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在某公司成品运输中的应用研究

2020-08-13 07:23刘鹏
科技经济市场 2020年6期
关键词:交通运输物流管理供应链

刘鹏

摘 要:由于全球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交货周期的缩短、对产品质量的更高要求和降低产品成本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都对企业的内外部经营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对企业供应链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差异化、成本优势和准确的交货期已成为目前各类型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本文以某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和研究了该公司供应链的现状及其相关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对策。为解决该公司物流发货任务先后顺序安排不合理的问题,应用PCA—LINMAP耦合模型较好地确定了产品发货的优先级安排,同时对成品物流成本进行细化分析,提出了成品运输过程中的分开运输或合并运输的选择思路和步骤。

关键词:交通运输;物流管理;供应链

0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市场竞争日趋严峻,企业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如预测市场变化、缩短产品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等,这些都对企业的供应链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差异化、成本优势和准确的交货期是当今国内外制造业普遍追求的竞争法宝。

企业如果想要更好地支持 “随需应变” 的竞争战略,保持其竞争优势以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那么供应链目标就必须调整为:以较高的生产效率、较低的库存以及较合理的物流模式产生高效的产品制造和交付活动,使供应链的价值最大化。其核心和重点在于较高的生产效率、较低的库存以及较合理的物流。

在需求拉动式供应链的成品分销活动中,物流中心每天要安排数以千计的发货任务,需要系统而准切地确定发货任务的优先等级,同时,如何获得合理的运输决策组合也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 什么是供应链

供应链定义为上下游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向最终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网络链结构。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生产”和“延迟生产”的概念演变而来的。供应链追求价值的最大化,即增值的最大化。“领先优势”是指作为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对供应商活动的控制和协调;“延迟”是指将生产活动扩展到产品的销售和服务阶段。对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包括从原材料到产品加工、制造到最终客户的整个增值过程的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七个“R”原则,即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状态、正确的状态或包装、正确的数量、正确的成本提供正确的产品或服务。

在正确的位置,并在适当的时间适当降低客户的总成本,对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包括从原材料到产品加工,制造到最终客户的整个增值过程的管理。如果我們用金钱来衡量价值,那么增加值的最大化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如果将供应链的增值或利润部分视为饼图,那么传统供应链中的每个企业都在考虑如何在饼图分配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份额,从而获得收入。集成供应链中的公司正在考虑如何做大馅饼,这样他们就能得到更多,而精益供应链在企业的具体实施中主要是消除浪费、体验馅饼制作过程。

2 某公司成品运输存在问题分析

某公司为全球跨国公司,其客户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天的订单数逾以千计,不同的订单要求不同的交货期。

交货的准时性会直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顾客满意度不仅会影响自己的重复购买决策,还会通过口碑影响其他潜在顾客的购买决策,从而影响企业或供应链未来价值的实现。在竞争对手拥有越来越多同质商品或替代商品的买方市场中,交货时间和准时往往是客户采购决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通常,交货时间越短,顾客越准时,顾客在这方面的偏好就越高。

与此同时,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可以产生客户特定的需求,且环境条件随时间而变化。当这些需求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时,顾客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订单的不断变化甚至取消。客户订单的变更或取消不仅会影响企业或供应链本身的基本实现,还会导致产生过多的库存。在定制化生产运作模式下,每个产品都是定制化的,一旦库存积压,就意味着有可能报废或者浪费,通常会使其价值趋于零。

送货时间越长,速度越慢,顾客就越不可能做出购买决定。即使客户做出购买决定,客户也可以在合同履行期间随时更改或取消订单。亦或是客户最终维持合同,也会因满意度低而减少重复购买的可能性,对其他潜在客户的购买决策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会增加额外的成本或减少当前或未来的业务收入,从而影响集成供应链价值的实现或供应链价值最大化。

3 供应链管理在成品运输中的应用

目前该公司物流中心发货任务基本上是按照先到先服务的准则,没有系统地根据交货期迟早、距离远近、运输量大小、货物的价值、货物的储存寿命长短以及客户重要性程度等信息对物流调运优先秩序进行分类、排序,从而对于重要客户的货物,物流中心没做出及时响应,给予优先发货服务,最终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同时少量货物的装运受到最低收费重量的限制,这增加了相应的运费和报关费,导致运输成本增加,物流成本上升。

一般来说,成品配送的物流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库存成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报关成本、业务成本、保险成本、物流信息等成本。以公司为例,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和报关成本是影响物流成本的最重要因素。保险成本及物流信息等其他成本比较固定,基本不随物流活动本身的变化而变化。而业务成本比较难以量化,因为交货期的准时性和快捷性对业务的影响会随不同产品、不同客户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使是一个金额很小的订单,如果没有按照客户的要求准时交货,可能会降低顾客的满意度,从而影响他们的重复购买决策。它还可能通过口碑影响其他潜在客户的购买决策,从而影响企业或供应链未来价值的实现。

以某家公司为例,批量装运将受到最低收费重量的限制,从而增加相应的运费和清关费用。如果不装运少量货物,而是采用集中联合运输,可以避免最低收费重量的限制,并提高相应的运输成本,包括运费和海关费用,但这可能会导致交货时间的延迟。据该公司的数据显示:导致交货延迟的原因是加班交货,合并前所需的货物占35.3%。如果小批量减少交货数量,由于这个原因造成的交货延迟的百分比将会更高。因此,不能简单的将小批量发货改为集中的合并运输。

如果要减少因为集中的合并运输所导致的交货期延误,可以选择运输周期性能好的物流承运商,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交货时间,从而降低相关的库存成本。然而,具有良好运输周期性能的物流承运商往往收取更高的费用,从而增加相应的运输成本并抬高总成本。公司的客户遍布全球2万多个城市或地区。如何合并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如果合并不好,不仅会导致运输途中的再周转,延误交货时间,还可能增加周转过程中的运营成本,从而增加总运输成本。针对两个客户订购的两种不同的产品,通过物流分销总成本分析来决定是采用分开运输还是合并运输的服务方式。根据物流总成本函数,通过EXCEL进行计算分析。

鉴于这两个客户都是公司的重要客户,他们的满意度会对公司未来的业务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第一个条件是保证交货时间,再考虑成本。

因此,在上述单独运输和联合运输的组合中,物流配送总成本最低的是保证配送时间不延误,即物流承运人A按照紧急等级进行运输。也就是说,此时的最优决策是将两款产品合并,紧急情况下通过物流载体A将其送到客户处,然后分别发送给两个不同的客户。

在特别注意交货期时,应尽一切努力保证交货期,可通过修正业务成本系数来实现。当交付日期对业务没有影响时,可以简单地将其设置为0,决策能量可以集中在其他因素上。

因此,即使只有两个客户、两个不同的产品、两个物流承运人和两个应急级别,该公司可以就每个客户、每张订单的每次发货进行物流分销总成本分析,来确定是采用分开运输还是采用合并运输的服务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根据客户所在地港口的不同,把发货到同一港口的客户订单进行汇总;

(2)根据每张客户订单所需产品产出时间和交货期的要求,对要求在某一天发货的客户订单进行汇总;

(3)在保证交货期的绝对满足条件下,使用不同的物流承运商和不同的运输等级,根据物流总成本函数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算,从而确定是采用分开运输还是采用合并运输的服务方式。

在这家公司,每天有2万多个订单,假设交货时间是5天,每天有10万多個订单,那么每个订单中的产品和货物的重量是不同的,每个订单所需产品的制造和输出时间也是不同的。在100多个国家和2万多个航运地址,有几家物流公司可供选择。由于各物流载体的时间管理水平、收费标准和报关费不同,从组合的角度考虑,可能的决策组合将达到数千万。但如此庞大的计算和复杂的决策,不能由人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需要更加有效的信息系统来执行这些决定。

该公司目前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完善现有的SAP系统,使其能及时搜集处理订单、原材料、制造、仓储、货运、海关、产品特性等各种信息。同时,利用业务和交货期的历史数据,根据每个成本对业务价值的影响进行相关性研究,建立相关的决策模型,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适时的正确的处理,根据物流总成本函数按照一定的计算步骤确定相应的服务方式,以确保核心客户或高附加值的订单能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被充分满足。

参考文献:

[1]陈栋.物联网下舰船供应链运输集装箱的智能调度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9,41(20):181-183.

[2]黄渊.新技术条件下的运输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09):108-109.

[3]郭志勇.考虑运输不确定的两级供应链库存转运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9.

[4]唐力翔,李雄,黄文强,等.海产品运输到内地的供应链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9,38(04):1-3,21.

猜你喜欢
交通运输物流管理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