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欣宇 李鑫 胡威
摘 要:以经济学、管理学和体育学等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军运会对武汉市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军运会的举办会促进武汉市经济发展;提升武汉市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城市风貌;推动武汉市体育产业发展;提升武汉市知名度,打响城市品牌等有利影响。针对军运会对武汉市城市发展的启示和借鉴进行分析。
关键词: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市;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6.022
0 引言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27日在中国武汉完美落幕,这是我国第一次承办综合性国际军事赛事,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作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军人运动会的承办城市,武汉,向世界展现了它的形象与综合实力。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主席赫尔维·皮奇里洛,评价武汉军运会为“历史上空前的成功赛事”,而武汉也通过这一国际体育盛会在各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通过搭建军运会对武汉市城市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恰当可行的基本分析模型,并结合军运会实际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了问卷的发放、数据的采集和实地的考察,多维度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军运会对武汉市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此来为今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提供一些参考。
1 武汉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2015年5月中国成功申办2019年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市获得承办权。自成功申办军运会以来,进入“武汉时间”已四年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实现了“给世界一个最赞的军运会”的承诺。
武汉,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区位优势突出,科教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武汉也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高校云集,人才济济。军运会的很多赛事都在武汉高校内举行,涉及的志愿者服务也多由高校师生承担。作为一届国际体育赛事,志愿者数量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武汉大学生,就是此次军运会志愿者的主力军,服务于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赛选手和游客。
武汉全城涌动体育浪潮。自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武汉开幕以来,武汉每年都要申办和承办15次以上全球性、洲际性、全国性体育比赛。除了汤尤杯、全国智力运动会、篮球世界杯、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等大赛之外,号称武汉“五马”的“汉马”武汉马拉松、“水马”武汉水上马拉松、“赛马”武汉国际赛马节、“天马”世界飞行者大会、“铁马”中国汽摩运动大会,更让武汉体育赛事近年来渐成品牌,武汉作为一座“运动之城”正在迅速崛起。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019年10月27日在中国武汉举行。为期10天的赛事包含射擊、游泳、田径、篮球等27个大项、329个小项,来自109个国家的近万名军人报名参赛。这是世界军人运动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的一次运动会,也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
武汉军运会是我国首次承办的综合性国际军事赛事,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承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盛会。对标世界一流,看齐奥运标准,不仅如此,武汉军运会也创造了军运会史上的多项“第一”:竞赛项目为历届最多,举办规模为历届最大,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城市举办了所有的比赛项目,历史上第一次集中新建运动员村。
2 军运会对武汉市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2.1 有利影响方面
2.1.1 促进武汉市经济发展
武汉作为祖国的地理中心,多年来经过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具有战略中心的重要地位,尤其是此次军运会的举办,给武汉这一座新一线城市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座城市,自然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发现其经济价值进行大规模投资,从而推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消费,最终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武汉市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GDP突破万亿的城市。军运会筹办期间,武汉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22321亿元,比去年增长74%。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985534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425万人,比上年增长107%。
2016年,武汉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2517.44亿元,2017年为2686.34亿元,2018年为2780.01亿元,2019年为2966.27亿元。军运会筹办期间,武汉市逐年增加的房地产投资额,为武汉军运会的举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2019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上年增长6.7%。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3556.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3%。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3430.84万平方米,增长10.4%。全年房屋竣工面积697.50万平方米,增长52.1%。
2019年,武汉市全年旅游总人数31898.31万人,比上年增长10.8%;旅游总收入3570.79亿元,同比上一年度增长12.9%。军运会的举办促进了武汉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武汉地区旅游业的收入。
军运会举办期间,餐饮、住宿、门票、旅游等各方面都给武汉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军运会也给武汉带来了间接的经济效益。军运会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给武汉储备了人才,提高了市民的核心凝聚力,提高了武汉的软实力。在军运会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外投资商会投资武汉,推动武汉的经济发展,从而提供给市民供更多的岗位,提高就业率。
2.1.2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城市风貌
军运会的举办使得武汉市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的风貌也不断更新。本次军运会的举办是武汉市“办赛事”与“建城市”相结合的一次体验。这次建设的成果有道路洁化、立面美化、景观亮化、水体净化、生态绿化等,不断地推动城市外貌改变,同时融入了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元素,发展过程以最生态的,最具武汉民族文化特点的形式,展现出现代化、生态化、民族化的美丽武汉。
2019年,武汉市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586647公顷,比上年增加34582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1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02%。全年新增绿地650万平方米,新建绿道30344公里,新建公园3个。相比于前三年,武汉市的绿化覆盖率显著上升,军运会的举办为武汉市的绿化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
2019年年末,武汉市轨道交通线路长389公里,比上年增长99%。地铁2号线南延线、蔡甸线、8号线三期开通试运营,全年地铁运营总里程339公里,增长115%。武汉轨道交通总通车里程跃居中国城市前列,城市快速路通车总里程达281公里,221条军运会保障线路道路破损等问题整治完毕,更有利于今后人们的出行。
在军运会筹办期间,武汉市对部分场馆进行了全面的建设整改,对污水进行了处理,扩大了城市绿化面积,也对旅游景点进行了美化。不断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风貌,让武汉这座城市焕然一新。
2.1.3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军运会的筹办,使得武汉地区的体育场馆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同时也刺激了市民对体育产品的需求,促进了体育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结束后,场馆进入了赛前预赛阶段,很多场馆开始吸引市民前来观看,为军运会期间场馆门票的购买打下基础。在预赛前,赛场需要进行大量体育产品的购置,这使得武汉市的体育产品及体育相关消费快速增长。军运会的举办,势必会消耗大量的体育用品,高质量的赛事也必须配套高质量的体育产品。军运会的服装、体育用具等需求量的增大,带动了体育产业的消费额。军运会也吸引了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购买相关的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从多个方面共同促进了武汉市体育产业的发展。
2019年年末,武汉市共有体育场馆158个,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439人。全年举办国际国内赛事活动21场,我市运动员共获得4个世界冠军,3个全国冠军。武汉市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109个国家9308名军体健儿同台竞技,赛事规模、竞技水平创历届之最,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3278亿元。
2.1.4 提升城市知名度,打响城市品牌
军运会是中国第一次承办综合性国际军事赛事,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市民的关注,向人们展示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及其内涵,融合军运会拼搏精神、砺剑精神、军队特色和争创一流的追求,展示了敢于挑战自我、敢于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武汉人民积极参与,默默奉献,向世界人民展现了富有凝聚力、饱含积极热情的武汉人民,同时也展现了武汉市的人文风光。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从古至今,武汉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的黄鹤楼、有悠久楚文化韵味的省博物馆、武大的樱花、“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武汉十里江滩……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数不胜数的英雄故事,这些无不向世界人民展示着武汉的独特风光。军运会的吉祥物、纪念品的设置,从武汉的历史、文化等多方面融合,弘扬了汉文化,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武汉,打响城市品牌。
2.2 后续发挥其优势方面
2.2.1 赛后场馆利用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比赛项目对应安排在33个场馆中,另外建有1个运动员村、1个媒体中心,共计35个场馆设施项目。尽管35个场馆中有13处场馆分布在11所高校,但场馆设施建设依旧是重大工程。35处比赛场馆及设施,包含新建13个,维修改造17个,临时设施5个。同时场馆建设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一般都很大,军运会结束后,赛后体育场馆如何利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纵观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发展历史,可见高效利用赛后场馆是世界性难题。
大型体育赛事往往会面临着赛后体育场馆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场馆建设时资金投入大,赛后维护费用高,管理复杂,使得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在赛后很容易陷入经营困境,导致赛后场馆闲置。
2.2.2 合理利用各方投入
武汉军运会是我国首次承办的综合性国际军事赛事,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承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国际盛会。为把军运会办成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精彩纷呈、非凡卓越的国际体育盛会,武汉市做出了巨大投入。除了赛事运作本身的成本外,还要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体育场馆,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功能保障,如推进汉江大道快速路、黄家湖大道等44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等。
近年来随着大型体育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赛事的举办成本也越来越高昂,举办地政府要投入大量资金作为赛事运作成本。因此需要合理各方投入,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3 启示和借鉴
3.1 灵活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赛后场馆利用率
充分利用举办城市原有的体育场馆资源,如大学校園场馆,将比赛项目安排在高校体育场馆内,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既节省了资源,节约了新建场馆开支,又利用承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提升了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并能有效降低赛后场馆闲置的风险。
有选择性地建设临时设施。临时设施具有临时性,设计的时候可以简化;临时设施具有灵活性,非永久性建筑,可根据需要进行布置;临时设施具有环保性,对环境的破坏较小,使用完可进行拆除;临时设施具有经济性,如果场馆都按永久设施的要求来进行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相当大,临时设施可以减少人力、财力,并且可以重复利用,降低成本。
至于新建的场馆,赛后可将场馆用于承办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也可用于专业训练、教学培训、国防教育和群众性文体活动,形成多功能多元文化的体育休闲娱乐文化中心。同时,可以将体育场馆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如商业、旅游业,从而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也可以培养、引进优秀的体育管理方面的人才,对体育场馆实行更加专业化的管理。
此外,军运村和军运会场馆建设要与城市规划和产业配套结合起来,为军运会赛后利用创造條件,留下空间。要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拓展场馆功能,提高场馆利用率,为市民百姓做好服务,将35个军运会场馆设施、217条保障线路长久造福于民。
3.2 多方面分担政府办赛的财政经济压力
增加政府对于体育赛事支出的透明度,例如明确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赛事举办的相关性方面的切割,避免不清楚地动用人力、物力、财力,避免不准确的财政支出。要公开账目,广受监督,避免“打肿脸充胖子”的情况发生,减少隐形支出。
加强政府对体育赛事的政策性支持,促进中国体育赛事加快市场化和产业化。引入商业化和社会化途径,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分担政府办赛的财政经济压力。例如加大宣传吸引企业投资赞助,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来承担一部分的场馆、设施费用,从而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发挥大型体育赛事的正向经济带动作用。
充分调动城市内企业的积极性,让中小企业参与赛后城市的持续发展。对赛时集中新建的各类保障建筑设施进行改造,投入商业市场。视情况改变体育场馆的经营性质,从非营利性转变为营利性。例如引入职业体育俱乐部,承接大型演唱会、招聘会,接受城市居民到体育场馆进行有偿健身活动等,提高场馆使用效率,实现场馆多元化经营。构建财政回本、企业盈利、市民有地方运动的多赢机制,积极利用赛会遗产辐射经济,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从而减少政府的医疗保障支出,缓解财政压力。
3.3 科学规划减少城市负荷
政府要时刻关注城市居民的权益,对可能会出现的矛盾进行预判,并做好预防措施。例如在赛事举办期间新增公共交通路线,车辆限号通行;对市场进行实时的监管,发现有不合理的抬价、不符合市场规则的行为要及时整治。在做好赛事筹备工作的同时,“办好一个会,搞活一座城”,努力做到双赢。同时发挥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城市软实力。
加强安保工作的科学化管理。视举办城市、举办国家的社会治安,以及体育赛事的规模、性质,做出合理的判断。安排充足而不冗余的警力保障社会治安,既要保证赛事的安全举办,又要使市民、观众在无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轻松观赛。
参考文献
[1]秦会兵,刘远海.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2):31-32.
[2]李晓晗.大型赛事与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以广州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7):128-130.
[3]黎珍.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的影响研究——以2017年南宁“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为例[J].运动精品,2018,37(09):42-43+45.
[4]邢通.大型体育赛事与举办城市发展耦合研究[J].体育科技,2017,38(06):56-57.
[5]徐健,赵斌.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2016年泰州铁人三项亚洲杯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8):109-110.
[6]李凡.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影响——以无锡市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8):127-128.
[7]王云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3):55-56.
[8]董杰.中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12,33(03):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