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匠”跃升“智造先锋”
——技改“排头兵”刘云清的故事

2020-08-13 10:35:20陆阳丽毛志明
工会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车劳模技能

◆文/陆阳丽 毛志明

他出身机修钳工,却在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潮中跃升为智能制造的的旗手;他最初学历只是中专,手下却带着一批批博士、硕士。他将传统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最终变身为“智能制造”的典范——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质量工匠匠、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工匠——中车戚墅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刘刘云清。

24年,从一个青涩懵懂的的中专生,到如今设备维修的“及时雨””、技术改造的“排头兵”,刘云清清用大国工匠精神领跑出了智能制造领领域的“中国速度”。

维修工成技改大王

1996年,20岁的刘云云清中专毕业后进入中车戚墅堰所,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机修修钳工。喜欢看书的他,在图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设备维修理理论书籍,先后完成了大专、本本科的学习;他还喜欢和老师傅们们探探障就请外籍技术人员来解决,刘云清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一有空就跑到设备修理现场。他凑在边上打下手,一来二去,外籍技术员看刘云清这么勤快好学,就开始跟他交流一些技术心得。刘云清回去再研究说明书,查阅文件,思考他们的修理方法。

讨,仔细观察师傅如何拆装设备,认真揣摩每个细节。有段时间,公司引进了多台进口设备,一出故

一有任务,刘云清总是主动抢着干,哪怕下班了,脑子里还在研究今天的维修方案是不是最佳,很快就掌握了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能。而每每看到生产上的需要,刘云清就设法动脑筋解决现场问题,逐步成长为全面系统掌握数控设备机械、电气、液压、软件等设备故障维修的专家。

2012年1月,一台从日本进口的加工中心电路板出现故障,维修厂家称配件送到需要一个月,但样品订单第二天必须交货。刘云清临危受命,找到故障点后,作出个大胆决定:自己改造控制电路!改造涉及5块线路板、300余条线路、3万多个元器件,而且为了保护技术,外国厂家对线路都进行了保密处理,这给改造工作无疑增加了巨大的难度。在经过了两个半小时的改造工作后,控制电路终于改造完成了,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连说不可思议。

刘云清感觉自己“仿佛和机器融为了一体”,有一种“和机器在长期相处中构建的特殊默契”。同时,他也把机器看成一个活的整体,维修机器从来都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动脑筋“从系统上”去解决问题。他维修的设备总可以标本兼治,又快又好,被同事们称为设备“神医”。在2018年举行的中挪职工技能大赛中,刘云清高超的技艺得到了全总领导、挪威总工会负责人的高度评价。

“赌气”激发的创新

数控珩磨机是用于零件高精密加工的一种磨削设备。因为技术垄断的原因,作为关键工序设备的数控珩磨机一直只能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故障频发,维修成本高、周期长。一段时间,数控珩磨机成为制约产能增长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这么关键的技术只能被外国人掌握?难道中国人就不能研发出性价比更高的数控珩磨机吗?凭着对数控设备技术全面掌握的自信,一“赌气”,刘云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型数控珩磨机的研究中。

翻阅大量资料,分析各种数据,改造闲置废弃设备……光是为了测试掌握珩磨的相关工艺,刘云清就尝试了100多种不同配比的刀具和磨削介质,对珩磨浮动结构的设计验证也有数十次之多。在研发的日子里,他一直执着地投身于工作中,就连一周难得两天在家的日子,心里想着的也还是研发工作中的难题。到了吃饭的时候,家里人叫了好多声也不应,非得站到他身边推推他,他才能从中回过神来。在数千次反复试验后,首台新型龙门式全浮动数控珩磨机诞生了。它的精度、成品率、安全控制等各项性能远超国外同类设备,而制造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四分之一,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目获常州市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2016年,《高速浮动式HM系列数控珩磨机的研制》被评为江苏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2017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对数控珩磨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刘云清也对它进行不断完善。减少操作工干预、实现机器的自我维修、瞄准达头发丝百分之一的高精度、进行外观工业化设计……目前,数控珩磨机的开发已进行到第六代,并形成了产业化,创造产值4000余万元。

为圆民族品牌梦而奋斗

2015年,中车戚墅堰所成立了刘云清劳模创新工作室,专门从事研发工作。2018年,公司专门成立了刘云清劳模创新党支部,刘云清任党支部书记。他本着德技兼修、共创共享的原则,一是要出成果,致力打造公司智能制造孵化器;二是要出人才,致力打造新时代创新先锋。通过组织学习《榜样的力量》、与全国劳动模范邓建军、张忠劳模创新工作室对标找差距等活动,引导成员坚定信念。2018年,刘云清获评中国中车优秀共产党员。近年来,刘云清带领团队开展了30多项重点攻关项目。高铁齿轮箱全密封清洗机便是其中之一。

高铁“复兴号”齿轮箱体内部复杂,原本装配前都需要进行人工清洗,但清洗后依旧残留的铁锈渣直接影响着齿轮的寿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刘云清他们先后拿出十多个论证方案,为了选择最佳的不锈钢舱体材料,刘云清团队就踏遍江浙沪粤,实地考察了30多家供应商。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成功打造出了世界首台高铁齿轮箱全密封清洗机。

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近年来,刘云清带领团队相继研制出新型节能免维护液压系统、专用五轴加工中心、砂芯自动浸涂机等40余项科技成果,取得专利17项,自主研发智能设备200余套,直接创造产值约1.5亿元。累计举办数控设备操作、维修、管理、TPM等培训100余场,培训2000余人次。培养了20余名数控设备维修人才,其中高级技师1名、技师7名。刘云清还先后多次受邀为全国高科技教工委特约讲师,为数十家知名企业和大专院校进行数控机床的管理与维修技术培训。2020年2月,刘云清登上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技能学习平台,开展线上技能培训,2600余人参加。2016年7月,刘云清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2017年,工作室作为江苏创新创业的典范,成为全省职工科技创新经验交流会现场学习观摩点。

刘云清(左二)同外国专家进行技术交流

刘云清(右一)与清华大学教授交流

刘云清(右四)劳模创新工作室

在“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中,看着身边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创新中来,刘云清欣慰至极。刘云清说,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指引下,通过设计建立更多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打响中国“智能制造”的民族品牌。读

猜你喜欢
中车劳模技能
高级技能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2-11 11:49:36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 07:13:00
中车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58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