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题化走向专题化

2020-08-13 07:07寇玉菊喻德琴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专题学习教材艺术

寇玉菊 喻德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学生在语文课程方面的原有基础和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诉求各有差异,各地方、各学校的条件也往往各不相同,因此,教材应在明确体现对每个学生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展现适度的开放性,让学生根据各自情况作出选择,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选择、调整和开发的空间。”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正是依照这一要求,给予了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的权利和空间,从而使教材实现利用优势最大化。

重庆作为第二批进入新高考的省份,将于2020年秋季,从高一年级起开始使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统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用“守正创新”四个字来概括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和使用特点。他认为,统编版教材努力去“守”的,是中国语文教育传统的优秀成分,是十多年来课改的得失经验,是以往语文教材编写值得借鉴的东西。用好这些资源,吸收这些经验,化为新教材的筋骨血肉,就是“守正”。使用新教材,改革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身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和更新。特别是课标建议的三大类别,列举了22种文体,高中阶段是无法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的,因此,要遴选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文体,确立重点专题,进行专题学习。

新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人文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新时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长的需要,涉及面宽;学习任务群是单元组织的另一条线索,每个单元都有设计若干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以保证语文工具性的落實。

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任务群要求、核心素养的落实以及地区的学情,笔者认为,对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可以适度从主题化走向专题化,对教材进行适宜的二次开发,创新使用,以达到优化教材和教学的目的。笔者将以必修教材下册第一单元“诸子文章和史传作品”为例,阐述此专题教学的开发过程。

一、抓好一个点,作为专题学习的切入点

专题教学的先行者,深圳新安中学吴泓老师认为,专题学习的材料为学生从整体上学习经典、实现“言意互转”“言意和精神共生”提供文本保障,其主要特征为经典型、现代性、整一性和开放性。必修教材下册第一单元“诸子文章和史传作品”的文本特质和任务群要求正好契合了这一特点。而这一单元专题教学具体的学习切入点很多,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教师该如何确定专题学习点呢?根据教材本单元“单元说明”“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要求,笔者主要从生成思想(儒、道思想)和能力培养(说话艺术、刻画人物)两方面着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生成思想为副线开展专题活动,而能力培养的生长点着重放在“说话艺术”上,以“说话艺术”的学习带动人物性格和儒道思想的生成。

语文学习内容博大精深,教材的二次开发,教师必须首先为专题学习抓好一个点,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才能找到突破口。笔者选取了《烛之武退秦师》,以“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退兵”为抓手,分析烛之武出色的说话艺术。

师生赏析烛之武言辞之妙:

首先展示态度: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句示弱,自然地使秦穆公放松了警惕,以退为进;

其次分析利害:始终站在秦国的角度,分析亡郑利晋,存郑利秦,可以“共其乏困”;

再次挑拨秦晋:晋国忘恩负义,贪得无厌,会给秦国带来威胁。

总结:烛之武的言辞立足现实,纵横历史与未来,着眼秦晋郑三国的位置关系和利益纠葛,情理兼备,步步深入,最终说退秦师。所以,《孙子兵法》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其实此文中,这种高超的说话艺术,不仅仅是烛之武一人具有,郑伯、佚之狐(学生戏称“一只狐”)、秦伯、晋侯都是说话的高手,而从他们的说话中,都能透露出他们各自的性格,他们都是大智大慧之人。

二、拉好一条线,延伸专题学习的主题线

由点到线,是专题学习的必由之路。在“说话艺术”这一专题下,课堂也由《烛之武退秦师》延伸到单元其他篇目。其他篇目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鸿门宴》,这四篇课文如何统整于“说话艺术”这个点呢?笔者围绕这几篇文章分别设计了一组问题: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孔子的几个弟子是如何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

2.孔子最赞同谁的想法?他是如何表达的?

3.“夫子哂之”,这代替说话的一“哂”,引发了怎样的蝴蝶效应?

4.阅读《论语》中几个弟子最终成就的语句,试从教师说话与学生未来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二)《齐桓晋文之事》

1.孟子为说服齐宣王,他从什么话题入手?

2.为什么孟子要说到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不忍之心?

3.孟子是如何得出国之本在民,百姓衣食无忧才是王道之本的主张的?

(三)《庖丁解牛》

庖丁,一介区区厨师,如何能在梁惠王面前侃侃而谈?

(四)《鸿门宴》

1.在这篇文章中,你觉得最紧张的地方在哪儿?

2.在整个事件的发展中,刘邦哪句话如果说得不当,就可能被项羽杀掉?

3.文中有众多人物,都有各自说话的艺术。你最欣赏谁?为什么?

通过这一连串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学生从“说话艺术”入手,基本能厘清人物话语背后的性格以及他的思想倾向。如对“夫子哂之”,这代替说话的一“哂”,引发了蝴蝶效应,弟子们说话一个比一个谦虚,但有的话并不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从弟子最终成就看,践行儒家主导思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反而是一个不及一个,真可谓一语成谶。如对庖丁在国君面前的侃侃而谈,学生则可以思考说话的底气从何而来——那就是过硬的本领,精湛的技艺,可让你成为自己心中的君王,何惧面前的君王!

这一条“说话艺术”的线,让学生有思考、有思想、有见地,学习就会厚实、广阔、博大。

三、辐射一个面,拓宽专题学习的延展面

新课标对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有这样的阐述:“语文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可以是纸质文本、也可以是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专题学习更是需要开发各类课程资源,成为学习的必要补充。

学习本单元,还可以拓展与说话艺术相关的学习资源,如阅读文本《触龙说赵太后》,让学生感受触龙说服赵太后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说话艺术;观看《挑战主持人》栏目巅峰对决的几个辩题,如“说话的言之有物与言之有理”“好的主持人需要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讲好中国故事,内容重要还是方法重要”,从说话的方法层面拓展到内容层面;讨论班级QQ群发生的说话现象,生活中的对话,以及新近发生的网络评论等,探究说话的技巧。

例如,笔者家庭餐桌上的神对话也可引入学习:

PPT出示:某天早上出门前顺手把厨房门关了。中午回家,门依然关着。(牛奶放在厨房)

中午餐桌上的对话。

我:儿子,早上你喝牛奶没?

儿子:喝了呀。

我:那厨房门怎么还是关着的呢?

儿子(意味深长笑):因为我长了后手的呀。

(我大笑)

餐桌上的某人一臉黑线……

结论:说话注意幽默与潜台词。

PPT出示:近段时间,某位48岁知名语文教师辞职,引发网络热议。而网友的一则帖子引来一片骂声。

“一个本土语言教师牛逼哄哄个啥,要狠,在理科上牛一把。”

结论:说话要注意分寸与对象。

说话的范围很广泛,如现实中正式场合的演讲、面试、辩论、主持等,非正式场合的现实聊天、网聊、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如何留言等,要把“天”聊活而不是聊死,都要讲究说话的艺术。

专题学习讲究读写共生,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读的层面已经基本完成,学生也对“说话艺术”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大致可以提炼出以下的观点:如说话要注意场合、对象、分寸;要多思考,“三思而后言”;要有智慧、幽默,留白(潜台词);既要言之有物,也要言之有理;既要注重内容,也要注重方法;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要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思考……这样,学生完成一篇议论文,既有了中心观点,也有了诸多分论点;不仅有了观点,而且有了写作的素材。这样专题学习下写成的共生文,更具有价值。

孙绍振先生曾言:“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通过对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二次开发,孙老先生提到的这个问题应该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此次由主题化到专题化的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读文,还能学会说话,更能学会作文,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笔者认为,用好统编版教材,将“人文主题”与“专题学习”,“生成思想”与“能力培养”双线并举,应是今后一段时间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通联:寇玉菊,重庆进盛实验中学校;喻德琴,重庆万盛经开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专题学习教材艺术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省妇联召开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教材精读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腰痛专题学习的必要性
物理专题学习的“分类+变式”设计——以直流电路动态分析专题学习为例
纸的艺术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