有世界性。一个城市要立足于当代,成为城市集群中的成功一员,就必须有自己独具特色、差异明显的城市当代文化。在每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中都沉淀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形态,应当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将地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构架城市的特色文化,使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风格和现代内涵,使城市文化获得普遍认同。我们需要着力避免以往城市文化构建中容易犯的两个错误:一是片面强调文化传承而缺乏文化创新,难以构架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文化体系和话语体系;二是否定城市的文化传承,片面追求城市文化的新奇洋怪,使城市文化缺失了历史的厚重,当然也就缺失了城市的个性。城市文化治理应当集聚城市发展的正能量,在城市文化构架中体现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的作用,让城市走向世界,让世界关注城市。
城市建筑中,人们都用铁窗铁门把自己锁在屋内,形成枷锁城市、冰凉城市、疏离城市。这种城市理性而没有温情、坚固而没有温度、美丽而没有境界、快捷而没有情怀。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了解城市是一个他者共在的世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多措并举,建立健康的城市文化。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考察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回归人性,寻索出城市文化治理的方法和路径。
变革思维方式,实现吐故纳新。在城市的历史演变中,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传承,会形成城市特有的思维方式。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基于维护社会统治秩序的需要,更注重对规范和秩序的尊重,其思维方式守城、固化;以经济为核心的城市,基于交易效益的需要,更注重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其思维方式开放、顺便。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当今中国城市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集区域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人口中心为一体,体现了强烈的综合功能。从文化治理的角度讲,思维方式应该逐步适应城市发展和城市新功能的需要,将守成固化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开放顺便的思维方式,将等级思维方式转变为平等思维方式,将人治的思维方式转变为法治的思维方式,将均贫富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社会正义的思维方式。
加速制度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城市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能力创新是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城市活力的文化和制度保证。创新服务方式包括服务理念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两个方面。从创新服务理念讲,要将约束理念、管制理念、强权理念转变为服务理念,将消极服务理念转变为积极服务理念,将粗放服务理念转变为精细服务理念,为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的利益着想,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利益最大化为城市治理理念的终极目标。从创新服务方式讲,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手段和路径,积极推行智能化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流程,为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提供便捷、高效、公平、正义的城市服务。
推行社会正义,打造诚信城市。当代城市是多元主体共同营建的结果,城市人口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本土意识逐渐淡化,地方保护等非正义现象逐渐被城市抛弃。建设各负其责、全员共享的诚信文化共同体,使诚信成为企业发展的资本,个人发展的基石,树立城市多元主体对城市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真正形成公平正义的城市诚信文化。朝令夕改本身就是不诚信的表现,要维护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使城市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能够对自己的未来作出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准确预见,树立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自我发展的信心。同时,在城市治理中,要强化法治观念,维护法律的公平与廉洁,为城市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权利救助提供优质的司法保障。
强化秩序意识、保障城市安全。社会秩序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主流社会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全部结构和状态。正是在社会关系结构中,才形成现实的具有连续性和确定性特征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人类正是在稳定的社会秩序中完成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从本质上讲,社会秩序就是人的秩序,影响社会秩序状态的最大因素其实是人的秩序意识。在城市文化治理中,树立秩序意识,建立秩序文化便成为城市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此,在规划、建设、监督的整个流程中,要贯穿秩序文化,强化秩序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形成有序规划、有序建设、有序生产、有序生活、有序发展的现代城市秩序和城市文化,科学有效防控各种风险和事故的发生,实现城市的安全发展。
(作者为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编/赵博艺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