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同
随着考试改革向纵深推进,高考的考查目标和方向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转向在双基基础上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检测。知识能力型考查技术性的操作较多,按照程式训练基本上能够应对高考的选拔;由知识能力考查转向思维审美和创新意识的检测,“双基型”备考思维已经很难应对新高考。从2017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于高考考查提出的要求看,“一核四层四翼”是指导高考命题的依据,并规定把高考考查的载体——情境作为考查内容,以实现考查的要求。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具体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并通过具体、多样的实践活动表现、展示出来。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这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针对“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关于“命题思路和框架”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在“命题和阅卷原则”部分还提出“以情境任务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的要求。从课程标准针对高考语文考查提出的要求看,“情境”已经成为高考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作为文本术语,“情境”指某一段时间和空间作者特定的思想情感在文本(广义)中的投射与反映;而考试评价体系中的“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真实的情境体验就是回归到既定信息围筑场域中的体会和感受,尽可能抵达语料和试题应有的语义情境。高考对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的考查,就是在高考试卷创设的情境中阅读理解语料,思考试题,再按照试题的要求结合语料作答。在语文备考中,重视学生文本情境意识、问题情境意识和答题情境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感知现场语境感的能力,对复习应考非常重要。下面结合对2019年全国Ⅰ卷部分试题的分析,了解三种情境意识在试卷中的体现,以求对高考备考起到积极的点引和启发作用。
首先,在情境中阅读,读出材料应有之义。
全国卷由阅读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两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包括语言材料(命题材料)和问题(试题)。从近几年用作命制试题的材料看,基本上摒弃了散点式、碎片化的语料形式,采取的都是语段语篇的样式。阅读理解的语篇,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段,因为使用了完整的篇与段,表达的意思就相对集中和完整。有了具体语境的设置,材料就带有特定的现场感,考生在相对封闭的语意场中理解材料就容易得多。
就一份试卷看,阅读理解是主体,三篇现代文(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和两篇古诗文(一文一诗)。作为命题材料,五篇文章除了诗歌的结构和内容没有调整,其他四篇不论结构篇幅,还是内容表述都做了适度改编。对原有材料进行加工,主要为了命题和答题的方便。材料确定下来之后,其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也随之固定下来。众所周知,不论是什么形式的材料,写作者在写作时都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其他的意趣融入其中,带有鲜明的个体性和即时性。这些材料用作命题材料,除了保持写作者原有的思想意旨,还附加上命题者选文和命题的意图。对考生来说,阅读理解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才能准确地吃透材料的内容。
2019年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选择了鲁迅先生的《理水》,这是一篇融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于一体,既有历史人物的真实描绘,又有社会现实讽喻的作品。在《理水》中,鲁迅一方面依据史有所载的神话传说,塑造上古时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同时又大胆突破传统历史小说的形式规范,将30年代中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丑陋乖讹现象披上历史的外衣,讽刺性地嵌入上古时代的神话氛围里,刻画了文化山上的学者教授、视察大员、水利局官吏等众多喜剧角色,组成一个古今杂糅的怪诞世界。文章通过神话故事与现实生活对接的方式,在对比中赞颂大智大勇、自苦实干、公而忘私的大禹,意在借古代的英雄人物及其所代表的民族精神的展现,激励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强意识,启发国民直面现实灾难,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精英人物身上汲取力量。通过阅读文本明白二元对立的布局,了解作者行文时处理“故事”与“新编”的侧重点及各自在文本中的体现,理清文本叙事与寄情的思路与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方可理解文本的内容,随之由文本衍生出来的三道题的解答也就有了方向和凭借。同样,全国Ⅰ卷中的古诗鉴赏是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作为一首题画诗,诗歌前三联从不同角度描写画作的技法和艺术水平,最后一联是对画作的评价:首、颔联写画中山水,尺幅有万里之势;颈联写暮景,呼应首联的“苍然”;尾联总结式的感叹,写作诗,谓画中景非笔墨所能传出,既极赞画之神妙,又自惭诗之拙。在诗人以“诗家语”所围筑的诗歌情境中读出每一联的诗中之义、诗人之意,准确把握诗歌整体思想内容与情感,问题解决就有了根据。
其次,在情境中思考,审清问题的命题点。
材料是命题的依据,问题设计都源于材料提供的信息,要么是显性的,要么是隐性的。在作者写作情境、命题人加工过的材料情境和试卷情境中读懂文本的内容,这是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前提。不论是阅读理解题,还是语言文字运用题,前期的阅读必须落到实处,第二阶段的工作——审题才有明确的方向和抓手。
就语文试题考查的形式看,客觀题和主观题是基本类型。自2017年进入高考改革以来,客观题由双选和单选相掺杂回归到单选题的考查样式,即四选一,或正确的一项,或错误的一项。从试题的完整构成看,它由问题支和选择支两个部分组成。问题支就是设定问题的范畴,指出问题情境,提供思考的方向;选择支的四个选项与材料对接,设置具体情境。解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问题情境的要求把文本情境与选择支情境相比照,找出它们的异同,得出结论。比如全国Ⅰ卷的第14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该题是对分析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情感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干,即问题情境中“不正确”是明确指向。四个选项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文本,还原文本情境。从题材看,这是一首题画诗,即用语言描绘画面的内容。既然诗歌主要描写画面内容,而非作者所见的真实景物,那么C项中“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显然与文本情境不符,此中的“一窗”并非现实之物,而是画中之物。
客观题审题要重视情境,主观题更要注意。尽管问答题的题干用语简练,但其或明或暗地提供了解题的关键信息。审题时如果忽视了这些信息,解题就可能跑偏,甚至错误。比如全国Ⅰ卷的诗歌鉴赏第15题: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两个小问题,分别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题面信息看,“尾联”划定思考和答题的范围;“含意”,明确答题的指向,是解释意思,不是赏析诗句;“诗人”,指出答题的角度,是作诗者,不是绘画者;“评价”,确定答题的类型,是诗人对画作的评论,不是鉴赏画作。这四个词其实就是设定了问题的具体情境,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思考,并与文本情境联系起来,解决问题才不会偏移。(参考答案: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比如全国Ⅰ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从问题情境看,“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基本特征”是具体情境。其中,“故事”,要求指出文本叙述的故事依据;“新编”,则要求分析文本以古言今的表现;“简析”,明确答题的类别,是简要分析,不是简单概括;“基本特征”,要求分析文本写作表现出的特色。清楚了这些思考问题和答题的依据与方向,解题就有章可循了。(参考答案:大禹治水的“故事” 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最后,在情境中解题,体现答案的依据点。
“以文答题”是高考解题的基本要求,即除了作文以外,其他所有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材料为依据,不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它们的答案都隐含在材料之中。只有以材料为依据,答案才能经得起推敲,才有可信度。就材料提供的信息看,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在材料中已经明确给出,只需要经过筛选提炼加工整合即可;有的没有明确的信息,但通过材料和问题支提供的提示语,对材料进行综合加工就可以得出结论。
答案从材料中来,就是要求答题时要有材料的情境意识。就是说,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问答题,解答时必须回归到材料中,从里面找到打开问题之门的钥匙,而不是把文本丢在一边,不着边际地思考。就试卷的材料而言,一旦确定下来,整套试卷的情境就确定下来,是固化和封闭的,答题时只能在这个情境中进行。虽然近几年出现了开放性的问答题,要求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分析探究,但仍然要在立足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引申拓展。如果游离文本之外,即使有道理,但由于材料中没有相关的信息,找不到支撑的依据,“合理但不合法”,也不能作为答案。选择题的解答,回归文本,按图索骥,有据可查,意思完全吻合才能正确,形似神不同,也是错误。比如全国Ⅰ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题: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此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从答题的要求看,是选择正确的一项。言外之意,其他三项都是错误的。既然错误,就意味着表述的内容与文本的情境内容在外延和内涵上不完全重合。这就要求把提供的四个选项带入到文本之中,比对文本与选择项之间的贴合度。四个选项,A项后半句原文没有谈及,超出文本的情境,原文只说“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C项的“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与原文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的意思不同;D项中“无须考虑”不符合文意,从“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可知,应该适当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选择题因为给出相应的选择支,只需把提供的答案带入到文本中,比较答案情境与文本情境,根据有无出入决定选项。主观题解答同样要回归到文本之中,根据题干中关键词明确解题指向,从文本中筛选提炼关键信息,然后按照一定规则和顺序作答。如果跳出文本的具体情境,一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答案。只有遵循“以文解题”的原则,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才不至于出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就文言文翻译而言,一词多义性决定翻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果不把需要翻译的句子放回到文本中,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推定词语的意思,很难准确翻译。比如全国Ⅰ卷第13题第(2)小题: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该句中“数”(数量、计数、细密、屡次)、“或”(或许、有的人、或者、有时)、“稍”(稍微、略微、渐渐、逐渐)、“削”(剥削、削弱、削减、削去),四个词简单罗列就有那么多意思,如果孤立地翻译,可以得出很多种答案。可是,把它们放置到原文中,根据前后语义、语境,答案也就唯一了: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文言文翻译如此,现代文也不例外。比如全国Ⅰ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从题干的信息看,“结合材料”提出了答题的要求,必须依据材料;“分析”,答题的方式,不是概括,是分析;“毛里求斯”,指向的是对象;“修复受损文件的原因”,指出答题的方向。明确了具体答题的情境,然后回归到材料中,根据文本提供的相关情境,就能够得出结论。(参考答案: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阅读题是这样,语用题的答案也必须与语料的情境吻合才符合要求。比如全国Ⅰ卷第20题的补写语句题,三个需要补充的语句如果丢开前后语句设定的情境,可以有很多种答案。但是,当把材料提供的解题线索和提示信息串联起来,答题的范围就固定下来,并且是确定的。从材料看第一句根据“所以”可知该句是对上文的总结,按照下文白天和上夜班压力与肥胖的相关信息,就能得出答案;第二句根据下文对糖皮质激素不同水平的分析可知“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变为脂肪细胞”对应的是低谷水平,由此可得出结论;第三句根据“可見”可知该出是上文的结论,根据上下文论述内容推导出该处与“时间”相关。(参考答案:①压力与肥胖有联系;②本来应该是低谷时;③压力产生的时间。)
高考,不仅仅考查的是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更考查思维品质和审美意趣,其中关键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核心。而这些体现在试卷中,就是对“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能力的综合考查。一份确定的试卷,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话语情境场域。考生在固定场域中的思维活动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材料的阅读理解、问题的思考分析、答案的布局呈现,三者相互关联,密切联系。因此,语文备考中,着力培养三种情境意识——文本情境意识、问题情境意识和答题情境意识至关重要。平时的复习,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才能变无意识为有意识,才能变成能力,形成素养。
[作者通联:安徽霍邱县皖西经济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