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体在多个领域都引发了变革,教育首当其冲。在教育改革中,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最主要力量的艺术教育也必须从历史的沿革中清醒,进入“VR”视阈,融历史、现在、未来于一体,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不容忽视或者说最需要重视的能力是创新;而在教育创新过程中,随着方法的改革,思维方式、师生关系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教育;创新
[作者简介]孙晓青(1969—),女,天津人,学士,新疆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新媒体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创作、艺术美学与影像人类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8-0131-02[收稿日期] 2020-04-07
一、前言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继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应该说,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在当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中,国家、社区、产业甚至各种媒体的边界都开始被消解,艺术的创作方式、存在方式和传播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艺术与非艺术、艺术创作与艺术传播之间的界限也在逐渐模糊。艺术创作的创新有了更为广阔的领域,艺术教育也必须面对这一改变而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
二、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和艺术教育的特性
20世纪初,给原有的传统艺术领域带来剧烈震荡的是达达艺术、未来艺术、超现实主义运動等等,它们否定了艺术的制度化。今天,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再一次给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当代艺术创作、承载和传播的原有定义都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可以说,艺术已经与新媒体技术完美融合,艺术的创作者、传播者和欣赏者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表达的平等使得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无限的延伸,人们用鼠标甚至就可以完成各种艺术符号的叠加、重组然后呈现在各种媒介之上。艺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与各个学科,甚至科学相结合,从而衍生出新的艺术门类。
(一)跨媒介、跨学科性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已经由过去艺术创作的辅助手段逐渐变为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段。胶卷冲印已经成为摄影专业学生在学习摄影史时才会提及的内容,而那些曾经让创作者激动、让欣赏者感动的摄影效果,只需要通过电脑制作软件就可以实现,而且最终的效果一再拓宽人们的视觉体验;电影这个大荧幕艺术也因为可以用手机作为拍摄工具而发生着巨大改变,只要你愿意并且付出努力,你就可能成为导演;今年《囧妈》在移动客户端的首发更是打破了电影发行的原有规则,与其说是突发疫情带来的应对性变化,不如说是其背后势不可挡的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改变。
(二)艺术创作“去中心化”
人类的直立行走能力帮助人类拥有了万能的双手,人类用它创造着自己的理想生活,美和艺术由此诞生。人类对美和艺术的追求如此强烈,经过上万年的积累、发现和创作,逐渐形成了艺术创作的中心群体—艺术家。从此之后,艺术的门类更加清晰,艺术创作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创造,终于搭建起了人们精神领域宫殿的框架,并日臻完美;非艺术创作中心的人们找寻着自己通往这个精神殿堂的路径,并不断体会着其中的美妙。然而新媒体介入艺术之后,传统艺术逐渐被颠覆,各艺术门类中的宏大叙事被解体,人们不再满足于原有的欣赏路径,而是人人都可以通过软件、通过技术去成为那个虚拟的“艺术创作中心”。有人给“蒙娜丽莎”加上了自己认为漂亮的围巾,或者学达利的样子给她画上了两撇小胡子;通过软件就可以让赵州桥的模样出现在自己的画作当中等等。通过软件的广泛使用和符号的叠加,艺术创作变得简单、统一而平面化、同质化。
(三)艺术教育中师生关系发生改变
古往今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尤其是艺术领域,学生艺术创作的思想、方法的获取首先是传承,继而才是创造,教师是学生绝大部分知识获得的来源。这一状态如今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时代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时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在学生获得的所有知识和信息中的比重日渐减少,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而且正在向参与者转变。如果仅仅以获取课堂相关知识信息为最终目的,那么学生们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获取,这些曾经标志着崇高地位和价值的资料、知识、信息、经验已不再专属于某些人。那么,新媒体时代还需要教学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教学方式和目的必须发生转变[1]。
三、应试教育体系下艺术教育的局限性
(一)缺乏创新
回顾我女儿在幼儿园的美术课,我注意到教师通常要求孩子们在上美术课之前买彩色水笔和一个画本,这个画本上通常有很多粗略的素描,从简到繁;有时教师甚至可能要求用与示例相同的颜色着色。从这段经历可以看出,这样的做法不太可能给学生提供表达的空间,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从小就具有的创造力的发展。而学校作为一个最为关注学生教育的机构,往往有一种固定的心态,认为智力是静态的,否定了学生创造力的增长潜力。一旦有了这样的认知,学校和教师就会忽视创造的可能性。我们习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向学生传递信息,而自我表达和发展对学生的发展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二)对已有技巧的过度依赖
强调技巧最好的例子是各种“特长培训班”和“考前培训班”。“考前培训班”是在艺术考试前一年或两年的课后艺考培训班,这有助于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考试。这种班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培训课程的重点是学习考试技巧,而不是表达你的创新才能。学校的“专家”教师通过总结以前的考试来预测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可能需要面对的各种技巧问题。学生和家长都对这门短期课程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得更好。在这样特定的规则和限制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使没有被扼杀,也是有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他们非凡的创新能力。
四、新媒体背景下艺术教育的技术化倾向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上课只要有数字化屏幕和电脑即可搞定一切。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让学生了解无限缩小和无限放大的艺术作品,学生也可以亲身体验到与作品的零距离接触。这些技术让教学和学习变得多姿多彩,但又因为过于轻而易举,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的抽象思维能力、经验总結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引导和分析作用以及教师的个性化理解与讲授,而这其中的思考路径与方式往往会给学生的创作思维以实例的带动和激发。有一种方式,相对比较好地克服了这种状况,那就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解决了传统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导的现象,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但即便如此,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也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技术展示上,而忽略了个体对于创作创新的理解和追求。
五、新媒体时代艺术教育需要做出的改变
过去的很多年里,教师的本职工作,被传授固定的知识所限制。而实际上,教师与学生情感的沟通、思维方式的引领和价值观的引导更为重要,但教师的这一作用很久以来被传递知识这个任务所掩盖。
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他们只要动一动手指,就可以获得海量的信息,但是对这些知识点和信息,要适时地进行质疑、批判和筛选,而这恰恰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鉴别能力的培养过程,这会成为学生重要的能力和品质。有一句话叫教学相长,在新媒体时代特别凸显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在教师确定了课堂的方向之后,他只是一个参与者,有大量的信息来自于学生,而这些信息则是学习和创造的开始。因此不如说是新媒体的发展让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教师真正回归这项工作最原本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艺术教育作为超越形式手法和文化疆界的一种教育手段以及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必须意识到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必将带来不同的艺术教育教学,我们应该在艺术教育中赋予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并在创造性的维度内带领学生学习和发展。我想,如何从以模仿和技术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结构转向创造性引领的教育教学方法,将是今后艺术教育所应努力发展的方向,并最终积极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社交技巧,与创新型社会的需要所吻合[2](P102-105)。
参考文献
[1]郭华.新媒体时代的教学及教学变革[J].中小学管理,2014, (12):4-6.
[2]艾伦·维纳,塔利亚·R·戈德斯坦,斯蒂芬·文森特-兰克林. 回归艺术本身 艺术教育的影响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02-105.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in Art Education in New Media Age
SUN Xiao-qing
(Deparment of Media, Xinjiang Arts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00, China)
Abstract: New media has brought about changes in many fields, and education is the first to bear the brunt. In the education reform, art education, as the main force to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must also be sober fro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enter the "VR" perspective, and integrate the history,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In this process of change, innov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ability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with the reform of methods, the mode of think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ll undergo profound changes.
Key words: new media; art education;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