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新民晚报》一则外事新闻风波

2020-08-13 07:21杨永义
世纪 2020年4期
关键词:叶飞新民晚报新华社

笔者今年84岁了,虽然耳不聪眼不明、走路带拐,但脑子还可以,每天读书看几个小时,还能动笔,不时有“豆腐干”见诸报端杂志。最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件我亲身经历的往事,现在回忆起来,既惊险,又有趣。

那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访华,按双方协定:访华最后一站去福建会见叶飞上将,然后就在福州回国。

叶飞上将是我人民解放军中唯一的一位华侨将军,他不仅在国内战功赫赫,而且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侨众多的地方很有威望。苏加诺会见后很高兴,回国时,叶飞将军亲自去机场送行。那天外事活动结束是上午,新华社中午就发了电讯稿。《新民晚报》收到后立即发排,当天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刊登。

《新民晚报》刊登新闻速度之快,在全国新闻单位是出了名的。何况这条外事新闻又是新华社发的。报纸大样出来后,报社校对组郑霞光校对发现了问题,他赶快找到当时的编委兼新闻组长沈毓刚反映。老沈是老报人,经验丰富,为人谦虚,觉得是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叶飞将军是福州大军区的司令,是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当时各省委一把手都叫第一书记),为什么新华社电讯稿中称他为省长?沈毓刚同志马上叫人去资料室查资料,同时又亲自打电话给新华社上海分社,请他们通过内部电话请示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新华社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权威通讯社,各地方新闻单位如采用其稿件不能改动一个字,如果确实要改动必须征得总社的同意。

当时的通信条件无法跟现在相比,上海分社的同志很帮忙,但时值中午,联系不到总社负责同志,本报资料室一时也查不到真实情况。晚报的截稿时间和出版时间一直抓得很紧。正巧,那天总编辑束纫秋在市里开会,一时也联系不上,怎么办?老沈也急得团团转。这时,不知道谁出了个主意:杨永义有这个特长,各省市、各大军区、中央各部门的一把手姓名他全部记得,一个不错。老沈赶快叫人把我找到编辑组,不巧,我恰好外出采访还没回来。几分钟后我回到报社,走过编辑组门口被他们发现了。沈毓刚一把拉住我,说明情况后,我笑着说,叶飞将军在福建确实是三个一把手,新华社电讯稿不错。这时大家如释重负,问题解决了。可是我却说:“叶将军三个一把手确实,我说的完全负責。但是,为什么只提他是省长,其他两个非常重要的职务为什么只字不提,我就无法知道了。”老沈和其他在场的人一下子冷静下来,觉得问题不简单。

怎么办?时间一分一秒地很快过去,老束这位一把手还没回来,又联系不上,报社的排字、制版、压型、机印各道工序都停在那里等候。

老沈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可见他急到什么程度。这时,他面前的电话铃响了,老沈赶快拿起电话,果然是救星到了。新华社上海分社电话告知:总社说电讯稿不错,印度尼西亚不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因此,叶飞同志以省长的身份欢送苏加诺是正确的。

报社上下一片欢腾,各部门立即行动,抓紧时间出报。由于大家的努力,报纸出版虽然晚了一些,但还算正常。老束回来后,老沈向他汇报,老束肯定他和大家的努力,一再强调:外事无小事,今后还是需要谨慎对待。老束还说,他和杨永义同在一个小组,早在过组织生活时,就知道杨有这个特长。

从此,这件事使我获得了一个美名绰号,这里就不提了。

(作者为《新民晚报》资深编辑)

责任编辑 周峥嵘

猜你喜欢
叶飞新民晚报新华社
哲理漫画
“子弹头”背后的故事
90后,再出发
《新民晚报》90载光影里的历史记忆
叶飞一生担任的职务研究
扬帆正当时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天下第一
野人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