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高考命题理念更加科学、合理,题目的设计更加灵活,诗歌鉴赏由过去重点考查学生诗歌基础知识转向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诗歌的真实能力。对于这样的变化,有很多考生感觉不适应,导致得分较低。笔者研究部分考生的高考试卷,还原考生的阅读过程发现: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要么走马观花,观其大意;要么主观臆断,误读意象;要么限于局部,不及整体。纵观这些问题,充分暴露了考生对诗歌文体特征的认识不是很到位,思维方式简单,因而不能深入诗歌文本,更不能把握好诗歌的鉴赏。针对这些问题与情况,笔者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就高考诗歌鉴赏做一些探索。
一、细品虚词,解开诗人真实内心的切入口
就汉语的语法特征来说,虚词也担负着重要的语法任务:协调句子的结构、补充情态时态、传达情绪语气等等。我们如果把组成句子的基本构件说成是实词的话,那么虚词就是贯穿各个构件之间的经络。在现实的用词中,虚词不虚,虚词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实词,在诗歌文本中,虚词更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关键所在,不容我们半点马虎。在诗歌鉴赏中,生动、鲜明的实词常常是考生关注的重点,相比较而言,不具备独立语法功能、没有完整意义的虚词,我们的考生往往在备考的过程中忽视了。
2017年全国III卷对白居易《编集拙词,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的考查,这个考试题主要从“戏赠”入手,要求考生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我们从考生的答卷来看,大多数考生能够把握住“戏弄友人,与朋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和“夸耀自己,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夸”这两种情感。但是多数考生不能解读出诗歌在戏言中透露出对自己现实情况的不满和自嘲,甚至有的考生误读了文本,给出了“豁然开朗、淡泊名利”的答案。
我们细细分析导致考生理解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这句诗词的理解有误。因为这句诗没有什么生僻的字词,考生比较容易简单去观察其字面的意思,提取出“世间富贵”“无分”和“身后文章”“有名”这几个信息,由此得出“淡泊名利”和“自信”的判断。但是考生在这里却忽视了诗句中共最不起眼的、确实很重要的两个虚词——“应”和“合”。
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多年来被人们称为修辞炼字的经典。在这里,我借用这个例子,在学生津津乐道、反复推敲、多次修改“绿”字的同时,开始追问“绿”字前面的虚词“又”的含义。“又”这个虚词,既可以表示重复继续,又可以表达循序渐进,还可以表述为矛盾转折。由此可见,一个“又”字含蓄而微妙的道出了王安石千回百转的内心——被罢免丞相之后官复原职的欣喜、他所倡导的新法得以继续执行的强烈期待、以及政治险恶屡遭挫败之后的重重顾虑。
细细品味虚词,学生会体验到诗歌丰富细腻的情感和思想。这里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重新思考“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中的“应”和“合”,指导学生细细品读后比较:为什么用“应无分”,而不是“本无分”,如果用“本”字,那么就是人世间的富贵本身就是无己之分,会道出一种冷静、释然,诗人就会有了豁达超脱的感受。如果用“应”字呢?“应该”像是猜测,又好像是断定,可以理解为“这人世间的富贵恐怕的确没有自己之分了”,词语意思的矛盾透露出诗人复杂纠结的情感,猜测是一种心有不甘的心酸,断定则是诗人对现实不公的愤怒。读到这里,有的学生就会联想起鲁迅的名句“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虽然鲁迅的文本和诗歌文体不同,但是通过迁移拓展能够读出学生对虚词是解读作者情感的入口的认识会更加深刻,而且鲁迅句子中的“大约”“的确”两个虚词连用的手法,也给我们创造了新的教学机会:白居易诗句中的“合”可以理解为“应该”,那么为什么诗人在一联内连续两次使用表示“应该”的虚词呢?我們从散文到诗歌,学生会在比较中体会到两个虚词并不是简单的对仗,而是作者微妙情绪的体现——作者面对现实,不甘心的愤怒只能化解为无奈的自嘲;如果在不久的未来,能够赢得千秋万代的名声,作者在自负中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安慰呢?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坎坷人生的心理补偿?
由此可见,虚词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它是解密作者内心的入口,并不是轻飘无力的,甚至有的时候是一字千金的。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粗疏的阅读习惯,细细品味诗句的虚词,才能真正打通诗句的关节,才能在细微之处聆听到诗人内心真实的声音。
二、由“意”及“象”,读懂意象背后的真情实意
意象是古典诗词的重要的元素,我们分析“象”的特点,探究它所寄予的“意”,是鉴赏诗歌的基本途径与方法。但是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侧重对“象”的揣测,而忽视了对“意”的探究。
2018年全国I卷第15题,要求分析李贺《野歌》这首诗中的最后两句“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的含义。从那年高考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考生都武断地把“寒风”“烟濛濛”两个意象判断为阴冷、迷茫不清的意思,并且生硬地用“知人论世”来解读诗歌,把此句解读为“感叹时序更替,对未来感到迷茫”。这是一种简单机械地对“象”的逆推、以读者的阅读经验代替作者的意志,其实是忽视了抒情主体的一种典型表现。
“诗言志”是我国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的特征,每首诗歌的背后都矗立着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诗歌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以“读人”为导向,明确指出要先沉浸于文字之中读出抒情的主体,然后凭借主体去感知诗歌的真正情感与理蕴。以《野歌》为例子,读懂尾联的关键在于“看即”两个字。“看”是抒情主体的动作,“即”就是“立刻”的意思。由第三句“麻衣黑肥冲北风”可以知道这个时候正值寒冬,可以预见“看即”就是写抒情主人公以自己的眼睛观看景物所产生的遐想。那么,为什么不是“春风又变为寒风”也不是“春风又变为细柳”?我又慢慢引导学生通过替换比较,从时间变化的顺序(从冬天到春天)和诗歌措辞判断出诗歌的情感是积极向上的。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诗句,还原抒情主人公形象:这是一个手持鸦翎羽箭山桑弓,却要仰天射落衔芦鸿之人;这是一个无论身处何境,依然肥衣冲风、开怀畅饮、纵情高歌之人;这是一个志存高远、敢于斥责天工之人!我们读出了作者的真正情怀,然后回到尾联,看到条条春柳瞬间抽出新芽,柔软的枝条摇曳多姿、嫩黄的新芽笼罩在大地……从这里看出,这哪里是作者迷茫痛苦?这分明是希望、是期盼、是坚信,文中洋溢着诗人在困境之中不甘沉沦的乐观之情。
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思想的装饰,是主客观融为一体的形象。所以,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做到眼中有象,还要做到心中有人。不能靠自己的主观意向去片面分析意象,而是要老老实实去品读诗句,见到诗歌背后真正的“人的精神状态”,再以人观景,才能读懂每一处景物背后隐藏的深情。
三、整体把握,方能悟透全诗
诗歌的语言和一般文体的语言是不同的,它高度凝练、灵动跳跃,这不但是诗歌魅力所在,更是学生阅读诗歌的困难所在。
2019年全国II卷考查了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学生阅读的障碍主要在于頸联。正如第15题题干所描述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场景,和其它的写法是不同的”,“垂纶”“雨”“鱼乡思”等象征性意象的组合比较难懂,考试之后学生坦言,很难读懂颈联的意思,只能把“垂纶”“渔乡”“雁”的常见意思拼凑在一起,写下“表达了作者因为现实困境而产生归隐闲居的愿望”来作答。
那么,我们怎样解读诗歌中那些难懂的诗句呢?考生主要问题在于被凝练的词句和跳跃的思维束缚了,陷于局部的纠结中不敢回答,有的考生甚至跳出文本,挪用外部资源,曲解这首诗的意思。我们找准了学生认知的缺漏,只要对症下药,指导考生要关注整体,不能局限于局部就可以了。一首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果把字词放在整首诗中去理清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联系,在互证互鉴中就能解开诗歌文字隐藏的秘密。
《投长沙裴侍郎》这首诗的标题中“投”字就表明了这是一首投赠诗,从“谒孔门”带有明显干谒特点的语句中,也能够判断出这是一首“自荐信”,我首先指导学生明确干谒诗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通读全诗。全诗首联语式豪迈,虽然写自己出身卑微,但是坚守正义;颔联直言不讳找寻捷径,再次强调不媚权贵的决心;尾联表达了诗人刚直的气节。这三联表达诗人渴求引荐的愿望,反复强调自身的人格操守,但是学生也发现了疑点——作者的笔法未免过于直白,似乎和干谒诗委婉含蓄的特征不相符。这样的思考和质疑,正是解读颈联的基础。站在全局去审视颈联的功能,是体会模糊晦涩诗句的最好的添加剂,不但舒缓了诗歌节奏,还形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这是诗人现实处境和内心矛盾痛苦的表达,也是诗人追求仕途无路可循的无奈叹息。
我们把定点细读和整体阅读相结合,站在整首诗歌的高度,细细品味诗句的结构和章法,才能透视诗歌的内在肌理,洞察诗歌中真实而丰富的世界。
鉴赏古代诗歌,我们在教学中,除在诗歌阅读数量上强调积累外,更要在阅读技巧上指引学生,只有学生在量上有突破,同时在方法上掌握了解读诗歌的钥匙,让学生细细品味文本,深入文本,学生才能获得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和准确的解读。
王俊杰,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