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叶军
摘要:本文阐述信息技术对内控体系建设的影响,并在充分分析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现状的情况下,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明确内控目标和建立监督机制两个层面,提出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策略,以期使企业内控体系内容更加合理,助力企业实现内控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引言
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为其良好发展提供全新的活力,同时也使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保持企业在市场环境中良好的竞争力,大部分企业开始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内控体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阻碍。需要企业在了解问题要求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内控体制改革,为内控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一、信息技术对内控体系的影响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企业加快信息化改革的进程。而要想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中完成转型,就要主动调整发展方向,创新管理制度和经营模式,以便形成全新的发展机制和运行体系。一方面,企业内控体系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不断提升各项工作的运转效率,实现对各项工作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企业各岗位的工作都能够得到创新转变,并实现对工作职能的合理划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线上的实时沟通,更加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完成企业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例如产品的运输,利用网上订货系统来减少产品出库、上架、运输等环节,并将所有工作流程放置在系统中完成,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同时降低产品运输的成本,提升产品的运输效率。另一方面,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对内部控制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作,工作人员作为应用的主体,只有在二者相互配合和帮助下才能够实现运转效率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还要掌握正确实用信息技术的方法,结合发展现状制定信息系统的运行制度,更好的发挥信息系统的价值和功能。同时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各项工作内容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系统的过于开放会使企业信息受到一定程度安全威胁。部分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操作的失误,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运行风险,为企业在全新环境中健康稳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现状
(一)企业内控体系不健全
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的主要手段,对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作理念的转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企业所制定的评价体系不能涵盖各项工作,主要的工作流程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疏漏,无法保障体系的真正落实。同时,部分企业将经营重心放到提升经济效率方面,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只是对管理规定的摘抄,不能结合实际工作状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活动。容易造成非法交易和虚假经营状况的发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与进行。其次,对于企业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的评估,存在主观意识上的不合理性。企业大部分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不足,在面对信息化改革时,容易出现无法依据信息化流程开展相关监督和管理工作的问题,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失去原本的价值。只有在经营风险真正发生时,才能够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并对其进行评估,无法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很难保障企业经营与运转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二)内控信息化建设风险较高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环节为制度的构建,尽管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能够进行制度的安排,但在执行过程中对内控制度内容理解不到位,认为只要不出现信息录入的错误,就能够实现工作整体效率的提升。但是,在此过程中大部分人员对内控信息化建设风险了解不够深入,面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流程,一旦出现主观意识上的疏忽,就会造成信息的错误和偏差。影响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容易造成管理层决策的失误,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外部人员多利用网络系统进行信息的传递,使传统数据变成数字化的符号,更容易遭受到网络病毒和黑客的攻击,造成企业重要信息的泄露和随意篡改,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带来更大内控难度。
(三)企业资金结构设置缺乏科学性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针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应注重在细节上进行处理与运作。但目前,大部分企业在财务结构设置上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项目投资、经济效益提升将产生深远影响。尤其针对企业的巨额贷款,倘若不能最大化提升资金使用率,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没有明确设立资金管理的具体流程与制度,导致资金比例出现失控局面,不仅展现出现金流向模糊的问题,还加剧了企业的经济负担。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建立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并能够充分发揮信息技术优势,进一步优化资金管理制度。促使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获得有效完善与丰富,为企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控体系的
构建策略
(一)明确内控目标,规范内控流程
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更新内控管理手段,完成内控信息化建设,以改善传统内控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创新发展进程中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制度作为内控建设的基础保障,是内部控制人员实施控制手段的主要参考。要想完成工作方式的转变,就需要企业管理层人员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管理条例制定完善的内控体系,并在体系中明确内控目标和工作范围,为完成企业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提供帮助。首先企业客观的分析内外部环境,在了解内控工作流程的基础上,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制定内控管理目标。并划分管理人员的职责,保障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协助企业达成经营的整体目标。其次,企业要细化内控管理内容,结合主要工作节点设置会计核算、税收管理、信息整合、资金使用等精细化的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保障信息的实时传递,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环境的优化。最后,企业应建立内控管理平台,为各部门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提供途径,同时能够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促进与监督。在利用平台进行管理过程中,企业能够针对运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整理,更好的预判市场动态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二)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第一,企业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和管理结构。可具体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应设置独立的董事会,并赋予董事会成员对各项决策实施监督手段的职能,以保障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同时维护企业股东的各项利益。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董事会成员的管理地位,明确董事会的权威性,并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内控氛围,保障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落实。第二,强化企业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与内控工作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在企业中形成监督管理的网络,进一步保障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可在企业建立审计委员会或审计部门,组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审计团队,监督和评价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同时及时发展企业内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的建议,保障内控工作顺利运转。第三,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持续性的监督工作。企业可在内控系统中设置监督管理的模块,便于董事会成员和管理人员对内控工作流程的实时监督,及时了解企业整体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内控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在出现数据异常和管理风险时,系统应发出预警并提出改进方案,以供管理层人员作为参考,及时完成对问题的处理和解决,降低企业运行的风险,增强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全面实现降本增效
企业的经营模式与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务内部体系的构建指标。而企业自身资金结构与资金的使用方面,都会因管理范畴的拓展而增加工作难度。繁杂、大量的财务数据,对管理人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提升都带来一定挑战。而企业若想改变目前存在的财务问题,应积极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并通过制定科学的资金支出审批流程与具体工作内容,更加有序地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同时,在构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应科学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通过细化财务工作内容,设置与之相匹配的工作制度与规范,确保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发挥作用。例如,企业可将所有财务数据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并在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系统中分别设置财务支出、借贷还款、投资项目、日常管理等工作模块。并严格按照工作流程与制度,在线上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与分享。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财务的透明管理,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全面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依托于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结合线上办公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丰富与完善。对资金结构进行科学设置与优化,促使财务形成健康、稳定的资金流。通过投机资本的合理化调整,运用降低资本的形式,积极优化资本结构,从而通过构建更加科学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工作理念和工作内容都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要想在全新环境中获得更大的發展空间,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加强内控信息化建设,并发挥管理者的监督作用,保障内控体系的落实。最终保障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下科技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市场,2019(31):83–84.
[2]顾力为.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路径及风险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9(14):47–50.
[3]刘涛.企业会计内部信息化控制体系的构建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7(24):131–132.
[4]金未艺,赵彦伟.基于“信息化实现”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0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